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合川区草街街道高枧村,矿区梯形台阶上种植着刺桐、刺玫瑰、天竺桂、竹桃、爬山虎等植物,一片生机盎然。这是合川区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的缩影。
6月2日,上游新闻记者从合川区2021年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全区已创建市级“绿色矿山”27个,其中,两个已列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打造山清水秀的环境
合川采矿的历史由来已久。事实上,合川盐井片区地名中的“盐井”,就源自清朝乾隆五十年(1785年)开矿采盐而得名。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材也曾经是合川的重要产业,最主要的就是水泥。大量开山采石带来的结果,就是山体遭到破坏。
如何治理这些“大山伤疤”,让山体重披绿装?
去年7月10日,重庆市检察一分院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签发《协作推进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办法》。最大的亮点,是在全国率先开创性提出“代为修复制”“垫付制”和“追缴制”,这也是合川参与探索的成果。
合川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何华介绍,“代为修复制”,即针对各种原因无法修复的矿山,将由区级规划和资源部门代为修复。“垫付制”,即代为修复所需资金按程序申请区级财政资金垫付。“追缴制”,即区级规划和资源部门同步向未灭失的涉事矿山企业,协商追缴垫付的区级财政资金。
同时还规定,区级规划和资源部门可在检察机关协助下对涉事矿山企业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向矿山企业追缴修复费用。
何华说,目前,合川区完成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治理146.23公顷,创建市级“绿色矿山”27个,打造山清水秀的环境。其中,冀东水泥和台泥水泥矿山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打造成渝地区“后花园”
在合川,你能看到三江汇流、碧水清波。
何华介绍,2020年,合川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7天,首次突破300天。在全市率先完成水泥行业废气超低排放改造,降低大气污染负荷。
建成投用“智慧环保”系统,建成一张覆盖全区的环境智能化大气监测网络,实现全天候污染源自动监控、溯源、预警、响应和精细管理,第一时间解决各类大气污染问题1000余个。
目前,合川区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创新构建了“‘1+4+5+N’建设工作体系”。
“1”是指一套固体废物智慧管理平台。依托“智慧环保”平台,建设固体废物智慧管理平台,动态调度工业源固体废物的产生、转移、贮存、处置全过程情况。
“4”指四大亮点模式推动全域“减废、用废、治废、管废”;“5”指五大保障体系护航“无废城市”建设;“N”指全区共建N个“无废城市细胞”。
何华说,“十四五”期间,合川将围绕建设“双百”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成渝“后花园”等定位要求,助推成渝两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比如,联合开展跨界污染协同治理,跨界河流联合巡河、水质监测常态化开展,依托“智慧环保”系统,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深入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保等。
上游新闻 王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