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戒毒所民警的教育帮助,我都没法想象我会变成什么样……”今(21)日上午,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2019年国际禁毒日“感恩生命·健康生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万州强制隔离戒毒所举行。
36岁的陶琳(化名)再次迈进万州强制隔离戒毒所时,心中感慨万千。曾经他也是戒毒所内的一名戒毒人员,在民警的教育感化下,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回归社会后创业,如今事业小有成就。为了表示对场所的感激之情,他捐款5000元,让正在迷途的戒毒人员知道,只要下决心,自己能改变未来。
年轻时被人诱惑走上歧途
曾经年轻有为的陶琳,在误入吸毒歧途后,前后经历三次戒毒。戒毒成功的他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如今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建筑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
陶琳生长在长寿区一个和睦的家庭,身在农村的父母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从小培养他富有爱心和孝心,品德端正。成家后,妻子贤惠,女儿乖巧。陶琳的哥哥年轻有为,担任一家建筑公司的副总,收入可观,一直是陶琳的榜样。陶琳曾经在哥哥的激励下,先是在本地开办了家具厂。初具规模后,便转战重庆,经营鲜花生意,并小有成就。正当踌躇满志准备扩大规模时,被别人引诱,加上自己的好奇心,从此染上毒品。
1999年陶琳第一次强戒,出所后第一件事就是四处找毒品。很快他又因吸毒被当场抓获,于2000年被送往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2003年期满回家后,他仍难抵诱惑,没多久就又和毒友们混在了一起。2005年,陶琳因吸毒被送到万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入所后经万州所的系列教育矫治,使他终于解开了自己无法摆脱毒品的症结。
家人民警的帮助让他“重生”
陶琳吸毒前与家人关系相处融洽,特别是他的姐夫一直把他当亲弟弟看待。当陶琳陷入毒品的深渊后,姐夫对他不离不弃,始终鼓励他同毒魔做斗争。在陶琳强制隔离戒毒期间,一向对他呵护有加的姐夫突然因病去世,这对陶琳的打击特别大,加上其哥哥、姐姐和妻子对他多次戒毒失去信心,深怀疑虑,他们从没来过书信,更没来接见过。低迷的情绪再次在他身上蔓延。民警张虎立即冒着酷暑去了他家长寿,找到陶琳的妻子和哥哥,反复与他们沟通,陶琳的哥哥终于同意择日下万州接见陶琳,但陶琳的妻子仍存顾虑,张虎又利用工作之余写信给她做工作。
“比毒品更可怕的是孤独……”,电影《门徒》中的这段台词,真实的反映出吸毒人员在戒毒的过程中的空虚与无助。民警张虎在陶琳解教回家后,为了消除其孤独感,时时像大哥一样关心他,经常利用电话、书信等形式与他沟通,谈人生,谈未来,谈戒毒后的感受,从中了解他的生活状况、工作发展、婚姻状况等。一旦发现不稳定因素,就及时加以指正。
在发现陶琳解教回家后一开始同所有吸毒人员一样,心理反反复复的想着毒品时,张虎就建议他在自家的客厅、床头、厨房到处张贴着警示和鼓励自己的话语,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得知陶琳以前的“粉友”不断的引诱、迷惑他,更有甚者采取了威胁的态度,企图将陶琳拉下悬崖时,让他一定要坚决断绝来往。以后的日子里,陶琳面对各种挑衅都义正言辞的回绝,久而久之他淡出了“粉友”的圈子。
重新创业有了自己的公司
陶琳创业期间,张虎曾几次利用休息时间带些励志的书籍去看望他,鞭策他加倍努力。陶琳深深知道,多年的吸毒已经让他与社会产生了距离。但他在民警张虎的鼓励下,没有自暴自弃,出所后先开了一家碎石场,以此作为事业的起步。出于自己对建筑业的喜爱,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于2009年3月参加了电大班的函授,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并成功取得了大专文凭;2009年12月考取了《土建施工员》证书,获得了“建筑工程助理工程师”职称。2011年3月他创办的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取得了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现在企业规模正一天天壮大,发展势头良好。
在公司的挂牌仪式上,陶琳的妻子感慨地回忆道:“我其实也有想放弃他的念头,但就是他的管教民警张虎几次亲自上门耐心劝说,让我对丈夫重拾了信心,才有了我们一家现在的幸福生活。
今天上午,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2019年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万州强制隔离戒毒所举行。市委市政府、万州区委区政府以及市级区级相关部门和禁毒义工、戒毒人员家属约10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谭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