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历史 > 正文
揭秘 | 爱因斯坦中了美人计?被苏联女间谍色诱
04-23 09:08:46 来源:衲读

图片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去世

联邦调查局档案柜中,关于爱因斯坦的详细的个人文件长达1421页,上面记录着联邦调查局对爱因斯坦所作调查的各项内容。《爱因斯坦文件》显示,此人与共产党有关联,自1937-1954年,一直是34个共产主义性质组织的成员、发起人或与之有所联系往来。他是三家共产主义组织的名誉主席,正率领着一个组织,打算对好莱坞进行接管。

爱因斯坦不是美国人。1894年,15岁的爱因斯坦出于对军事化模式的反感而离开了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他因为工作关系再度回到柏林。他对战争之深恶痛绝实出人意料之外,回到柏林不久后,他就号召欧洲人民团结起来,并且在轰动一时的反战宣言中签下了他的大名。并且还出席了和平组织大会,这一举动自然让世界为之震惊。

当然,爱因斯坦最大的成就并不是他的反战思想,而是他对人类物理学的的贡献。1919年,爱因斯坦提出著名的“相对论”,改写了空间和引力定律。随着他名气的增大,随后几年中,很多倡导和平以及裁军的组织都纷纷向他邀请,希望他能加入。爱因斯坦那时虽然工作很繁忙,但他仍然会抽出时间出席一些反战与维和的活动,甚至参加的争取和平活动竟让他的科学会议相形见绌。

爱因斯坦不但是一个反战者,还是人权运动最早的倡导人之一。这样的思想在德国一定是不受政府欢迎的,纳粹党在1922年就把他列入了黑名单,以准备向他实施突然的打击。在美国,他的名气也是非常响。1932年,一个叫“妇女爱国者”公司的组织写了一封16页的信给美国国务院反映爱因斯坦的情况,信里说“即使斯大林本人也没有参加过这么多无政府组织”,该组织建议说,美国政府应该禁止爱因斯坦进入美国。

爱因斯坦在美国仅待了半年,联邦调查局就找到移民局,希望由他们出面,把爱因斯坦赶出美国。但移民局并没有与联邦调查局合作。所以,联邦调查局还得亲自动手,对爱因斯坦进行监视。

联邦调查局的监视计划主要针对两人,一个是爱因斯坦,另一个是爱因斯坦的秘书海伦·杜卡斯女士。海伦·杜卡斯已经在爱因斯坦身边工作五年,并且和爱因斯坦以及他的继女和姐姐一起住在普林斯顿的家中。爱因斯坦的妻子去世后,正是因为杜卡斯的不断努力才保证了爱因斯坦舒适的生活。联邦调查局认为,两人已经不仅仅是同事关系。

1944年初期,联邦调查局获得情报,认为杜卡斯可能从爱因斯坦那里得到了关于原子弹的材料,当时,爱因斯坦正在研究的原子弹取得突破性进展。于是,他们立即咬定她正在从事“高度可疑”的活动。调查随即展开,不过,让联邦调查局失望的是,调查毫无结果。负责监视爱因斯坦的情报人员要求联邦调查局监听杜卡斯的电话,可是,司法部拒绝了。至于拒绝的原因,现在不得而知。很可能跟当时白宫对爱因斯坦的重视有关(他当时正在制造原子弹)。不过,联邦调查局却认为,司法部担心授人以柄,因侵犯公众隐私而惹火上身。

不过,联邦调查局并没有因为上层的不支持而放弃对爱因斯坦的调查。他们开始暗暗跟踪打到爱因斯坦家的电话和送到他家的邮件,搜集爱因斯坦所接触人物的资料。让他们失望的是,他们所得到的一切资料都是无关紧要的内容。

只有几条能激发联邦调查局特工们的精神。其中一条是,爱因斯坦曾经和苏联副领事帕威尔·米可哈伊洛夫在纽约见过一面,而这次会面是由一个叫做玛格丽特·科奈恩科娃(又译作玛加丽塔·科涅库娃)的俄国女人安排的。据联邦调查局的调查显示,玛格丽特·科奈恩科娃是个苏联间谍。但当时的联邦调查局可能还不知道,这个女人还是爱因斯坦的情人(1998年拍卖的一封爱因斯坦的信件可供证明)。

