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深受兵法文化和武侠文化的熏陶,今人眼中的武状元总带有点神秘的玄学色彩。在民间语境下,与之相关的传说大多沾着江湖气息,仿佛市井游侠和新科武举本是同源所出。事实上,武状元以及产生他们的武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和清代以来逐渐兴起的江湖门派相去甚远。
孔子曰:“有文事必有武备。”早在先秦时期,朝廷就以武艺弓射选取人才。两汉时采用察举制,有勇有谋之人皆通过荐举而被朝廷选用,魏晋南北朝及隋朝在武才荐举方面仍沿袭汉制。历代学者对科举的创立时间颇有争议,但对武进士科的创设时间却没有疑义,认为武举考试始设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虽然如此,武科考试如何进行仍不失为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
唐代
唐代的武举考试规定“天下诸州,宜教武艺,每年准明经、进士贡举例送”,“试长垛、马枪、翘关、擎重,以为等第之上下,为之升黜”。其中“长垛”指射箭技艺,“马枪”指骑马使枪,“翘关”指抬起城门的大木栓,“擎重”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举重。
不过,唐代初创武举,影响力微弱,还没有“武状元”的概念。唯一令后世耳熟能详的中唐大将郭子仪,史书也仅记载他“武举高等”,没有详细名次。
表面上看,唐代武举似乎公平公正,有利于底层民众的阶级晋升。但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武举制的创设只是为了培养效忠中央朝廷的武人,普通民众仍很难挤进武职系统。
单是“马枪”考试一项,就足以把大部分底层家庭排斥在外——一般人根本承担不起战马的开销。即使除开马术考核不谈,要做好“翘关”、“擎重”两项,也必须经过充分的肌肉训练,并非当时一般家庭的营养条件足以供养。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勇猛的武士阶级天然只能从富裕家庭中产生。清末民间尚有“穷文富武”之说,所言不虚。
宋代
到宋代,士族衰微,庶族崛起,文科举几乎彻底取代了原有的门阀文官体系。而对于武科举,宋人也有一套独特的审美标准。
宋代武举增设“策对”考试,要求应试者熟知“武经七书”(《司马法》、《孙子》、《吴子》、《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唐李问对》),大大提高了文化素质门栏。同时又降低马术、力量等受家境影响的考试门栏,使许多读书人获得了应试武举的机会。只是如此一来就限制了武艺高强者入仕,故增设“绝伦科”,降低“策论”标准,提高“勇武”标准,专门收纳武艺高强但文化素质较低的考生。
当时武举有明确的考试等级,1078年《大小使臣试弓马艺业出官法》有如下记载:
第一等,步射一石弓,十发三中;马上能射七斗弓,并掌握五种马上格斗武艺;《孙吴兵法》十道题答出七道的,“时务边防策”五题“文理优长”,法律题十道答出七道,就可以出任低级武官。
第二等步射八斗弓,十发二中,马上能射六斗弓,有三项马上武艺,答出一半兵法题目和法律题目,可以见习低级武官。
第三等,步射六斗弓,十发一中,只有两项马上武艺,兵法、法律只能答三题的,记录在案。
当时武举每三年考试一次,任命武官不过三十人,后来逐步增额,以至于三人取一,每次都有百人入流,比文科举得官还容易。1110年,朝廷不得不规定限额,每次考试只能取十人,剩下的进入武学(军事学校)。
由于两宋重文抑武,所以武科举出身的名将也极少。较为著名一点的有北宋末年的何灌,他在武选登第后即为军官,在与辽朝边境地区任巡检,以善射闻名,号为“何巡检神箭”。后来在“靖康之变”时受命防守汴京,战死疆场。另一个是同时期的徐徽言,在1108年应“求材武士”诏,“武举绝伦及第”。以后即担任武职,长期在河西地区为军官。1127年金朝攻破开封,而徐徽言率领本部军队坚守晋宁近两年,最后这座孤城被攻破时,徐徽言将防御器械全部烧毁,力战被俘,宁死不屈,被杀害。
粗看之下,宋代武举颇有近现代军校考试的神韵。毕竟为将者首重智取,没必要太苛求个人武艺。但宋朝武举人的实际表现却差强人意,未能靠智慧率领宋军碾压周边蛮族。宋代几位名将,诸如狄青、岳飞、韩世宗等人,都是职业军人出身。
究其根本,传统兵学的空洞无物是原因之一。在近代军事操典诞生以前,军旅管理以及武术训练等技术均掌握于专业人士手中,外人难以窥探其全貌。中国古代的兵书战策又偏好泛论,不肯细说操作流程。因此,光靠熟读古人兵法,很容易陷于空谈理论行动无能的境地。
金朝
金朝亦有武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主要考试内容为骑射,要求挽一石力弓,射一百五十步至二百一十步远的靶,并且要求策马飞驰,在一百五十步内接连用枪刺落四块靶子。当然了,文化课考试也必不可少,大概范围就在一些兵法书内。
明朝
