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王阳明“平茶寮碑”:破山中贼,更须破心中贼
05-28 19:18:1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阳明像

在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思顺乡齐云山村有一处险要之地——茶寮,那儿有一块悬崖岩石,岩石上留有王阳明石刻碑文真迹,名为“平茶寮碑”。

平茶寮碑

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弘治十二年(1499年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平茶寮碑正面碑文,为楷书阴刻,共17行318字


“平茶寮碑”是王阳明率军剿灭“山贼”的纪功碑,翔实记载了当时王阳明剿灭“山贼”的真实过程和他当时刻碑的用意。石碑高8米、宽4米,距今有500多年历史。由于岁月磨砺,碑文字迹已斑驳模糊,但岩石西侧的“纪功岩”三个大字还清晰可见。    

平茶寮碑侧面“纪功岩”碑刻

正德十二年(1517年),在江西、广东、湖南一带,“山贼”猖獗,活动频繁,烧杀掠夺,为祸一方,官民不安。朝廷命三省会兵征剿,难以为胜,成为明王朝的一大心患。正德十二年十月初,当时身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王阳明奉朝廷之命,出任南赣巡抚,肩扛“灭贼”重任。王阳明到任后,一面踏遍南赣山山水水,摸清地势地貌,制定“灭贼”策略;一面对“山贼”内部进行劝降、招安,切断“山贼”的情报信息与物质供给。十月十二日起,王阳明率军一路扫荡各隘口小巢,直逼“征南王”谢志珊、蓝天凤的大本营横水、左溪一带,“山贼”仓皇向思顺桶冈方向逃窜。官军乘胜追击,十一月初,在桶冈的西山界处与“山贼”进行了一场决战。决战历时两天两夜,“山贼”大部伤亡、被俘,小部向湖南桂东方向逃窜。岂料王阳明运筹在先,早先在桂东布防了四千名湖兵。十一月十五日,湖兵在上章(桂东县普乐乡新庄村上庄组)将“山贼”全部歼灭。

平茶寮碑正面碑文拓片

“灭贼”虽大获全胜,但王阳明望着“山贼”死伤遍地的惨败局面,却怏怏不乐,此时他思考的是“良知”,怎样用德治教化去激发人心良知,平定社稷。在王阳明看来,“山贼”原本也有一颗善良的本心,只是被“物欲遮蔽”“私欲窒塞”。“平茶寮碑”记载:“释其胁从千有余众,归流亡,使复业。度地居民,凿山开道,以夷险阻。”王阳明以良知心宽容了被俘虏的“山贼”,将他们释放回家,并帮助他们凿山修路,恢复耕作,让其安居乐业。

平茶寮碑“纪功岩”拓片

随后,王阳明奏请朝廷,整合上犹、南康、大余三县之地,设立县治,取名“崇义”,寓意“崇德尚义”。

“兵惟凶器,不得已而后用。”这是“平茶寮碑”碑文中的名句。王阳明警示后人兵器为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非不得已不用。同时告诫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正心诚意致良知,破除“心中之贼”,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在与人人、事事、物物交往中,要体现“本心”,不被私心、私利、私欲所左右,这样才能修炼强大内心,走上光明正道。

原标题:王阳明"平茶寮碑":破山中贼,更须破心中贼丨历代御史碑刻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