在联邦调查局的眼中,玛格丽特·科奈恩科娃是个神秘的俄罗斯女人。上世纪30年代,已经结婚了的她与爱因斯坦邂逅相遇时,她当时的任务就是勾引大西洋西岸所有参与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让他们能为苏联原子武器的发展效劳。她相貌漂亮,气质优雅,很少有男人能在她的勾引下无动于衷。

后来,她混进了普林斯顿大学,只略用妩媚就捕获了爱因斯坦的心。爱因斯坦在玛格丽特回到苏联后寄给她的那些“情书”中,把他俩经常谈情说爱的那间办公室称为他俩的“洞房”。为了表现他的一往情深,爱因斯坦在情书的末尾别出心裁地将自己的首位字母和她的姓名末尾字母交错在一起来签名。

联邦调查局所调查出来的那件事情正是玛格丽特的安排,她成功地使这个科学家情人和她的上司——当时苏联驻纽约领事馆的副领事帕威尔·米可哈伊洛夫之间建立了联系。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后,玛格丽特·科奈恩科娃多次安排情人爱因斯坦与副领事进行面谈。在米可哈伊洛夫的特别“关注”下,爱因斯坦给苏联科学院写了份电报。在电文中,他谈到原子武器给世界带来的新危险。他对此表示忏悔,或者说,他认为自己不会再给第二个国家提供这种危险的武器。

可惜的是,爱因斯坦没有机会给苏联提供这危险的武器了。由于联邦调查局对爱因斯坦的那份调查文件怀疑到他的反战立场和左派倾向,爱因斯坦的名字虽然在参与原子弹研制的科学家名单里,可他最终还是被阻挡在曼哈顿原子弹计划之外。

1949年10月,爱因斯坦正式加入美国国籍。他的影响力使他在短时间内成为当时政治舞台上的活跃人物,随之爆发的冷战,让他站出来反对,他还为以色列的建立四处奔波,在联合国讲坛上为成立世界政府而大声疾呼。

1950年2月12日,在某电视谈话节目中,爱因斯坦深刻剖析了当时两个强大国家美国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危险性。电视节目播出不久,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就下达命令对他进行全面调查。立即有人告密,而联邦调查局通过告密者找到了一些使他们欢喜的罪证,爱因斯坦在柏林的办公室里有一条俄国间谍20世纪30年代埋下的电缆,在那间办公室里的人只要被爱因斯坦允许,就可以通过这条电缆和苏联的莫斯科方面取得联系。

正式取证开始了。可是让联邦调查局失望的是,当年爱因斯坦在柏林并没有一间办公室,他只在家工作,他的秘书杜卡斯也是一样。探员们返回头去向告密者深入了解内情,这个人却突然人间蒸发了。

不久后,爱因斯坦才知道自己多年以来一直受到联邦调查局的秘密调查和监视,他非常恐惧与失望。在某次对外界的谈话中,他这样抱怨道:“我之所以选择了美国,是因为我听说这个国度有充分的自由。我把美国作为一个自由的国度,实际上是犯了一个错误,而穷我一生,也无法弥补这个错误了。”

1955年,还在受到联邦调查局“关注”的爱因斯坦由于腹部主动脉瘤严重,而被送进了医院,联邦调查局对医院进行了监视。这年的4月18日,拒绝任何治疗的爱因斯坦悄然去世,享年76岁。联邦调查局这才松了一口气。30年,一代特工们的调查结果让联邦调查局为爱因斯坦建立了数千页之多的档案,在这么多档案中,没有一份材料可以让他们确信爱因斯坦有危害美国利益的证据。于是,《爱因斯坦文件》也随着时间的远去而永远地远去了。

参考阅读——

爱因斯坦:被苏联女间谍色诱

二战期间,苏联女间谍玛加丽塔·科涅库娃为了获得美国原子弹的秘密,曾成功混进了普林斯顿大学资深学者的小圈子,令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着迷。玛加丽塔精心保留下来的九封书信暴露了爱因斯坦与玛加丽塔的感情,这段神秘而浪漫的恋情,随着当事人的去世和苏联的解体,逐渐浮出水面……

