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群兴玩具是一艘载满人的船,在航行方向正确、船体坚固的前提下,为什么会在遭遇风浪的时候全员覆亡?原因大概就在于,他们弃船而逃。
奥飞动漫进军儿童智能玩具市场,战略投资法国蓝蛙、图灵机器人公司;骅威文化由玩具到游戏和影视的“泛文娱”公司转型,玩具业务收入只占总营收的15%以下。从这些玩具公司的身上,甚至看不到太多关于玩具的影子。
2010年以后,玩具的智能化发展成为行业趋势,并且大多与动漫、电影、游戏等相关。在这波浪潮中,有些企业顺势而起,有些只能关门大吉,而曾经有着先发优势的群兴玩具,营收惨淡,远落人后。
这家市值曾达到22亿元的上市公司,在经历了4次并购重组后,2018年宣布关停玩具生产,员工也从原来的1000多人,到现在的只剩不到30人。
在消费升级与二孩政策的利好刺激下,玩具行业正在迎来新的“生机”。群兴玩具这个曾经的“行业大佬”,却在一个仍有增长空间的领域内,走向没落。
群兴玩具究竟做错了什么?
1以不变应万变
2011年4月30日的上市答谢宴上,群兴玩具创始人林伟章和黄仕群,频频向现场来宾祝酒,《好日子》《明天会更好》等喜庆歌曲一首接一首。作为汕头澄海率先上市的几家玩具企业之一,林伟章与黄仕群意气风发、壮志满怀。
殊不知,觥筹交错之际,玩具行业已是暗流汹涌。
▲林伟章在广东群兴玩具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仪式上讲话
汕头澄海,被称为“中国玩具礼品城”,这里有奥飞、骅威、星辉等上百家玩具企业。在澄海小城里,群兴玩具称得上是明星企业,它专注于玩具童车生产,并且在这个垂直细分领域中拔得头筹,获得“玩具童车大王”的称号。
群兴玩具的创始人林伟章,也是身兼多职。中国玩具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玩具协会常务理事、澄海玩具协会副会长,履历中“具备20多年玩具行业从业经验”一条,更是足以证明他在玩具行业里的大佬地位。
但事实上,玩具行业20多年来的缓慢变化,反而让林伟章在面对新时代快速激烈的动荡时,有些固步自封。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玩具出口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国际市场对中国大量出口玩具感到紧张,设置了众多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是中国的玩具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末端,附加值低,加上上游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都让玩具产品很难再靠低价赢得市场。对于多数依靠出口的澄海玩具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双重打击。
林伟章不是不知道行业发生了什么,但2012年群兴玩具5.05亿元的营收,让他志得意满。他觉得公司营收可观,行业寒冬也并没有真正到来,只要按兵不动,过段时日行业一定会重新步上正轨。
恰恰,这成为了群兴玩具走向没落的开始。
2013年,奥飞已经“嗅”到了行业动向,推出了与动漫片相关的主题玩具“悠悠球”,年销售额1亿多元。而林伟章还是做着童车玩具加工出口生意,下滑的业绩,并没有给公司运营带来太大的影响,当然也撼动不了林伟章等待行业“复苏”的心。但他忘记了,即使春天会到来,冬天也不能不做任何的防护准备。
决策者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但对于行业的变化绝对不能麻木,一定要有所思考并且给出相应的“备用方案”,才能在面对发展大势的时候不至于失去方向。
2并购并不够
林伟章有“备用方案”吗?显然没有。
2014年,随着《欧盟玩具新指令》的出台,进入国外市场的“门槛费”越来越高了。很多中国玩具出口企业,需要加大在生产设备与管理方面的投入,利润微薄,这让一些企业直接选择关门大吉,另外的企业选择出口转内销或者进军非洲等其他新兴市场。
主业萎靡不振、利润连年减少,林伟章当时是如何的焦虑,我们不得而知,但他明显意识到,企业转型势在必行。可是怎么转?
彼时的奥飞,已经走出了一条“动漫+玩具”的发展路径,自己投钱拍动画片,然后推出周边,四驱车、悠悠球、陀螺等玩具。林伟章可以怎么做?复制奥飞的成功模式并不容易,动画片的制作需要时间与成本,也不一定会成功,那试试与别人合作,如何?