元朝科举制度兴废不常,也没有武科举制度,待明朝建立后,恢复设置武学、武科举。明朝在京师以及卫所设置武学,训导军官子弟。凡十岁以上应承袭军职的子弟的应入学学习,教材为《武经七书》。地方青年可以通过考试获得武学学生资格,号为武生,与文科举生员(俗称秀才)相同。武科举制度与文科举相仿,武生通过乡试(省级考试)武举人,可以到京师参加会试。会试内容曾规定,“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就不可试弓马。但以后改为三场考试,第一场试“马上箭”,射三十五步远的靶子;第二场试“步下箭”,八十步的靶子;第三场才是笔试。
至中明土木堡战役后,世袭武臣地位下降,文官开始直接统帅军队,武举通路才逐渐对外开放。明代武举和宋代武举颇为类似,非常重视“策论”,或许可看作是科举文官逆袭的结果。在武艺考核方面,明代武举并没有什么新奇创造,仍以弓马技艺为核心。
虽然明代除崇祯朝外从未举行过武举殿试,民间依旧诞生了“武状元”的称谓。可惜明代武状元在行伍中的成绩平平无奇,尚不如某些科举文官出彩。明代的几位名将,诸如张辅、戚继光、李成梁等,或为行伍出身,或为世袭武官,没有一个是武举出身。
清代
清代武举的地位较之宋明两代有了很大提升,并且更注重武艺考核。“策论”考试内容简单,默写一段兵书即可。武艺比试则内容丰富,难度系数较高,分为步射、骑射、舞刀、举石等项。
武科与文科一样,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四、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
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
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殿试的规格很高,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考试揭晓后,在太和殿唱名,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进士银两等。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大不相同。自然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武状元始终是科举考试中最辉煌、最荣耀的一级。以武艺求功名的人经过层层筛选,在皇帝亲自认定之后才得中武状元,真可谓是万里挑一。因为,凡取得武状元者,立即成为朝廷武官。特别是清代,凡取得状元者,马上由平头百姓“释褐”,成为正三品将领,不是授予参将,就是紫禁城中的头等侍卫,成为高级武官。
考试办法差不多与明代一样,分一、二、三场进行。一、二场试了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乾隆年间,一场又增加了马射“地球”,俗称“拾帽子”,专为考察伏射能力。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所谓“技勇”,实际上主要测膂力。一共三项。头项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试刀者应先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刀号自选,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拿石蒂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考场还备有三百斤以上的出号石蒂。应试者石号自选,要求将石蒂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蒂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为不合格,取消三场考试资格。
三场是考文,也称“内场”,相当于文化课考试。
落第的武举人,雍正年间曾规定按路程远近发给回家路费,多则十两,少则四、五两。而大部分武举人,按规定可到兵部注册,由兵部依据个人成绩分三等授予武职,也可以到本省军营中效力。总之,只要有一个武举人资格,就算有了进身之机,同样也有逐步升迁的机会。
这样以来,武科举体系与文科举体系基本相同。1177年,明确武科状元之称,状元愿意从军,授予正将之职,第二、三名副将,第四、五名准备将。
1885年,曾有法国人在南京观看了武举的省试,饶有兴致地把考试过程通过文字和绘画方式记录了下来。在众多考核内容中,最有趣的一项是“射地球”,要求应试者必须在骑马状态下用特殊形状的箭头把皮球从隆起的小土堆上射下来。如果弓力不足或精度不准,很难成功。
遗憾的是,虽然较宋明武举大不相同,但清代武举也只是替朝廷选拔了一批气力大、善弓马的勇士,没有产生过哪怕一位战绩卓著的名将。
最后一个武状元的名字叫张三甲,河南人,自幼习武,力大无穷。1898年,他参加武科举殿试,表现得非常完美,被钦点为状元。不过,他这个状元没当多久(据说只有100来天)就因为生病去世。此后,清国再也没有开过武科举,他也成为了最后一个武状元。
(来源:未来网、大象公会、经典收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