惊天秘密

2003年,俄罗斯在圣彼得堡市的国立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女性间谍展”。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个名叫玛加丽塔·科涅库娃的女间谍。她是早期社交界的宠儿,雕塑大师的夫人,集美貌、风度、艺术修养于一身。但是在她去世十多年后,展览却公布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二战期间她通过与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私交,为苏联核武器的研发做出过贡献;她也是苏联克格勃的间谍之一。俄罗斯政治警察博物馆馆长路德米拉·米哈依洛夫娃说:“大多数俄罗斯女间谍都是貌如天仙,受过良好教育,并且机智敏捷,而玛加丽塔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玛加丽塔是苏联著名雕塑家谢尔盖·科涅库夫(1874-1971)的妻子,她美丽聪慧且品位高雅,她的丈夫谢尔盖·科涅库夫是20世纪俄罗斯雕刻巨匠,享有“俄罗斯罗丹”的美誉。1924年,年轻貌美的玛加丽塔就随丈夫来到美国,举办苏联艺术展。经莫斯科批准,玛加丽塔与丈夫接着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居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在此期间,玛加丽塔被另一名身在美国的苏联女间谍耶丽扎维塔·扎鲁宾娜招募为间谍,在克格勃的代号是“卢卡斯”,专门为苏联收集美国高科技方面的情报。

陷入情网

玛加丽塔是在1935年与逃避纳粹迫害定居美国的爱因斯坦初次相识的。1935年6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玛加丽塔丈夫科涅库夫为爱因斯坦塑一个雕像,得知这个消息后,玛加丽塔的上司当即要求她借此机会与爱因斯坦结识。

在科涅库夫工作室,爱因斯坦认识了科涅库夫的夫人兼助手玛加丽塔。爱因斯坦对这位美貌而风度迷人的俄罗斯女性深深着迷,而玛加丽塔也对这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天才颇有好感。这一年,玛加丽塔39岁,而爱因斯坦已经56岁了。

1940年5月,欧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玛加丽塔的祖国苏联也在战争初期成为受创最重的国家。玛加丽塔联合爱好和平的人士以及在美国的苏联同胞积极参加反战工作。由于她的积极努力以及个人影响,她被选为援苏协会秘书长,指挥手下数百名工作人员。她的照片频频出现在美国各大报纸上,埃莉诺·罗斯福夫人也成了她的密友。

爱因斯坦也是坚决反战、支持和平的阵营中的一员。想到自己的祖国同胞正在遭受德国法西斯的屠杀,生为犹太人的他怎么也不能平静。玛加丽塔的爱国和反战也令他颇为敬佩。

由于爱因斯坦夫人埃尔沙已经于1936年因为肾病去世,孤寂而苦闷的爱因斯坦遇到美貌而志趣相同的玛加丽塔更使他备感心仪。

爱因斯坦的心慢慢被玛加丽塔所占据。除了两位夫人,他还曾经有过不少的情人,可是面对有夫之妇玛加丽塔,这位迷人的俄罗斯女性,他犹豫了,好久才终于结结巴巴地向玛加丽塔提出了约会。

玛加丽塔害羞地低下头,沉思了半天后回答道:“我想,我应该拒绝您。可是,我怎么能拒绝您呢?因为,因为您是爱因斯坦啊!”

玛加丽塔半推半就更激起科学家兼大情人爱因斯坦苦苦追求,他给玛加丽塔写了无数封情书。

玛加丽塔当然也接受他的感情。作为克格勃的间谍,玛加丽塔的任务本来就是接近“曼哈顿”计划中的科学家。虽然爱因斯坦没有参与“曼哈顿”计划,但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原理却是爱因斯坦提出的。通过爱因斯坦来获取关于制造原子弹的绝密情报,正中玛加丽塔的下怀。

爱因斯坦与玛加丽塔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建立了秘密爱巢。爱因斯坦在那间被他在情书中称为“我们的洞房”的办公室里,与玛加丽塔频频约会,有时彻夜不归。

反战大师与原子弹

爱因斯坦一生都没有掩饰过对战争的厌恶,一战爆发的第二个月,他参与发起了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其成员大批被捕并遭到迫害被迫转入地下的情况下,他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

