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疫下“代客祭扫”服务趋热,应急之需还是寄思潮流?
04-05 14:43: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带上白手套,摆放好竹篮,墓区“守墓人”将鲜花、茶水、香烛、心愿卡等贡品依次放入篮中,随即带到委托者家属的墓碑前,代替他们开展哀思活动,并通过云直播向其反馈,这是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区“疫”下推出的“代客

疫下“代客祭扫”服务趋热,应急之需还是寄思潮流?

中新网兰州4月5日电 (记者 崔琳)又是清明节,不同于往年,尚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这个生者怀思逝者、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上坟扫墓的日子,甘肃境内墓园推行的“代客祭扫”服务接单百余起,“代客主祭人”走入大众视野。

他们与陪同祭扫的直播人员将鲜花、茶水香烛、心愿卡等贡品放入篮中,带至委托者家属墓碑前,代替对方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系心愿卡、鞠躬致敬等,通过云直播向委托者反馈现场哀思活动情况,这种新的祭扫方式也随之引起关注。

有观点认为,身临其境祭拜才能显示出诚意,网络不宜接受“在线料理后事”。一些网友更坦言,如此方式不如不祭,等疫情结束再去补扫。

252eaf8539409e6c8390f130a6ad01e2.jpg

图为“代客主祭人”帮助民众祭祀现场。 崔琳 摄

同时,对新的方式也不乏一些支持者。他们认为,在网络中摆上一张照片,播放一首歌,写下一段寄语给亲人,既环保又便捷,其实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故人在心中”。

在兰州,卧龙岗园林公墓负责人郑勇向中新网记者介绍说,早在前些年,该墓园就开始探索绿色祭扫方式,但“代客扫墓”“时空信箱”服务频频遇冷,一年到头接单不多。此次疫情发生,网络殡葬服务才逐渐增多。

无独有偶,中国多地民政部门亦纷纷“出招”倡导“互联网+”祭扫服务。比如:广西殡葬服务机构开通网络祭祀端,公众进入网络祭扫模块实现居家祭扫;福州马尾也推出“代祭扫”服务,通过微信直播来帮助远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完成缅怀先人的心愿。

回溯至2000年左右,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多元化发展,“网络祭扫”业已出现,只是后来断断续续进行,此时的热度又被重新提升。

f9531f564bd3b97f1ba7c1ae35fb1c65.jpg

图为“代客主祭人”帮助民众祭祀现场。 崔琳 摄

有社会学家认为,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假日之一,旨在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凝聚社会共情。随着近年来官方“厚养薄葬”“文明祭扫”理念的倡导,由“疫”下催生的网络殡葬服务,社会接受度日渐“升温”,这种追思方式或将成为未来新习俗。

“厚养薄葬”在历史上也曾有推行,有记载说,魏晋时期,曹操就曾交代过自己死后一切从简,这让很多人都想不到,如此有野心抱负之人,竟然提出薄葬。他的后代也遵循了这个规定,曹丕更是推动薄葬风气的第一位皇帝,推崇长辈活着的时候,能让他们度过美好晚年比什么都来得实在。

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追根溯源在于孝道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不论民众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何种祭扫方式,最重要的都是要践行好敬亲、奉养、侍疾、立身、善终等传统孝道精髓,重内容强于重形式才是时下民众更应思考的话题。

殡葬服务日渐多元化,本身就是对社会习俗的改革,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论是官方推崇文明祭祀行为,还是民众选择“网络祭扫”,这都不是对传统祭扫的替代,更多的是推行一种便民理念,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通过技术创新,既能寄托哀思,又能实现低碳,这才是我们需要读懂的清明涵义。

 原标题:疫下“代客祭扫”服务趋热,应急之需还是寄思潮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