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一起读《论语》丨为政第二篇之五
06-11 20:18:24 来源:大渡口发布微信公号

《论语》

为政第二05

【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

【释词】

君子:经传言“君子”有二义,一谓在位之人,一谓成德之人;小人,一谓微贱之人,一谓无德之人。

周、比:周,普遍也;比,偏党也。都有与人亲厚之意,但其中的区别是,“周”有公而不私之意,故而有“忠信”义;“比”含有私而不公之意,故而有“阿党”义。君子成德,心中公而不私,故忠信;小人无德,心中私而不公,故阿党。郑汝谐曰:疑似之际,必深辨之。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明君子、小人德行不同之事。

孔安国曰:忠信为周,阿党为比。

李炳南曰:公就是周,私就是比。君子办事为公,而不为私;平时修养,亦是去其私心,存其公心。小人办事为私,而不为公;无事时,心中所想的,也是有私无公。公是公平正直,私则与此相反。分辨君子与小人,即在公私二字。刘氏说:“阿党与忠信相反,正君子小人性情之异。”

《论语义疏》曰:周是博遍之法,故谓为忠信。比是亲狎之法,故谓为阿党耳。

孙绰曰:理备故称周,无私故不比也。

朱子曰: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故圣人于周比、和同、骄泰之属,常对举而互言之,欲学者察乎两间,而审其取舍之几也。

《朱子文集》曰: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此之谓周。溺爱徇私,党同伐异,此之谓比。

张栻曰:君子、小人之分,公私之间而已。周则不比,比则不周,天理、人欲不并立也。君子内恕以及人,其于亲疏远近贤愚,处之无不得其分,盖其心无不溥焉,所谓周也;若小人,则有所偏系而失其正。其所亲昵,皆私情耳,所谓比也。

《论语正义》曰:此文小人,则无德者也。夫子恶似是而非,故于周比、和同、泰骄,及巧言令色、足恭、乡原,皆必辨之,所以正人心,而凡知人之术,官人之方,皆必辨乎此矣。

钱穆曰:《论语》每以君子小人对举。或指位言,或指德言。如谓在上位,居心宜公,细民在下,则惟顾已私,此亦通。然本章言君子以忠信待人,其道公。小人以阿党相亲,其情私。则本章之君子小人,乃以德别,不以位分。

辅广曰:君子好恶无私,如日月之光,不择地而照。彼系情濡沫,谓惟予与女者,此儿女之事,壮夫且不为,况君子乎?

《四书反身录》曰:有君子之爱,则福及群生,人人得所,而朝野有赖;有小人之爱,则朋比作祟,党同伐异,而祸延人国。汉唐宋明君子小人之周比,其已然之效盖可见矣。君子小人达而在上如此,其在下也亦然。君子居乡,则爱溥一乡,而一乡蒙其庥;小人居乡,则阿其所好,而一乡被其蠢。有为无为,公私异同,始于一心之微,关乎世道之大,吾人不可不研几而致审也。

《论语稽》曰:此论君子、小人,兼学术、治术言之。学术之隆污,治术因之而升降。其始由一二学士大夫相标相傍,其终遂至朝野纷纷,党同伐异,此一是非,彼一是非,浸至颠倒混乱而莫可究诘矣。夫子指出公私分界,为千古立之防制,不啻于十世百世前已知有汉宋朋党之祸也。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译文】

孔子说:“只是读书而不善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就会疑惑、懈怠。”

【释词】

学、思:学从外来,思由内出。只向外面学,不反之己心,自加精思,则必迷惘无所得,久而茫然不知所处。如果只自己闭门造车,不听圣贤之教导,不仅不知方向、不知义理,而且容易陷入己心所设之迷惘中,则身心危殆不安。

罔:迷惘。

殆:危疑不安。高邮王氏父子解作“殆,疑也”。王引之:思而不学,则事无征验,疑不能定也。疑不能定,则危殆不安,亦通。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教学法也。

包咸曰:学不寻思其义,则罔然无所得。

朱子曰: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徐英曰:学而不求诸心,则昧;思而不据于学,则妄。他日夫子又曰:“不食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与此义同。

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张栻曰:学者,学乎其事也,自洒扫应对进退而往,无非学也;然徒学而不能思,则无所发明,罔然而已。思者,研穷其理之所以然也。然徒思而不务学,则无可据之地,危殆不安矣。二者不可不两进也。学而思,则德益崇;思而学,则业益广。盖其所学,乃其思之所形;而其所思,及其学之所存也。用功若此,内外进矣。

《论语正义》曰: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是学思不可偏废,故此章两言其失。……为学之道,明于古人所言之义,而因以验之身心,故思足贵也。《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不得,即此注无所得之义。《荀子·劝学篇》: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入耳出口,即谓学而不思也。

钱穆曰:此章言学思当交修并进。仅学不思,将失去了自己;仅思不学,亦是把自己封闭孤立了。当与温故知新章参。

杨树达曰:罔者无也,学而不思,其失止于丧己;殆者危也,思而不学,其病可以误人。……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

《思辨录》曰: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处皆缘于学,不学则无可思。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

《论语后案》曰:学而不思则罔者,循诵习传,思未深,所学亦浅,无益于身也。薛氏《读书录》言读书惟精心寻思,于身心事物,反复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皆有用。否则徒为口耳文辞之资,所谓买椟还珠,此戒罔者也。思而不学则殆者,存于心而难信,施诸事而难安也。

