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消息,新冠肺炎疫情下,企业复工复产主要面临产业链难以协同、员工难以及时到岗、口罩等防疫物资短缺等三大难题。而成立于2017年的重庆本土企业忽米网,通过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力地破解了上述三大难题。
“疫情发生以来,公司经营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订单成交量逆势上扬,同比实现快速增长。”忽米网副总经理王艺谚说。
忽米网是怎样做到的?
3月2日,忽米网员工正在介绍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忽米网为宗申零部件等公司进行自动化改造,实现供应链的全面智能管理。记者 罗斌 摄
解决产业链协同复工难题——
建智能化系统,企业线上互动
制造业产业链长,宗申集团仅摩托车发动机这一种产品,上游就有300多家配套企业。为了减少资金积压,像宗申这样的总装企业并不会备太多货。要复工,就得让整条产业链一起动起来。
300多家企业一级一级地配套,小零件装配成大部件,最后由宗申完成总装。这样一个复杂的供应链中,供货的时间、数量和产品标准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满盘皆输”。不过,宗申的这条产业链,早在2月10日就实现全线复工,比大部分企业提前了一周时间。
宗申顺利复工的秘诀正是借助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一年前,忽米网为宗申零部件等公司的多条生产线实施了自动化改造,通过SRM、CRM、MES等智能化系统平台部署,实现供应链的全面智能管理。
依托于上述智能管理工具,宗申实现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线上互动,对供应链实现平台化管理。简言之,零部件从生产到物流的所有环节,都在这个云平台上呈现,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大家都一目了然。如果某个环节出现淤积,系统会自动报警。设备上云上平台的同时,管理人员也在线上指挥调度,不需要在线下来回跑动对接,全产业链协同复工难度大大降低。
3月2日,忽米网员工正在展示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疫情期间,忽米网向全市制造业开放了300多万条供应链资源,实现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记者 罗斌 摄
解决员工难以及时到岗难题——
建自动化生产线,企业用工量减少
由于疫情下人员流动管控,春节期间回区县甚至外省市的员工,要回到岗位同步开工并不容易。工业互联网对于推动企业复工的另一价值,是它能有效减少企业的人工量。
依托于忽米网,宗申的这条摩托车发动机生产线,大量采用机器人,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各个装配环节通过信息化技术智能衔接,前一个工位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物流小车自动运送到下一个环节,减少了人力搬运量。同时,由于采用了供应链实现平台化管理,以前需要人力采购的环节被SRM系统替代,进一步节省了人力。
据了解,和其他类似生产线比起来,宗申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线工人数量,减少了2/3。在疫情期间,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厂房操作工人的密度,减少了人员直接接触带来的感染风险。
工业互联网解决人员难以到岗难题,另一个手段是网络协同办公。王艺谚举例说,基于视频在线互动的采购模式,企业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商品看样、议价、下单和物流交付等采购程序。同时,因为业务全程“透明化”,审计和监督的效率也大大提升,管理人员相应减少。
▲忽米网为宗申零部件等公司进行自动化改造,实现供应链的全面智能管理。记者 罗斌 摄
解决企业防疫物资短缺难题——
建共享平台,对接厂家采购
位于璧山的重庆恒贤机械公司(下称恒贤机械公司)有120名员工,按每人每天消耗1个口罩计,企业在复工前筹集的口罩,不到5天就会消耗完。
在忽米网上,恒贤机械公司找到一家口罩生产商,下单后两三天,他们就收到了3000个口罩、500斤消毒液、400斤酒精以及10把体温枪,可以满足企业持续使用近1个月。
据了解,疫情期间,忽米网专门上线了“疫情医疗物资共享平台”,连接了全国数十万家口罩、防护服、酒精、手套生产企业。企业可以通过关键词搜寻到这些厂家,对接采购,为复工筹集防疫物资。
包括医疗物资在内,疫情期间,忽米网向全市制造业开放了300多万条供应链资源,汇聚了近20万台工业设备和近万名国际行业专家,实现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平台订单金额已超过15亿元。
记者 吴刚
原标题:疫情之下,重庆这家企业凭啥逆势增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