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消息,近日,沙坪坝区相关工作人员正在对自助体外除颤器进行安装调试。据悉,这是沙坪坝区对接全民健康需求,在公共场首批协调安装的第16台自助体外除颤器。
公共场所的“救命神器”
一个绿盒子,上面标注三个字母“AED”,这便是被称为挽救突发心源性疾病的“救命神器”。
“AED”也叫自动体外除颤器(英文: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它是一种操作便捷,可以自动分析心跳、呼吸骤停伤患的心电图,并在需要除颤(电击)时给予电击,是一种非专业医疗人员也可以利用其来抢救突发心源性疾病患者的医疗仪器。
相关资料显示,突发心脏停搏后的4分钟被称为“黄金4分钟”,如果在4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和除颤(通常借助AED来实现),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近年来,随着公共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许多一线城市在公共场所配备“AED”,以帮助非专业医疗人员挽救突发心源性疾病患者。沙坪坝区卫健委卫生应急与安全生产科科长黄子洋介绍,目前全区首批在公共场所协调安装的“AED”共有16台,分别安装在重庆西站、辖区学校和办公大楼。
黄子洋表示,首批安装的“AED”主要考虑两个方面进行协调分配。首先是在人员流动大的地方率先安装一部分,其次就是人口较为聚集的工作场所。安装在区级机关大楼的“AED”并不是布局在每一楼层,而是安装在大楼的入口处。沙坪坝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布局,一方面可以在突发状况下方便广大职工取用,另一方面大门入口处邻近群众休闲散步的广场,如果群众在广场上突发状况,也能进行应急处置。
如何使用“救命神器”
如何快速使用“AED”进行急救?实际上很多“AED”的设计之初就是让普通民众不用看使用说明也能快速掌握使用方式。
“首先启动‘AED’后所有的操作流程都会有相应的语音指示。”黄子洋介绍,主要操作步骤大致如下:将患者置于相对较硬平面上,取平卧位,掀开“AED”的盖子,打开电源开关,根据语音提示,解开患者上衣,撕开“电极片”贴在患者胸前后主机会自动分析;主机分析及放电过程不要触碰患者,如果分析到了可以电击的情况,机器会自动充电;充电完成后,语音会提示按“电击”按钮,完成电击,这一过程中同样不要触碰患者;第一次电击完成后,立刻开始心肺复苏对患者实施按压,无需取下电极片;每2分钟“AED”主机会再次自动分析,如有必要会再次建议电击;在患者抢救过程中,不要频繁中断按压,“AED”连接后如果没有语音提示“停止按压”,则一定要保持按压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场。
黄子洋提醒,当遇到突发突发心源性疾病患者时,首先要判断患者心脏是否骤停再使用“AED”。判断方法主要有一是拍患者双肩呼唤他,患者无任何反应。二是用手指按压触摸颈动脉,感觉不到搏动。三是观察患者胸廓,没有起伏。“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没有意识、没有脉搏、没有呼吸。”确认无脉搏(不管有无呼吸)要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是非专业人员,难以判断脉搏时,判断到没有呼吸就要快速进行心肺复苏,经过评估后配合使用“AED”进行急救。
许多市民虽然救人心切,但是也害怕操作不当“电”错人或造成患者身体损害。这里也要告诉广大市民朋友,“AED”会自动分析,如果没有恶性失律失常,主机不会充电,语音也不让你“电击”患者。
据了解,下一步沙坪坝区还将大力推动车站、重要景区、大型商超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全面配备AED,按照人流量合理确定配备标准,实现“黄金4分钟”内可取用。“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民众应急救护知识和‘AED’的使用培训,不断提高突发突发心源性疾病院前的急救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黄子洋说。
原标题:沙坪坝公共场所安装首批16台自助体外除颤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