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巴巴罗萨计划,550万德军分兵三路侵入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了。10月中旬,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德国人随时都能打进莫斯科。鉴于当时形势异常严峻,苏联政府决定将国家机构撤离莫斯科。
1941年10月15日,斯大林在上午9点向他的高级同僚发表了讲话。他们奉命组织全城撤退,当天傍晚前离开首都。古比雪夫(现在的萨马拉)是他们的目的地。
古比雪夫位于莫斯科以东1100公里处,是苏联新首都很自然的选择,原因有几个:
古比雪夫离莫斯科较近,有利于首都的撤离。对苏联的运作至关重要的国家机构、工厂和行政机构,不用花太长时间,就会恢复它们在新地方的工作。
古比雪夫驻扎有大批部队,可以获得相对严密的保护。苏联伏尔加军区总部就设在这座城市。这座城市也被认为是苏联的工业中心,容纳了工厂、机场和重要的铁路枢纽。
在决定命运的1941年10月15日上午,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国家国防委员会通过了绝密的第801号决议。它规定,总参谋部和人民国防委员会,人民海军委员会,外交使团,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联人民委员委员会都迁到古比雪夫,立即生效。
斯大林认为自己可能很快就需要离开莫斯科,于是他让自己在首都多待一天。他最亲密的伙伴——贝利亚、米高扬和柯西金也留在了莫斯科。
内务人民委员会主席贝利亚受命监督对工厂、仓库、机构和关键基础设施(包括莫斯科地铁)的破坏,这些设施不可能及时疏散到新首都)。
对首都关键基础设施的破坏,向焦虑的莫斯科居民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苏联领导人准备放弃首都。
尽管决议是保密的,但是关于首都疏散的消息还是迅速传开了。1941年10月16日上午,莫斯科地铁在历史上第一次未能开放,当时它正准备彻底拆除,这引发了谣言,苏联的首都可能最终会落入纳粹手中。
很快恐慌爆发了。许多人弃职弃产,奔向火车站,希望在敌军到来之前离开这座城市。全市混乱接踵而至。
事件的目击者里奥·拉斯基后来描述了匆忙疏散的一段经历:三点钟的时候,桥上发生了交通堵塞。人们没有把卡在桥上的卡车推下去,也没有消除交通堵塞,而是争先上车。那些坐在卡车里的人绝望地用行李箱打袭击者的头。攻击者们闯进卡车,将防守者像一袋袋土豆一样扔了出去。但是入侵者一坐下,汽车一试图移动,下一波人就向他们冲了过来。
苏联记者尼古拉•韦尔日比茨基在谈到那天莫斯科的恐慌时写道:“排队的人群中有人打架,老年妇女被勒死,年轻人抢劫。苏联警察在人行道上逗留了四个小时,还抽烟:‘(我们)没有得到指示。’”
苏联政府采取了激进的措施使莫斯科恢复正常。经过三天的混乱和恐慌,1941年10月19日,斯大林颁布了一项法令,在莫斯科实施戒严,禁止没有特殊许可证的车辆和人员在夜间移动,并允许警察当场射杀“煽动者”。这些情况在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有所展示。
斯大林个人决定留在被包围的莫斯科也有助于安抚居民,因为许多人认为这是苏联红军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这座城市的信号。
由于红军的顽强战斗以及那些没有离开的城市居民的努力,纳粹没能占领莫斯科,也没能摧毁苏联武装部队。最终纳粹德国面临着与苏联持久战的前景。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