由此,群兴玩具踏上了并购重组之路。
2014年7月,群兴玩具公告称,宣布收购艺动娱乐母公司星创互联。这是一家以开发《全民英雄》手游产品出名的公司,林伟章想通过“手游+玩具”的模式,来开启转型之路。但是,先不谈发展方式,这次收购本身就“迷雾重重”。
林伟章拟购买星创互联100%的股权,当时计划交易总额为14.4亿元。可是星创互联是一个连年亏损的企业,账面价值也只有不到1个亿,这样的企业,林伟章为什么要收购它?这样反常的行为也立马引来监管审查,2014年11月,这个收购重组方案因为标的公司盈利能力不足被否决。
坊间传闻,林伟章此举是为了套现。不论真假,这个曾经有着“汕头市人大代表”头衔的企业家,公众形象似乎有些“变味”。林伟章的第一次并购,也以失败告终。
如果说,林伟章第一次的并购重组,还是在学习他人模式,渴望找到新的发展路径,那么他的第二次并购重组,或许就是“病急乱投医”。
花16亿元收购“核电+军工”概念企业三洲核能,不仅与玩具主业毫无关系,而且重组标的公司中有一家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按照相关规定,中国核动力要完成股权交易,需要财政部审批,程序繁琐且难度大。所以重组方案2个月后就宣布“流产”。这一次的并购重组,比起第一次,甚至找不出任何的理由。
林伟章想要以并购重组的方式,引入优质资本,这样的做法或许并没有错。但是在自身没有形成品牌的基础上,将转型的动力“挂靠”在别人身上,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没有独特的玩具文化,也没有品牌影响力的玩具企业,终究只是一个玩具加工厂的角色。在这个角色之中,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民币的升值等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生死”。
并购重组,应该是为了摆脱这样的一种“人设”,降低对外国市场的依赖,形成自有品牌。而林伟章盲目花费时间在并购重组上,甚至不管玩具主业的情况,结局定然是丢了西瓜又丢了芝麻。
3入了资本的套
群兴还没有“玩”完,林伟章也没有停止并购重组的步伐,只是这一次,他将主业丢得更加彻底,甚至连自己都“出局”了。
2016年6月,面对呈断崖式下跌的业绩,群兴玩具实行董事会改选,原来的董事会7人包括林伟章、黄仕群等创始人,没有一个出现在董事会候选人员名单里,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外界的诸多猜测,群兴玩具发布公告称:受玩具市场需求饱和、无序竞争加剧、技术更新加快、家族企业效率下滑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近3年营业收入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产品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新一届董事会成员之所以全部改选,是因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原董事会均意识到,玩具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第二主业的选择扩展均需要具有相应素质、能力、视野、格局的专业人才来决策和执行。
或许连林伟章自己也不愿意承认企业的失败,但聘请专业的人才也是合情合理。不知当时林伟章是以怎么样的心情“退居幕后”,可此时此举,更像是他对群兴玩具的一种“放弃”。
林伟章找的“专业人才”,就是纪晓文,曾经担任瑞茂通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深圳市惠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显然,他对玩具行业并不熟悉。果不其然纪晓文在出任董事长一职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资本运作上。
他发起了群兴玩具的第三次重组。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以29亿元的价格收购时空能源100%的股权,并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0亿元,用于年产3GWH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组建设项目和伊卡新能源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组研发中心项目。公告发布后,群兴玩具股票暴涨,股东却借此减持。
当运作资本在公司存亡中扮演了太过重要的角色,同时主营业务又陷入泥沼,那么企业就像无根之木,必然无法更好地发展。
半年后,群兴的第三次重组也宣布终止。在12月的时候,群兴更是抛出公告停牌重组,拟转让53.02%股权,受让方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相当于“卖壳上市”。
2017年,群兴玩具营收成0;2018年,员工人数只剩不到30人,并且这些人里面,没有一个玩具生产人员。上市7年,一家玩具公司却无人生产玩具,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自从董事会改选之后,林伟章就此消失在“江湖”之中。管理层的重组故事,在投资者的眼中,已然成了一种“忽悠”。群兴玩具,这次可能真的“玩完”了。
这7年里,林伟章看似花了大把的时间寻求转型,努力找到发展的新路径,但却将最根本的主营业务丢弃。如果一切能重来,林伟章还是做他的“童车玩具大王”,从内部驱动转型升级,群兴的结局或许就会不同。
可是,现实没有“如果”,在玩具行业浪潮翻涌之时,那条叫作“品牌化”的船,林伟章从一开始就没有上。
原标题:玩具大王的致命游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