首页 > 重庆 > 正文
高校、科研机构密集落户两江新区 重庆要干啥?
04-06 07:11:31 来源:重庆日报

2019-04-06-0013.jpg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效果图,创新区将集聚二十家以上高校及科研机构。(两江新区供图)

重庆日报消息,4月4日,在国内享有盛誉的专业工业设计公司——深圳市无限空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无限空间),其西南创新设计中心落户两江新区。

4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签约落户两江新区。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说,这是华东师范大学首次在上海以外的区域布局研究院。

3月27日,浙大网新智慧城市项目入驻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沈越说,要以两江新区为基地,将东部沿海地区先进的技术、经验及人才汇集到重庆。

10天之内,3家科研机构或高校落户两江新区。

在密集招商引资的同时,两江新区加快了“引智”节奏。

落户高校和科研机构个个“有绝活”

落户两江新区的这些科研机构、高校可不简单,不仅“有绝活”,其专业方向还与重庆产业对口。

如深圳市无限空间,拥有一批国内顶尖的医疗装备与生命科学领域设计专家。而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正是两江新区重点培育的产业。有深圳无限空间这样的强援加入,将为该区产业创新发展带来新动力。

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诞生于浙江大学,曾被评为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园区运营方面经验丰富。

当前,重庆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注入“智慧因子”。浙大网新智慧城市项目落户重庆,将为我市提供智慧城市管理解决方案,并为“产业数字化”提供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

当然,近期落户两江新区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远不止上面提到的三家。

3月25日,同方威视公司、清华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与两江新区签约。

源于清华大学的同方威视,是全球最大的安检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之一,为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而清华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则是服务于“一带一路”的高端智库。

据了解,同方威视将在两江新区成立合资公司,研发生产安全智能锁、智能集装箱等设备,为“一带一路”智慧物流提供硬件服务;同时,还将在渝建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和“一带一路区域大数据平台”,打造集铁路、水陆、空港与多式联运一体化的智慧口岸。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则将在渝推进“一带一路”国家通关贸易一体化研究,探索“一带一路”国家的一体化通关指标、标准和机制,研发一体化通关的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

重庆有计划地引进知名院校

其实,不仅是两江新区,全市引进高校、科研机构的步伐也在加快。

近年来,在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重庆科技创新仍有需要弥补的“短板”,特别是高端平台较少,如国家级大院大所、重点高校较少,让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较为困难。这也成为制约重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块“短板”。

为了有效弥补重庆创新资源不足、加快西部创新中心建设,2017年11月重庆市科委发布《重庆市与知名院校开展技术创新合作专项行动方案》。到2020年,重庆将力争引进国内外100所以上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最高支持额度达5000万元。

该方案出炉后,重庆在加快引进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步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就在方案公布当天,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重庆方面签订合作协议。

2017年12月,比利时鲁汶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UCLA-ITA)分别与重庆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鲁汶大学重庆智能化高端研发平台、重庆-UCLA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永川)。

2018年,重庆进一步加快与知名院校的合作,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西北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多所高校达成合作,涉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

其中,拟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将着力于电子信息、新材料、生命医学、智能制造、生态环保等产业;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聚焦智能化领域,如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和智能制造等;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侧重开展航空航天、汽车、高端装备及军民融合等领域的科研及项目孵化工作,促进重庆产业提档升级;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的着力点,放在现代物流、金融和金融风险管理、信息工程和技术、先进制造和材料等领域……

两江新区为何具有“吸引力”

重庆日报记者注意到,在高校与科研机构这轮落户热潮中,有一半以上的高校和科技机构选择两江新区。该区的吸引力何在?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敬认为,科研机构、高校看好两江新区发展前景,主要原因在于,两江新区集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中新示范项目核心区、重庆自贸区核心区“三区叠加”的制度和政策优势,发展科技创新优势明显。

借助这一优势,两江新区出台了系列政策,在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政务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完善的创新链满足了各类创新企业全方位的需求,不断推动全球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

比如,2017年8月8日,两江新区出台4个“黄金10条”招商引资新政策,其中包括《重庆两江新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办法》。根据该办法,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外行业领先的大企业集团、知名高校、国家重点科研院所等来两江新区新设立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如果达到约定条件,前3年每年可获最高1000万元研发及运营经费支持。

除了政策优势外,两江新区布局的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礼嘉智慧生态城、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三大创新平台已浮出水面,两江新区对创新的规划愿景清晰可见——

如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总规划面积40.8平方公里,包括照母山片区、水土片区和龙兴片区,重点发展数字基础型、数字应用型、数字服务型三大类产业。挂牌一年来,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吸引投资529亿元,聚集了云从科技、新科电子、软通动力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数字经济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9000人。

礼嘉智慧生态城的定位则是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生态与智慧创新园区,探索运用新一代通讯技术和物联网,打造前沿、时尚、智能的全方位的未来智慧生活体验区。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则提出,到2020年,集聚20家以上高校及科研机构、超过1万名科技创新人才、100个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平台、100余家科技孵化企业。目前,同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等8所国内外重点院校已接踵而至。

在规划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时,该区还请来了一位“高参”——曾任美国纽约市规划局长的知名规划师饶及人。饶及人说,如果一个地区的发展愿景清晰可见,人才看得到目标和希望,自然就愿意到这里“安营扎寨”。

“这好比请客,一定要想办法迎合客人的口味和喜好,这样才能吸引客人留下来。”饶及人说。

记者手记》》

“招才引智”也需有的放矢

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来提高自身综合实力,重庆不是个例。

放眼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莫过于深圳。2015年之前,深圳还没有一所“985”“211”院校。2015年以来,为打造“全球创新之都”,深圳通过多种方式引进一大批著名高校。

如今,深圳已引进的著名高校包括17所“985”、1所“211”及6所港校。这还不包括已经和深圳签署协议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

这么多著名高校的入驻,为深圳打造“全球创新之都”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深圳,为重庆树立了榜样。目前,重庆正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科技部也明确表态,大力支持重庆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这都需要重庆获得更多的“智力支撑”。

重庆的“招才引智”工作迫在眉睫。但也需要注意的是,重庆在“招才引智”的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如自身财力、产业特色、目标愿景等,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引入契合重庆发展需要的优质院校和科研机构。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陈钧 实习生 唐璨

原标题:高校、科研机构密集落户两江新区  从招商到引智 重庆创新加速补“短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