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是南川人最爱吃的佳肴之一,特别是金佛山一带,喝油茶更是有些特别。因为此油茶非彼油茶,跟我们平时所吃的油茶大不相同,没有馓子、米糊,而是真真正正的有茶在里面。
有朋自远方来!亲戚朋友上门作客,左邻右舍串门,主人连忙刷锅生火。稍坐片刻,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油茶便递到你手上。城里人开始怕喝,但冲着那扑鼻的香味,上面飘着的腊肉丝及蛋花,浓香咸涩,不由你不喝,继而将碗喝个底朝天。
南川人喝油茶的习俗起于何时,源于何因呢?
清末民初,南川只有在半溪一带才出产极少茶叶,用于泡茶及药用。在民国时期,喝油茶从贵州传到南川,乃至重庆。当时贵州的许多农民一遇农闲,成群结队当起挑夫,背山货下重庆,再从重庆挑百货回贵州,往返要一个星期。沿途店铺没油茶卖,他们只好在家将茶叶煮“耙”后,用水瓢背揉成泥团,再用一张菜叶包好揣在身上,到了中午,找到一家店铺用开水冲一碗,就着饼子便是一顿,既补充了营养又醒脑提神,之后又继续赶路。
到民国中期,南川的一些富商也看好了这一商机门路,每逢农闲,便在当地组织几十个劳动力,从贵州购桐油及山货下重庆,再从重庆购百货返回。老板背着钱包,押着队伍,沿途开支饭钱旅费,挑夫给老板打工,挣下力钱。南川挑夫看到贵州人喝油茶能提神解乏,于是也仿效。后来各站口店铺为了提供方便和招揽生意,也相继开起了油茶馆。至此,油茶便在渝黔要道的场镇上兴了起来。
这些挑夫都是乡下精强力壮的汉子,农忙时要回家种田,在家没油茶喝很不习惯。于是,有的在贵州买茶叶,有的干脆开始寻找茶种自己种茶。到建国初期,南川农民种茶已普及,但未形成规模。由于喝油茶的人越来越多,茶叶成了紧俏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发展茶叶生产,国家统一调配茶种,发动各地开辟茶山,形成大的规模,许多农民也自己种茶。几年后,茶叶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摇钱树”,供大于求。无论城里还是乡场,油茶馆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到了后来,这种独特的饮食习惯慢慢形成,油茶也受到越来越多南川人的喜爱,所以现在不少当地人每天都会喝。
简单来说,南川人之所以爱喝油茶,是因为长期繁重的劳动,体力消耗极大,喝了油茶可以提神,恢复体力,干活来劲,所以人们把油茶称作“干劲汤”。
现在,南川人喝油茶的范围已逐步拓宽,一些城里人也习惯喝油茶。如果你到各乡场餐馆、乡下农家乐就餐后,店主就会免费送上一碗油茶。农村中的红白喜事,专门安排人烧油茶,用桶装起,饭后自己随便喝。如果哪家做酒席油茶烧晚了,人们会习惯地发问:“怎么,今天没烧油茶?”
南川油茶好喝,可真要熬出一碗色香味俱佳的油茶,无论是在选料和加工工序上都是极为考究和复杂的。茶叶选用清明节前后金佛山特有大树茶或矮丛茶鲜嫩芽叶熬制,茶叶经手工加工后晾干(俗称太阳茶)是为上品,熬出来的油茶带着嫩绿的金黄,其特有醇厚清香,悠长余味,堪称人间茶饮极品。夏茶虽劲足,但口感较苦涩。机制绿茶则欠缺自然的清香。
熬制工序主要分为油煎、煮茶、熬羹、铲装、酌量、烧煮六大步骤,工具用铁锅和木瓢。先取没断火的腊猪油炒出油,加入茶叶炒至茶梗发白茶香扑鼻,再加入适量山泉水盖上锅盖,猛火煮开再文火煮至水近干茶叶软烂,然后用木瓢将茶叶慢慢研熬成羮(即茶羮或茶粑),铲在碗钵里备用。茶羹熬制铲装完毕,根据人数酌量留存茶羹于锅中,再掺山泉水煮沸、放盐,一碗正宗的油茶方才烧制而成。
现在的南川油茶,因生活水平提高,会加入各种辅料丰富油茶内容,如鸡蛋、腊肉末、汤圆、香肠、盐菜、芝麻、花生、苏麻等。
要想制作出一碗香喷喷的南川油茶,还少不了这几个小窍门:
1.制作茶粑选用清明节前后三天的茶最好。
2.一定要用腊猪油,腊肉最好选用半肥半瘦的。
3.制作茶粑时火候很关键。
4.制作茶粑最好用山泉水。
饮用油茶时要趁热一边揺一边吹一边喝,俗称三边喝。如果油茶冷了,就是油汤了。对老茶客来说,最原始的油茶是不加鸡蛋、熟花生、核桃碎、汤圆、葱花等这些东西的。但是个人口味不同,加的东西也就不同了。
来源:南川微视微信公众号、神龙峡山涧居微信公众号、美食不负遇见百家号、南川人才网服务号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