《论语稽》曰:思学不可偏废,一偏废则罔殆之敝乘之。

康有为曰:愚瞥见好学而不好深思之人,诵据甚博而不求事理所以然,故绝无心得,卒无所成。故程子曰:“能穷所以然,是第一等学人。”故贵深思之士。然徒思而不学,则冥心力索,至阳明格竹而三日汗下,傅子渊默坐而晚岁颠狂。吾弟子三水潘藻鉴,高志力学,其后闭门冥坐,专力苦思,至病狂而卒。盖追索过甚,灵性迸走,故至殆也。孔子此义精深周遍,盖学问思辨,固不可缺一而偏废者也。

原文】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参考译文】

孔子说:“致力于不正派的学说,这就是有害的了。”

【释词】

攻:治,治学,致力于学习研究。

异端:小道、杂学,异于圣贤大道的学问。异端者,不同于圣贤大道,其发展方向不能终归大道,所以有害。

也已:语气词。皇本“已”下别有“矣”字。

【先贤精义】

《论语集解》曰:攻,治也。善道有统,故殊涂而同归。异端不同归也。

《论语义疏》曰:“善道”,即五经正典也。“统”,本也。谓皆以善道为本也。“殊途”,谓诗书礼乐为教之途不同也。“同归”,谓虽所明各异而同归于善道也。

《论语后录》曰:异端即他技,所谓小道也。小道必有可观,致远恐泥,故夫子以为不可攻(治),言人务小道致失大道。

《论语注疏》曰:此章禁人杂学。……“善道有统,故殊涂而同归”者,正经是善道也,皆以忠孝仁义为本,是有统也。四术为教,是殊涂也,皆以去邪归正,是同归也。……异端,谓诸子百家之书也。言人若不学正经善道,而治乎异端之书,斯则为害之深也。以其善道有统,故殊涂而同归。异端则不同归也。

《论语正义》曰:善道,谓正道;统者,统于一也。“殊途同归”,谓善道虽殊途,而皆归于善,是为有统。《孟子》言君子之行不同,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洁身,即是善道。归,即谓同归也。《后汉·范升传》:天下之事所以异者,以不一本也。《易》曰:天下之动贞夫一也。又曰:正其本,万事理。一本,则善道之有统者也;异端者,其始既异,其终又异,不能同归于善道也。下篇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集解》以“小道”为异端。泥者,不通也;不通,则非善道,故言君子不为,则不攻治之也。

《论语义疏》曰:此章禁人杂学诸子百家之书也。攻,治也,古人谓学为治。故书史载人专经学问者,皆云治其书、治其经也。异端,谓杂书也。言人若不学六籍(经)正典,而杂学于诸子百家,此则为害之深,故云“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矣”。“斯害也已矣”者,为害之深也。

《论语正义》曰:是以“异端”为杂书,乃汉人旧义。故郑注子夏之言小道,亦以为“如今诸子书也”。《中庸记》云: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素隐行怪,正是小道异端者之所为,至后世有述,而其害何可胜言,夫子故弗为以绝之也。

张栻曰:攻,如攻木之攻。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即此意也。或解此章,攻如攻伐之攻,以为恶异端而力攻之,适足以自敝。……君子贵于反经而已矣。

《黄氏日钞》曰:孔子本意,似不过戒学者他用其心耳。

《论语集释》曰:考汉时以杂书小道为异端,前人考之详矣。孔子之时,不但未有佛学,并杨墨之说亦未产生。……异端虽训为执两端,而义实可通于杂学。《中庸》引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所谓“素隐行怪”,所谓“小道”,即异端也。君子止于不为。若夫党同伐异,必至是非蜂起,为人心世道之害,故夫子深戒之也。

原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参考译文】

孔子说:“由啊,我教给你正确的求知之道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的智慧啊。”

【释词】

由:仲由,字子路,鲁国人,孔子弟子,小孔子九岁,名列政事科。

诲女知之乎:诲,教、教诲。女,同汝。知之,知之之道;或者把“知之”解释为“志之”,“志”为“谨记”之意;谓此当在子路初见孔子时,孔子之教诲也。

是知也:知,同智,智慧。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明知也。孔子以子路性刚,好以不知为知,故此抑之。

《论语义疏》曰:若不知云知,此则是无知之人耳。若实知而云知,此乃是有知之人也。

李炳南曰:孔子教子路之知,不作知识讲,而是自心本有之知,是为真知。此须经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方能发出。

朱子曰: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知。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蔽,亦不害其为知矣。

郑汝谐曰:或闻而知之,或见而知之,闻见未为得也,知之而后有得也。道犹嘉肴也,食焉则知其味;得之闻见者,皆未食也。

张栻曰:盖于其所能知,于其所未知者,皆能察其实而勿自欺,非心平气和、守约务实者,莫之能也。于此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则其不知者亦终将知之矣。故曰“是知也”,言是乃知之道也。不然,强以不知为知,是则终身不知而已。

《四书发明》曰:不知者以为不知,则人必告我,己亦必自求知,岂非知之之道乎?

《荀子·儒效篇》曰: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慢,是雅儒者也。

康有为曰:人之所知不及其所不知,故尧舜之智不能遍物,但当择要而知之,是即为有知之人。惟学而后知不足。若常人为学,多强不知以为知,自通人观之,适见其无知而已。

《论语注义问答通释》曰:今有人焉,所知之事则以为知,所不知之事则以为不知,乃是非之心自然发见,如此智孰大焉?心之虚明,是非昭著,故夫子以为是知也。

《四书反身录》曰:千圣相传,只是如此。吾人之所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者,惟求此知。此知未明,终是冥行;此知既明,才算到家。此知未明,学问无主;此知既明,学有主人。此知未明,藉闻见以求入门;此知既明,则本性灵以主闻见。

原标题:共度此声·一起读《论语》010期丨为政第二篇之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