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并不是所有山东人都吃煎饼,但不吃馒头的一定是假山东人。
馒头在山东的地位举足轻重,想“得罪”一个山东人,就让他连吃两天米饭。要是第三天他还吃不到馒头,跟你拼命的心都有。
理由一
跟普通的馒头相比,山东馒头俨然是馒头中的战斗机。
小长假后,公司的山东同事开车回来,说带来的特产装满了后备箱。打开一看,嚯!一团白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睛。
用“神采奕奕”来形容馒头可能很奇怪,但用在山东大馒头身上竟然有种微妙的贴切感。
表皮光洁白亮,手感饱满结实,这种气派敞亮、泰然自若的劲头让人心生佩服,即使它只是一个即将被人吃掉的馒头。
说起吃,这位山东汉一直苦恼吃不到令人满足的馒头:棉花糖似的一捏就瘪了,也叫馒头?
比起暄腾又松软的南方馒头,山东馒头是实心的,非常瓷实,使劲儿按一下也只不过留下浅浅的坑。
理由二
麦香十足、扎实饱满的馒头里,藏着山东人的性格。
分量实在的大馒头背后,是山东人的厚道和实诚。山东人性格坦率,做事扎实,不会缺斤短两,更不会糊弄事儿。
戗面馒头之所以好吃、韧劲儿大,就是要在和面的时候使出全身的力道去揉面,把山东人的那种耿劲儿全部揉进面里,同时还要加入不少干面粉来吸收水分,直到它对得起“山东馒头”这一神圣称号。
不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对待肚子,山东人的标准就是质朴又诚恳。正因如此,鲁地有着全国公认的好口碑,“山东人”这三个字就足以让人心生好感。
看山东人吃饭更能直观地体会到他们的豪爽和大气。
娇美的山东姑娘能吃得下40个饺子,山东硬汉用大饼卷酱肉吃得风卷残云。
再大的饽饽也不在话下,一口馒头一口菜,蘸着虾酱或腐乳也能吃得心满意足,图的就是痛快和自在。
理由三
想跟山东人交朋友,你就跟他聊馒头。从小抱着馒头吃到大的山东人,对馒头感情极深。
说起自己和馒头的前半生,山东朋友说印象最深的还是掀开蒸笼的那一瞬间:朦胧的水汽阵阵浮出,变作升腾的炊烟,扑面而来的新鲜麦香让人魂不守舍。
他眯起眼睛陷入回忆:“最好吃的饽饽还是俺娘做的。”
自家做的手工馒头对于山东人是一种骄傲和荣誉,机器做的馒头基本没有市场。
每一个悉心揉制的戗面馒头,掰开后都是一层层的,筋道又耐嚼。怪不得有句老话说,会蒸馒头的山东媳妇不愁嫁。
如果馒头会说话,一定是山东口音的。山东人一生中的重要节点都有大馒头的见证和参与。
小孩满月收到的第一件礼物是老虎、石榴形状的吉祥花馒头;定亲时男方要送女方用红包袱裹着的大馒头,浓情厚意都在馒头里;为老人祝寿也要送好看的寿馒头,光是看着这馒头的喜庆劲儿,就足以让老人家开心。
在山东,送馒头透着亲昵和热情,那是把你当自己人看。
山东人对馒头的情结刻在骨子里。
一碗蛋炒饭、几粒花生米、
一块豆酥糖、一盘豌莱头、
一丛灰灰莱……
都是亲切的故乡记忆
尘封的点滴
私藏在时光里
周末,回家
原标题:【荐读】如果馒头会说话,一定是山东口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