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小学生的“豪华生日宴”,沦为成年人的攀比指南
新闻事实:近日,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太原一些家长热衷于给孩子举办生日宴,尤其是过12岁生日时,不仅要在高档酒店请客吃饭,邀请庆典公司进行布置策划,在宴席结束后还组织孩子的同学看电影、KTV 唱歌、旅游等。这样一场生日宴花费动辄上万元,有的甚至高达二三十万元。类似现象,在其他地方也存在。
中国青年报评论:12岁“开锁”是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流传的一种习俗。但是,生日宴的规格越来越高、花销越来越大,早已失去了淳朴风俗的味道,甚至沦为了成年人互索礼金、攀比炫富的游戏。本来开开心心送祝福的“生日宴”习俗,堕落成沉重庸俗的“陋习”,形成了扭曲的“生日宴经济”。生日宴决不能成为新的奢侈攀比形式。观念引导重在宣传教育。当地宣传教育部门不妨多做倡议,让不良习俗刹住车,家长要积极响应,而学校也可以在家长会、班会等多个场合,让学生和家长明白此类活动“劳民伤财”。孩子懂事了,也会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家长也可能就不再攀比办生日宴了。既然“生日宴”被当地视作孩子成长的重要节点,那不妨先摒弃奢侈攀比之风,让孩子过个纯粹的“小成人礼”。
光明网:罚抄50遍学长名字?这位大四学长得重修平等这一课
新闻事实:近日,有微博网友反映,湖南文理学院大一学生因统计信息未叫学长,被学长罚抄50遍学长名字。对此,湖南文理学院回应称,事发4月,已对大四学生批评教育,该学生也已经公开道歉。
光明网评论:因为没有被叫学长,就要罚学弟把自己的名字抄50遍,在正常人看来是很难理解的行为。这不仅是一种“礼貌洁癖”,更是为长为尊的权力幻觉。学长应具备的是帮助学弟学妹的友好态度,而不是自觉高人一等、颐指气使的做派。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概念都还没有搞清楚,恐怕就不能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文明意识的合格大学生。从这一点来说,那位即将大四毕业的学长,恐怕还有“重修”的必要,要学会从思想深处反思,真正学会与人平等交往的理念。否则,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如果在企业单位也是这样一种认知,既会得罪、伤害同事,也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有效发展。
新京报:保护“韦神”,守护他纯粹的精神世界
新闻事实:近几日,网上掀起一阵围观北大数学天才“韦神”的热潮。“韦神”韦东奕因一次偶然的街头采访走红。他手提馒头、头发蓬乱、不修边幅的形象与其极高的数学天赋相配,充分满足了公众对于一个“天才的想象”。随着舆论的瞩目,他过往的“光辉传奇”被一一扒出:连续两次满分获得奥赛金牌,在一次数学竞赛中他曾包揽六枚奖项,拒绝哈佛的破格录取邀请……与此同时,他日常生活的形象,也被零星披露。比如,高中数学老师说他在大学期间还穿高中校服,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从不玩游戏甚至没有微信等等。
新京报评论:人类对于天才的出现本就有极大的热情,人们喜欢追捧、吹捧天才人物,而如果天才又遗世独立、言行不拘于常矩,反而更能激发外界对他的热情。但被过度关注的天才往往也需要被特别保护。这次的网络爆红,是韦东奕人生的一场意外。对他已经选定的人生道路而言,对这次“出圈”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平静看待。希望随着舆论热度转冷,这场意外的热闹也会随风而散。
数学研究的世界,需要足够的安静,足够的专注,需要守得住寂寞。韦东奕今年29岁,作为一个数学家的路才刚刚开启。这是一条崎岖而漫长的路,需要极其强大的心力与智力去跋涉。三个馒头一桶水,他对物质世界的需求显然不高,对他最好的保护,还是守护好他的精神世界。
红星新闻:恐吓老人打“哑巴针”,养老院院长岂能如此粗鲁恶劣
新闻事实:近日,山东滕州市某养老院院长训斥恐吓一老人,声称要给其“打疯针”“哑巴针”,并质问其“要死还是要疯”。如此粗鲁的处理方式,很快在网上引发很大争议。6月1日,滕州市民政局回应称,涉事当事人为院长龚某,已进行批评教育,责令道歉,并将进一步对涉事养老机构和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
红星新闻评论:家属花钱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无非是想让老人得到悉心的照料。更何况,老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哪怕像视频中那样,老人的情绪、心智暂时出现问题,作为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也应该有基本的同情和耐心,而不是出言恐吓,甚至欺负弱势老人。采用恐吓手段来处理,暴露的不仅是对老年人缺少基本的尊重,还有该养老机构的专业水平严重不足,无法妥善处理突发情况。谁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今天老年人的遭遇,或许就是我们未来的缩影。因此,面对时不时上演的歧视、侮辱和虐待老人案例,应该有更强有力的治理手段,全面规范引导“银发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