1914年10月,德国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所谓《文明世界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在《宣言》上签名的有93人,许多享有世界声望的德国名人,包括伦琴、普朗克、斯脱等都在上面签了名,但爱因斯坦却坚决予以拒绝。

在拒绝的同时,他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成为《告欧洲人书》仅有的四位国际知名签名者之一。1931年在牛津大学短期任教时,他参加的争取和平活动甚至多于科学会议。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爱因斯坦还是成功地来到了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

由于德国法西斯的疯狂种族主义迫害,一批科学家离开欧洲来到了美国。奥本海默、波尔等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来到美国,并带来了原子弹研究的原理和基本材料。

这个时候,德国的科学家海森堡已经在组织科学家加紧对原子弹这一新式武器的开发了。一旦德国制造出了足以毁灭世界的原子弹,后果将不堪设想。基于这种考虑,1939年夏,匈牙利科学家格拉德向美国政府提出应抢先研制原子弹,几乎没有这类知识的官员却将此建议视为天方夜谭。

沮丧的格拉德只好找到爱因斯坦,说服他直接致信总统罗斯福,说明核裂变可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新型炸弹,爱因斯坦在格拉德拟定的信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位爱好和平的科学家并没有想到,自己为了阻止战争的行动,也将酿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此后不久,美国正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美国国家科学院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递交的研制核武器申请得到了批准。1942年夏,面对纳粹德国氘及氚产量令人担心的增长,美国秘密拨款25亿美元,加紧开发核武器,这就是秘密开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该计划在美国物理学家J.罗伯特·奥本海默领导下,有大批物理学家和技术人员参加,高峰时期参加者人数逾10万人。

爱因斯坦并没有直接参加原子弹的研发,但是研发原子弹的原理是由他提出的。为德国法西斯研制原子弹的大科学家海森堡,和为美国军方研制原子弹的大科学家奥本海默,都是爱因斯坦的密友,并曾向爱因斯坦请教。

为“爱”冒险

苏联要研发原子弹,除了通过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获取情报外,从爱因斯坦这个世界上最智慧的大脑知晓开发原子弹的原理也是路径之一。

玛加丽塔担负的重要使命,是通过与爱因斯坦的特殊关系,窃取美国研制原子弹和发展高能物理的绝密情报。而将玛加丽塔吸收成为间谍的耶丽扎维塔·扎鲁宾娜,则通过一个名叫“棋手”的间谍接近了科学家奥本海默的妻子,进而接近了奥本海默,套取关于原子弹的情报。

1945年7月16日,美国人成功地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莫斯科早在此前两周就掌握了爆炸参数及具体日期。面对敌对大国的威胁,苏联加紧研发原子弹。1945年8月18日,苏联国防委员会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原子弹的研发。但是对“曼哈顿”计划中的科学家旁敲侧击得到的美国原子弹情报,不足以指导苏联在短期内成功研发出原子弹,于是,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动用玛加丽塔这颗“棋子”。

1945年8月,玛加丽塔与爱因斯坦最后一次去萨拉纳克莱克度假。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玛加丽塔却无心欣赏。上级派给她的任务,关系到她和她的丈夫,还有俄罗斯亲人的安全,如果稍有闪失,即便自己和丈夫可以在美国政府的庇护下度日,但是在苏联的亲人实在难说,克格勃对间谍控制之严厉她心里非常清楚。

在呵护备至的情人面前,玛加丽塔失声痛哭,向爱因斯坦吐露了心中的秘密,请求爱因斯坦与苏联驻纽约副领事巴维尔·米哈依洛夫见面。

面对痛哭的情人,爱因斯坦惊讶万分。但是爱因斯坦十分清楚玛加丽塔的处境,知道她如果完不成任务,就会面临很多麻烦。为了换取情人的笑容,爱因斯坦决定冒险一试。

另一方面,无孔不入的美国中央情报局,早就因为爱因斯坦同情共产党而秘密监视他,在中央情报局的调查档案里,有着厚厚一叠关于爱因斯坦的记录。爱因斯坦不知道美国政府对他的怀疑和监视,但是他深知与苏联的接触必将给他带来莫大的麻烦。

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之后,爱因斯坦和“曼哈顿”计划的大多数科学家一样,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自己曾经力推的为了人类和平着想的伟大计划,最终给人类带来了莫大的伤害。

