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新经济发展纲领性文件、培育新经济应用场景、引培新经济人才、强化资本支撑、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重庆大力实施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战略,智博会永久落户重庆,吸引了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来渝落地,集聚了数字经济企业超1.5万家,催生了无人驾驶、人脸识别等大批人工智能项目,以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代表的新经济正在不断产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动能。
那么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关键是什么呢?
市政协委员——永川科技局局长、民革永川区委会主委漆远英建议加快培育我市新经济发展,从制定新经济发展纲领性文件等顶层设计、培育新经济应用场景、引培新经济人才、强化资本支撑、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力。
做好顶层设计,为新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漆远英介绍,目前新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已提高到16%—17%,且每年仍以2%的增速提升占比,新经济正在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引擎。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经济发展浪潮,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抢抓的热点,更是关注的焦点,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下一个5年,将是新经济引领发展、爆发式增长的5年,重庆正在打造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中心,需要抓住未来新经济快速发展机遇期,加快集聚新要素、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建立新经济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她说,2017年,成都就开始抓新经济发展,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到2020年,独角兽企业从0到6家,新经济企业从18万家到36万家,获得风险投资从40亿元增至520亿元,新经济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均居全国第三。
重庆与成都一样,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需用好新一轮发展机遇期,强力推进新经济发展,把培育新经济作为十四五发展重点。
她认为,成立新经济发展管理机构,制定全市新经济发展纲领性文件,明确新经济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重点、实施路径、供给体系和保障措施等,为全市新经济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提供制度保障,从而加快我市新经济发展。同时,将新经济发展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重视资源要素重构,建立若干产业功能区。
培育新经济应用场景,为新经济企业发展提供成长土壤
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需要建设适宜新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这势必需要解放思想,敢于先行先试,大胆突破与创新,以应用示范工程为抓手,构建与新经济产业形态高度契合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新模式融合创新、新产业裂变催生,为新经济成长提供土壤。重庆可借鉴成都做法,定期举办城市机会清单发布会,向社会发布新产品、新场景,为全球投资者提供重庆新经济的机会和入口。 让政策从“给优惠”到“给机会”转变,从“政府配菜”到“企业点菜”转变。通过提供稀缺资源、纳入采购目录、给予跟进投资、优先纳入特许经营招标范畴等方式,加快培育一批潜在独角兽企业。
同时,在引进像华为、京东方这样的龙头企业时,也要鼓励引导他们和本地新经济企业合作,通过合作让我们本地的新经济企业了解这些龙头企业的管理方式、质控方式等,带动本地新经济企业快速发展。
设立重庆新经济发展研究院,为新经济发展提供态势感知、趋势预测、政策设计、决策判断、平台运营、对外合作、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撑。
引培新经济人才,为新经济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人才是最活跃要素。
她说,突出人才在新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建立涵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阶段人才政策体系,形成顶尖人才引领、领军人才聚集、企业家带动、创业团队汇聚的新经济人才链;拓宽新经济人才引进渠道,鼓励海内外渝籍人才通过总部回迁、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乡、建立返乡联盟等方式回渝创新创业;开展新经济技能型人才培养、强化新经济人才服务方面,建立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新经济人才库,在多方面提供分类分级优先服务保障。建立行业领军人才库,提升人力资本与城市战略目标、产业发展的匹配度,提升人力资本活跃度。
强化资本支撑,为新经济发展提供发展力量
资本是新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她说,重庆需要加大创投机构引进培育力度,引进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来渝设立法人机构,视其在渝投资贡献情况给予政策激励。建立新经济项目开发储备库,优先向在渝设立机构的股权投资基金推荐。设立政府主导的新经济天使基金、市级新经济发展基金,对新经济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成立天使项目独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凡经过评审通过的项目,不以项目损益考核基金业绩,鼓励基金管理人大胆投资。引导各类信用评级机构面向新经济企业创新评价方式 ,为新经济企业融资增信。推进纳税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服务,加大与银行信用共享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营造良好的投融资氛围。
优化营商环境,为新经济企业发展提供生长环境
重庆一直在优化营商环境,各个部门也在做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还要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鼓励更多企业家参与科技创新,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引导企业家弘扬工匠精神,建立健全质量激励制度,强化企业家“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把产品和服务做精做细。
她说,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新经济企业库,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培育一批潜在独角兽企业。在潜在独角兽企业中发现挖掘一批国内外细分行业“隐形冠军",通过实行“一企一策",助推其成长为独角兽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
同时,加快新经济企业引进,紧盯新经济领域核心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带动效应明显的重点行业,强化项目合作洽谈、资源要素招引,大力引进领军型、平台型、创新型企业,支持全球知名企业来渝设立企业总部、研发中心。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郑三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