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决算报告、2020年市级预算调整方案、11亿元补助676家企业1152个重大新产品研发、下达2020年第四批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预算2.2亿元……打开重庆财政官方网站,里面的信息绝大多数与钱有关,不仅有预算方案、更有资金分配、还有具体使用,“大账”“细账”都“晒”在了阳光下面。
“走好为民理财群众路线、接受群众监督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除开涉密,重庆公共财政支出已经全部公开,信息透明和管理规范相互作用力越来越强。”市财政局负责人对此表示。
据悉,近年来,重庆公开账本的单位不断增加。全市38个区县和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均按规定公开了预决算信息。公开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从最开始公开用于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公共预算,现在连同政府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社保基金等四本预算全部公开。
此外,公开的内容也越来越具体实在,从单纯“摆数字”发展到展示绩效和工作成果,从公开预决算扩展到公开财政政策和资金分配。公开的方式也在不断优化,不仅仅向人大代表公开,更向社会公开,不仅在各部门单位官方网站公开,还在市财政局网站和市政府网站集中发布。
这些年重庆不仅公开用钱计划,更公开花钱结果。2016年,绩效目标和评价报告报送市人大;2018年,绩效目标随部门预算公开,绩效评价自评和重要绩效评价报告随部门决算公开,重点反映项目当年绩效目标、绩效指标和指标值等绩效信息,方便公众了解、关注、监督资金使用。
“公开用钱的计划和花钱的结果,可以说一举多效。”业内人士表示,既让公众了解财政资金将要花在什么地方,还让公众知道这些钱花出了什么效果,通过加强社会监督,既解决财政支出低效无效问题,又倒逼部门单位优化治理,节约集约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进而共同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重庆这些年“三公”经费情况便体现了这一点。数据显示,从2013年重庆首次公开部门决算起算,“三公”经费已经七连降。与2012年的10.4亿元相比,2019年“三公”经费支出压缩过半,落实中央“三公”支出“只减不增”的决策效果明显。
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政府账本,公开不是目的,接受公众的监督才是根本,只有让民众深度参与,才能进一步管好政府“钱袋子”,把公共财政资源更好地花在刀刃上。不过,政府账本公开,永远在路上。公众在财政方面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对公开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接下来,重庆政府账本公开还要在公开的表现方式上再探索,力争通俗一些,让公众看得更明白一点。以及在公开的具体内容上再深化,特别是逐步加大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孙琼英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