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珍档丨亚洲第一城市大峡谷就在重庆 不少诗人曾为其作诗
08-01 16:03:41 来源:风正巴渝

诗裁锦乡惜光辉,闲凭阑干望落晖

立处晚楼横短笛,路傍孤店闭柴扉

川分远岳秋光净,马度寒沙夕照微

入夜更宜明月满,暂时相赏莫相违

                             ——清·邵墩

一首《酉阳夕照》

再现重庆黔江古十二景之一

芭拉胡观音峡段,酉时夕阳返照

霞光灿烂的美景

“东方卢森堡”芭拉胡全景

“芭拉胡”在当地土家语里意为“大峡谷”,有亚洲第一峡谷城美誉。它位于黔江老城、舟白新城、正阳新城这三大城市组团的中间,占地面积6.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观音峡段和官渡峡段。

芭拉胡晨曦

大峡谷的形成源于地壳长期的缓慢抬升,伴随河流下切,形成了现在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层陡斜,横跨7个地质年代,长达10公里,汇入神秘幽深的阿蓬江官渡峡。

色彩斑斓的芭拉胡

峡谷内溪流蜿蜒、悬崖绝壁,谷宽80-100米,平均深度200米,最大垂直落差达500米,且分布大面积的薄层至巨厚层状石灰岩,两岸山体中溶洞密布,有如地下迷宫,洞内常年恒温18℃。

放生池

整个芭拉胡似一条绿色丝绦,将黔江老城和舟白、正阳新城缝合在一起,“城在峡谷上,峡谷城中央”,绘就一幅名副其实的“城即景、景即城”的水墨丹青。

远眺芭拉胡

“芭拉胡”连起了黔江城,它更是见证了黔江史。 如今的黔江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和重庆市东南部中心,然而古时的黔江一带,山高路远,溪深涧险,条件艰苦,唐宋时期即为朝廷罪愆贬谪官员之地。由于被贬谪者大多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到任后仍清廉勤政、体恤民情、治水赈灾、兴学修志,一直为黔江人民所感念,其相关的诗作,成为研究黔江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谢牧:奉职守法、清廉贤能

这其中,明代六朝高官李时勉三次为黔江知县谢牧作诗的故事尤为感人。

谢牧(1393—?),字谦牧,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明宣德五年进士。

明宣宗宣德十年(1435年),四川蓉城进士谢牧出任黔江知县。当时中进士者一般都在京城任职,而谢牧却被任命为偏远的黔江知县,众友颇有微辞。谢牧却开心地表示,吾二亲皆老矣,乐得便道过家拜吾亲,以祝百岁寿,何乐不为。时任国子监祭酒的李时勉闻讯,为其孝心所感动,遂作诗勉励谢牧以仁爱之心造福黔江百姓:

《送谢谦牧知黔江》

鸣佩自应辞圣主,过家喜得拜严君

金台凫影三秋别,巫峡猿声两岸闻

自古循良多善政,须令黎庶乐耕耘

谢牧到任后“建圣庙,设学宫,聚生徒讲学,文教聿开。政尚凝视,民怀其德”。三年后他回京述职,朝廷命其再回黔江任职。李时勉再次作诗赠勉《送谢谦牧还知黔江》,赞许他回去后,连黔江儿童都会骑着竹马来欢迎他:

《送谢谦牧还知黔江》

 作县三年政有成,东来万里到神京 

 褒书已荷天边宠,归棹还从峡里行 

 暑雨离亭看栁色,秋风客路听猿声 

 黔江江上棠阴下,多少儿童竹马迎 

谢牧在黔江六年,果因政绩卓著而擢升。李时勉此时又第三次作诗《黔江三瑞》,高度称赞谢牧在黔江的善政与作为

《黔江三瑞》

 民安政善实相宜,和气蒸祥正此时 

 瑞麦两岐真可羡,嘉瓜并蒂亦何奇 

 更看白燕离群出,为显清名与世知 

 自昔中牟夸异政,由来循吏每如斯 

在古人看来,麦子一株多穗,双瓜一蒂结果,紫燕产下白色的雏燕,均为吉祥之兆。李时勉认为这是谢牧治黔江,政洽民安,为政之善的结果,故赋诗褒扬他是奉职守法、清廉贤能的“循吏”。李时勉为谢牧三次赋诗,留下一段佳话。

