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一市民约朋友聚餐,居然遇上这样的糟心事儿······

07-30 17:43/微铜梁

“免费体验”

“免费送礼”

“免费品尝”

······

在日常生活中,

不管是逛街、吃饭,还是洗头、美容,

都能遇到各种“趴活”,

然而这些“趴活”真的让你捡到了吗?

最近,铜梁一市民就一不小心

“掉”陷阱里去了

近日,市民黄先生在城区某家火锅店邀约朋友一起吃饭,开心的聚会却遇上了糟心事。

黄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就餐时,一名30多岁的女性走到他们的餐桌旁,手中拿了一瓶“江小白”和一个拉罐饮料,说她手中的东西是免费送的,拉罐饮料可以兑在酒中喝,有不一样的口感。“我看她没有穿服务员的工作服,猜想应该是火锅店的酒水推销员。”黄先生说。

“我的一位朋友再三问她,真的是免费送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朋友提议尝试一下,她就把酒和拉罐都放在了桌子上。”黄先生说,当他朋友打开那瓶酒后,那名推销员却告知黄先生一桌人,饮料,是免费送的,但酒,却是要收钱的,说完就走开了。

“开始说是免费送,打开酒瓶后就变成了要收钱,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吗?”黄先生说,“酒免不免费都不是问题,但一定要说清楚,这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确实要不得。”

原本开心的聚餐,

却遇上这样的事情,

你说糟心不糟心······

小伙伴们

以后得多长个心眼儿

别以为还真有“免费的午餐”

下面小编再给大家列几个

常见的消费陷阱

☟☟☟

01

返券循环消费

返利促销可谓是现行的最大的消费陷阱,从表面上看,好像可以花一样的钱买更多的东西,但使用时却有诸多限制,结果往往是消费者不仅得不到便宜,反而因为要用完所得的返券而继续消费,最后花了更多的钱,掉进循环消费的陷阱。

02

先付款后发货

先付款后发货这种方式,从理论上讲就是对消费者就是不利的。如今第三方支付已经变得强大和规范,能够保障支付的安全性。先付款,商家就掌握了主动权,没有了任何的行为约束,因此这种方式很容易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购物,尤其是网上购物,货到付款才是商家有实力、有信誉的表现,才是最安全的支付方式。

03

所谓健康讲座

一些不法分子会冒充某著名保健品公司,集合一部分老年人朋友举行所谓的健康知识讲座,为老年人免费体检,从而检查出“一身病”,并摸准老人病急投医、求医心切、识别能力差的心理,推荐各种“灵丹妙药”。然而这所谓的“灵丹妙药”却往往是小作坊产品,非但质量得不到保证,安全性也不靠谱,而且基本没什么疗效。

04

产品强卖

一些商家如美容美发店等,利用某些消费者胆小怕事的特点,推出一些优惠套餐。但是在不通知你的情况下给你使用一种产品,用完后才告诉你,这种产品不在我们的促销范围,需要另交100元;或者给你说,根据你的发质,我们推荐你做头发软化的处理,那样看起来更帅气等等,有些消费者就不好意思拒绝,任他们摆布。而他们“好心”为你推荐的,大多价格不菲,回家再后悔已经为时晚矣。

05

转移注意力

一些电子产品商家,利用消费者对行业价格不熟悉的特点,往往以低价引诱消者,当消费者被其吸引转场到达“客户交易区”后,商家就开始想尽办法诋毁消费者要购买的产品,然后介绍另一款更贵的产品,并利用各种借口推销,让消费者接受。

06

现场抽奖

一些商家会在现场设立抽奖活动,中奖者可以用低价购得一些高价产品,殊不知这些高价产品本身并不值钱,一些消费者头脑一热,也不管这东西需不需要,值不值这个价钱,商家说啥就是啥了,最后怎么花的冤枉钱都不知道。

07

先涨后降

有些商家在恶意提高某商品价格后在进行降价,并标出“原价xx元现价只需xx元”的字样吸引消费者。它看起来降价幅度很大,实质上等于没降。这是一种比较难分辨的消费陷阱。商家基于绝大部分消费者对于该商品的历史价格不了解,看不到或不注意价格的起伏,因此暗度陈仓,随意变动价格。他们抓住了消费者爱贪便宜的心理,愿者上钩,所以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先不要头脑发热,要冷静看清楚,商品是不是物有所值。

08

网购秒杀陷阱

网上商城发布一些超低价格的商品吸引买家眼球,接着在同一时间让所有买家通过网络点击进行抢购,几乎几秒内就抢购一空,“秒杀”由此而来。这种秒杀活动,让许多人跃跃欲试。然而,有的秒杀刚一开始就结束,其实就是闹个人气,店员暗箱操作,把商品“给秒了”;有的卖家故意拖延不发货,就是盼着买家等得不耐烦主动申请退款;有时,秒杀成功却发现订单消失,然后你被告知系统出现故障,这是个误会。卖家通过这些方法来对自己的商品和商城进行宣传,为自己赚取人气。

承办:重庆市铜梁区新闻中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编辑:综合新闻编辑部 ]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