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收费员田正群:管好这个白框框,不容易

08-29 14:42/本站原创

走上街头,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背着挎包,拿着票据本,每天十二个小时默默坚守在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他们穿梭他们守候,不为商场橱窗里光鲜亮丽的衣裳,不为路边店铺小摊冒着热气或冷气的小吃糕点,更不为打望人群里形形色色的俊男靓女,他们关注的是路边那一个个划着白框框的停车位,那是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岗位。他们大多是下岗职工,这份工作枯燥乏味、收入微薄,更谈不上什么好的工作环境,风里雨里霜雪烈日,唯有眼勤腿勤嘴勤地坚守,他们是一群停车收费员。

近日,记者跟随停车收费员一起开票、收费,指挥车辆进出,体验没有空调的火热,追赶汽车奔跑的尾气。

停车收费,不是轻松活

在区政府门口的停车场,52岁的收费员田正群正跑过去指挥车辆停放。这个停车场并不大,一共只有19个停车位,但由于地处老城区中心地带,距离步行街比较近,所以前来停放的车辆很多,车辆出入也很频繁,田阿姨跑上跑下,工作间隙往往只有几分钟,顾不上和记者闲话。

田正群在车辆轮胎上计时。

下午2点,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但停车场依然陆陆续续有车辆进出,田正群在19个停车位间不停来回穿梭,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她一路小跑的样子,不胖不瘦的身躯,背一个黑色的小包,工作起来干净利落,颇有一番职场女性的干练模样。

2015年,田正群成了正街社区停车收费员队伍中的一员。一根小板凳、一辆摩托车、一个保温水杯、一个饭盒是她每天的工作标配。和其他大部分家住社区周边的收费员不同,田正群来自郊区农村,离城区算不上太远,骑摩托车大约二十分钟车程。早上8点到岗,晚上8点下班,为了不耽误上班时间,提前做好工作准备,她每天早上7点出门,回到家已是晚上9点。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午饭和晚饭是自带盒饭,在停车场就地解决。

当被记者问及是否觉得工作辛苦时,田阿姨说:“干啥工作都不容易,有一份工作,就要好好珍惜。”田正群非常感激正街社区给了她这份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些,但是收入稳定,每天还能和许多车主打交道,这份工作也在改变这个来自农村的妇女。社区的工作人员也说她很敬业,态度好,与同路段的保洁员等工作人员都能和睦相处。

管好这个白框框,不容易

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停车位,不过是两横两竖组成的一个白框框。但管好这个框,可远远不是收几元钱那么简单,责任心、耐心、同理心,一样都不可缺。“身体累不算什么,主要是神经绷得紧。”虽然看似在和记者闲聊,但是田阿姨的眼睛却一刻也没闲着,哪里有车主要停车,哪里的车主准备离开,她总能第一时间注意到。

“很多人都说这工作很轻松,每天就坐在这里守着。”田阿姨抿了抿干涩的嘴唇说,一个停车场只有一个收费员,不管严寒酷暑,日晒雨淋都要在岗,没人替岗,上个厕所都是小跑着,为了避免频繁上厕所耽搁收费,她每天只喝一塑料壶水,夏天也不例外。

服务工作,微笑多一点

从开始实行停车收费开始,就出现了部分车主不理解,与收费员起争执的情况。“但是我还没有遇到过大的争执,如果有什么事情我就慢慢说给车主听。”田正群说,“咱们铜梁人素质高,前几年还有个别不理解不愿意交停车费的,只能耐心沟通,车主基本都很理解很配合了。”

田阿姨在计时收费时,时常会遇到刚好超时几分钟的情况,她并不会计价。“将心比心,服务工作就是这样,只要把握大原则,记住收费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有些车主长期霸占停车位,并不是要赚市民的钱,不要太计较就好。”田阿姨说自己没念过多少书,但也懂得在工作中,只要自己对别人多一点微笑,别人也会对自己微笑多一点。

(文/图 记者 郝好)

记者手记:

请对停车收费员多一些尊重和理解

近年来铜梁机动车猛增,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乱停乱放等问题也已成为城市的“心病”。正是有了停车收费员的服务,才使得这一窘境得以缓解,他们用汗水换来了城市的有序。

短短几个小时的体验远远不能反映停车收费员的工作全貌,但近距离的接触多少让记者感受到了这个行业的不容易。职业没有贵贱,像田正群这样的收费员还很多,他们的平均年龄在四十岁以上,大多是下岗职工或近郊农民,为了生活他们默默坚守在喧嚣的马路。这份平凡却艰辛的工作需要我们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编辑:综合新闻编辑部 ]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