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头版。截屏图
证券日报消息,尽管降准并没有在预期中到来,但各界坚信,当下实体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以及金融市场生态环境的改善都需要央行在货币政策层面给予适时适度的支持。也就是说,降准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高企的存款准备金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空间,但央行下调的过程将是谨慎的。
首先,未来流动性将会继续注入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等领域。
近年来,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更加倾向于小微企业、绿色经济、普惠金融等领域。今年第一次降准面向的就是普惠金融。第二次降准主要用于置换MLF,超出的近4000亿元流动性则是用于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并且有关落实情况将纳入今年后三个季度的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MLF担保品范围的扩大,也是为了强化对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支持,进一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央行今年出台的三项政策,包括两次定向降准和一次流动性管理创新工具的升级,也将施策方向聚焦于这三个领域。因为这是经济最有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方,把有限的流动性用在这里可以进一步夯实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仍会偏向于这些领域。
其次,在金融防风险和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形势下,流动性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今年4月25日的降准就是用于置换9000亿元MLF。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措施呢?央行的解释是为了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同时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MLF的创设确实解决了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的补给问题,但也成为金融机构的负累。所以,通过各种形式削减MLF余额将是央行今后政策施力的主要方向之一。6月份MLF到期规模为4980亿元。假如央行继续维持每月一次的MLF操作,即便有了6月6日的超额续作,MLF余额仍会有所减少。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MLF余额为40170亿元。
用降准置换MLF不会改变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只是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因此,为了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后续央行仍有可能继续采取用降准置换MLF的方法来解决流动性困难。
第三,今年以来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波动加大,也需要货币政策给予必要的支持。
关于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今年以来的表现,大家都有切身感受,笔者就不再赘述了。但货币政策目标之一就是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这里讲的流动性也应该包括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当然了,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会以间接的形势表现在资本市场上。所以,货币政策在稳健中性的基础上有必要提高灵活性和针对性。
最后,在全国经济一盘棋、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联动的大框架下,货币政策应该更敏感一些,反应更快速一些。
原标题:降准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