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考生拍照高考数学题上传搜题APP的新闻,引发众多关注。6月9日,教育部对此发布通报称:系考中个人作弊,不存在考前泄题。经查,考生安检时将手机藏于手拿的薄衣内,高举双手避检。考中将手机藏于草稿纸下拍题,于开考46分发至某培训机构寻求答案(未获)。考生已承认作弊行为。目前,该生已被取消所有成绩,并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同时,撤换监考人员,加强监考力量,涉事监考人员已由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调查。
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之一,是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的一次检验,也是无数普通孩子改写命运的机会,诚实守信是起码的底线,高考公平也是全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不容任何人挑动。近年来,高考防作弊系统也相当成熟,指纹、摄像头和人脸识别等技术的运用,让考场监管更加“滴水不露”。然而,在如此严防死守之下,竟有考生公然将手机带进了考场,还在考试中拍照上传试题?这不禁让人错愕,同时也充满了疑惑: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疑问一:考生是如何将手机带进考场的?
通报称,该生将手机藏于手拿薄衣中,高举头顶逃避了安检。日前,有新闻报道,某考生因“戴金属牙套”没能进到考场,就在“金属牙套”都进不了的情况下,该名考生就这么轻易地通过“高举双手”逃过安检?安检人员难道没有任何察觉?是工作人员不够仔细?还是安检环节存在漏洞?
疑问二:考生的手机信号是如何发出的?
众所周知,高考环境是有“金钟罩铁布衫”的,对于手机信号都有屏幕,也就是说,即便手机被带进了考场,也相当于“砖头”一块,不会有任何信号。那么问题来了,该考生手机为何会有信号?对此,黄陂区教育招生办回应称,或因5G信号屏蔽出现漏洞。该招生办一名工作人员也回应称,现在手机更新快,屏蔽工具跟不上,只能屏蔽部分信号。但这仍是一个不确定的说法,希望相关部门能在后续彻查之后给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但即便真是如此,这也同样说明高考防作弊的技术手段存在严重漏洞,给了一些涉考违法行为可乘之机。同时,还需追问的是,技术漏洞背后都难逃人为疏漏?面对一场如此重要的考试,为何没有及时更新相关技术手段?是过分相信技术?还是仅依赖技术起到所谓的震慑作用,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
疑问三:考生违规使用手机,监考老师和考场监控都没发现?
都知道高考是有很严格的考场监管的,一个考场通常设置两名监考人员,一前一后同时监考,且每个考场至少有2个监控仪。可以说,考场内,考生的一举一动,都难逃监考老师和高清摄影头的“法眼”。在这样的情况下,考生违规使用手机都没被发现?监考人员和其他考务人员竟如此大意?
从安检到考场监管,到底是如何层层失守,才让试题“上了网”?关于此次高考作弊事件,公众仍有种种疑问待解,希望能尽快调查清楚真相,给公众和其他考生一个交代。同时对相关失职失责人员和机构进行全面彻查,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考场监管来不得半点马虎,无独有偶,昨天还有一则关于高考考务人员工作失误的消息,引人关注。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7日上午,因工作人员失误,福建福州一考点语文考试大约提前了两分多钟打铃。在考场上,每一秒钟对考生来说都至关重要,何况两分钟。如此重要的一场考试,绝不应出现这样的“偏差”。对此,福建省教育厅已责成福建省教育考试院,按照相关规定组织评估和处置。
捍卫高考的公平性和公信力,既要对所有涉考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还要切实加强考场监管的力度。通过及时更新技术手段、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等,堵上相关漏洞,营造既公平公正又安全舒适的考试环境。
上游新闻评论员 龙春晖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