张九章:勤于政事,砥砺廉隅

张九章(1847—1912),字衮甫,山西省平定县义东沟人(今阳泉市)。清光绪九年,登进士三甲。

黔江历史上政绩最为显著的知县要属光绪年间的张九章。光绪十五年,张九章出任黔江知县。他在任期间,勤于政事,开仓救灾,热心教育,补修县志,在当地颇有名望。经过治理,黔江“民风甚淳,狱讼亦少,囹圄每至空虚”。

在他刚上任时,黔江县城便遭到了暴雨的袭击。看到百姓苦不堪言,张九章决心修筑河堤,抵御水患。在他的努力下,耗时三年,历经波折,河堤终于筑成了。张九章见经费有余,又在南门至较场一带筑堤挡水,并在河堤上栽了760棵柳树,被人们称为“张公万柳堤”。

曾经的张公万柳堤,如今的黔江“城市客厅”

《仙人跌》

一跌乾坤不记年,仙人遗迹至今传

岩间接武指痕直,石上搥凹足印圆

踢破红尘埋古峡,踏开绿水怅前川

由来世事风波险,鸿爪雪泥此洞天

任黔江知县期间,张九章勤于政事,体恤民情,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当时黔江的每一个乡镇,这首《仙人跌》,便是张九章在游芭拉胡时所作。

“砥砺廉隅”碑刻

 在黔江区石家镇的一面石壁上,还有张九章所书的“砥砺廉隅”,意为端方不苟的行为、品性,这块石刻被当地人称之为“廉政碑”。

据相关史料记载,“张九章任四川黔江知县,奉旨离京,便道抵家。祭先祖时自己发誓:此行倘受一文枉法钱,先灵殛之……”光绪十六年夏,黔江爆发山洪,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加上之前粮食歉收,粮商又将粮食囤积,导致谷价上涨,民众多以树皮草根充饥。张九章不但倾尽所有积蓄用于救济灾民,同时全力组织救灾,开放仓储,低价卖粮,动员米商平价售粮,施粥给饥民。秋后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张九章用行动践行了他“砥砺廉隅”的承诺。

王尔鉴:清廉有为,政声远播

王尔鉴(1703—1766),字熊峰,河南卢氏人,清雍正八年进士。

 乾隆二十二年,曾任巴县知县的王尔鉴谪任黔江知县,这位耗费十载编撰出《巴县志》、评定出“巴渝十二景”的进士,面对仕途低谷,不以为意,孤身一人赴黔江上任,并写下《由重庆之黔江》,表达了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情:

《由重庆之黔江》

妻儿寄渝州,而我何所之,望望石城路

水险而山危,买棹下巴渝,两岸花雨滋

桃李向我开,云山向我依,长江波浪急

解缆舟如飞……天涯慰孤影

每眺夕阳时,虽云行役远,相兴舒襟期

王尔鉴在任期间,“平易近人,遇事仁而有断,所至兴利革弊,各事认真。做官37年,廉洁奉公,不积家私,身后无赢余。”

位于芭拉胡的柳孝子亭

相传,为弘扬孝义文化,王尔鉴曾组织劳工重修柳孝子亭,但是资金一度十分紧缺,此时王尔鉴以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便以资助柳孝子亭修建为由送礼向他行贿,王尔鉴当即答谢并回赠此门生价值数倍于其礼的白银,门生自觉无趣只能怏怏而归。

纵观黔江历史,贬谪至此政绩卓著者众多。面对仕途低谷,他们不以为意,仍能勤政爱民、清正廉明,留下一段段佳话,在黔江世代相传、轨物范世。

如今的芭拉胡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到此徒步健身

芭拉胡,这片土地

也因这些经典诗句与故事佳话

而愈久弥香、沁人心脾

……

原标题:巴渝风 | 亚洲第一城市大峡谷,在重庆黔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