通过玛加丽塔向苏联透露原子弹的制造秘密,除了使情人脱离困境,爱因斯坦也有关于人类和平的考虑。他不愿让美国独家垄断杀伤性极大的原子弹,成为足以威胁世界的核大国,当初为了阻止德国开发原子弹而促成了美国的研发成功,现在,为了遏制美国原子弹的发展,只有借助苏联这个超级军事大国的力量了。只有力量均衡的核对抗,才能阻止可怕的核战争。

爱因斯坦与苏联副领事米哈依洛夫秘密见了面,考虑到安全因素,他们的会面被安排在了普林斯顿郊外的一个小湖边。在米哈依洛夫的建议下,爱因斯坦给苏联科学院写了份电报,在电文中爱因斯坦主要强调了原子武器给世界带来的新危险。至于爱因斯坦是否为苏联情报机构提供过其他有价值的情报,却不得而知。这次会面的成功,玛加丽塔显然是最大的功臣。

爱因斯坦在1945年10月写给玛加丽塔的信中写道:“我在纽约收到了这封急电。我时常想念你。我全心希望你能够快乐勇敢地开始新的生活。我已经与领事见过面了,完成了艰难的任务。”

玛加丽塔到底是否从爱因斯坦那里搞到了有价值的情报?历史烟尘淡去了记忆,守口如瓶的当事人也已经去世,留下众多历史谜团。

1995年,原苏联克格勃的领导人苏多普拉托夫在《情报机关与克里姆林宫》一书中称,玛加丽塔从爱因斯坦那里得到了大量导弹、核武器的尖端技术资料。

不过美国专家并不愿意承认,他们认为,爱因斯坦从事的大多是理论研究,与美国原子弹的发明并没有直接联系,他本人也没有参加“曼哈顿”计划的研发。苏联间谍之所以对他感兴趣,很可能是为了意识形态上的原因,“很显然,如果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肯为苏联说话,支持苏联开发原子弹,那么苏联的原子弹开发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泪眼相别

玛加丽塔的身份已经透给爱因斯坦,难免受到美国政府的追查。为了安全起见,苏联方面命令科涅库夫夫妇回国,以免招惹不必要的外交麻烦。情人就这样永久离去,爱因斯坦难受万分,他也曾经试图苦苦哀求玛加丽塔留下来,但是玛加丽塔继续留在美国的危险性,他比谁都清楚。两人最终泪眼相别。

1945年12月,科涅库夫夫妇安全返回苏联后,获得了一笔奖金和一幢乡间别墅,随即退役并且隐居。她奉克格勃指示,寄给爱因斯坦一个虚假的收信地址,用异地通信的方式安慰爱因斯坦受伤的心,帮他平稳渡过感情危机。

不久以后,苏美陷入冷战阶段,玛加丽塔被迫彻底切断了与爱因斯坦的通信联系。科涅库夫早知道了妻子和爱因斯坦的特殊关系,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玛加丽塔则足不出户,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里。十年后,1955年,爱因斯坦因为动脉瘤破裂而去世。1980年,在丈夫去世六年后,玛加丽塔也永远合上了双眼。

在漫长的分离的日子里,他们都只能生活在互相的思念之中。

爱因斯坦在那张写有亲笔题词的自画像中这样写道:“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我不能左右的外部世界/而我只能孤寂地生活着/回想往事/我曾经痛苦万分/也曾甘之如饴……让一切都留在永远的记忆中吧。”有人说,这首小诗是爱因斯坦思念玛加丽塔有感而发所作的。然而,爱因斯坦至死也没有再见到这位令他魂牵梦萦的俄罗斯女性。那张凝结着痛苦的思念与甜蜜的回忆的自画像,至今仍然保存在爱因斯坦纪念馆。

玛加丽塔回到祖国,安静地老去、死去,临死前她让家人销毁了大部分信件。但是从玛加丽塔至死保留的爱因斯坦最动人的九封情书以及手表等物品来看,这位美丽的女性并未能忘怀与爱因斯坦曾经的甜蜜时光,一直珍藏着对爱因斯坦的那份爱情。

节选自《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全传》凤凰出版社2010年出版 作者:亚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