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深化行政审批流程集成创新 打造卓越营商环境

10-19 15:37/本站原创

项目建设审批时限30天内、工业企业审批时限20天内……今年5月以来,我区紧扣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着眼于深度破解行政审批各自为政、手续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按照“只进一家门、只跑一次路、办成一切事”理念,坚持“刀刃向内”,打破部门界限,推进“互联网 单一窗口”建设,对涉企审批职能、审批流程、信息数据等进行集成创新,打造服务企业绿色通道,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行为规范、服务优化,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行政资源“大整合”

实现“零等待办理”

行政审批项目多、时限长、多头跑、办事等待时间较长……这些长期存在于行政审批领域的问题已在我区得到有效解决。

据悉,我区进一步明晰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打破条块分割利益壁垒,制定了《铜梁区行政审批(含其他)事项办理时限目录》,充分整合现有行政资源,着力清理审批事项、削减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推行“共享互认”,全区工程审批服务办理时限已平均压缩为法定时限的1/3,工业企业建设审批从55个环节、267个工作日优化到21个环节、51个工作日。

为了解决多头跑问题,我区推动服务窗口向政务大厅集中、审批流程向单一窗口集中、审批事项向网审平台集中,审批事项进驻率、授权到位率均达100%。

铜梁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建立了集数据汇集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业务系统、协同共享专业服务系统、服务结果流转交付管理系统四大系统平台为一体的“互联网 单一窗口”政务服务平台系统,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纳入平台运行管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努力实现“只进一家门、只跑一次路、办成一切事”。一年来,全区584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市网审平台规范化运行,网上受理审批事项38545件,办结38466件,办结率达99.8%。

行政职能“再集成”

实现“零障碍运行”

针对优化前行政审批部门间互为前置、多头报件、流程不畅等问题,我区通过“一号(身份证号)、一窗(综合窗口)、一网(信息化系统)”,用大数据整合行政审批、政策服务、企业需求等内容,科学设置行政审批流程,构建关联模块,努力编制路径更短、环节更少、效率更高的行政审批流程,并同时构建标准化政务服务体系。

审批过程中采取“集装箱”式打包审批,将压缩后的审批全流程21个环节又集中打包分为立项、规划、施工、验收四个“集装箱”,在箱内实行并联审批、打捆审批、联审联批,变部门之间“接力跑”“他先跑”为“齐步跑”。只需提供一次行政审批资料,两个以上部门同步进行审核并出具批件,企业项目建设审批时间节省80%以上。

行政审批“不见面”

实现“零关系成本”

我区以“互联网 政务服务”为支撑,将“面对面”审批变为“键对键”服务,建立“不见面”事项清单,梳理公布商事登记、施工许可等“不见面”事项,推进所有申报材料电子化、目录化、标准化,实行“受审分离”,倒逼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我区将审批事项申报接入终端,企业可实现网上申请、网上报件、网上审批,并可随时查询、监督审批情况。同时,进一步加强自主申报引导,设立“网上行政审批大厅自助申报区”,打造“傻瓜”操作界面和智能化链接形式,精准实施人性化的咨询答复,通过人机交互实现“一网”通办,避免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见面,从而有效杜绝“吃拿卡要”等行为,大大降低企业关系成本。

行政质效“补短板”

实现“零距离服务”

针对以前政务服务缺位、服务企业不专业、政策把握不准等问题,我区挑选有眼光、有实力、有资源、有水平的企业家组成高新区企业家顾问委员会和产业联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每月定期为高新区企业提供专业的市场分析、决策咨询等服务,搭建政企咨询交流平台。

我区还将企业投资项目涉及15个部门的155项审批事项全部整合到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企业办件只进“一家门”即可完成所有事项办理。设立无差别“综合服务窗口”,对接涉及企业投资项目的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一窗式”协同受理。

实行企业专员服务制,建立线上线下互为补充的服务机制,实行全程代办、保姆式服务,按项目配备企业服务专员,负责全程指导、协调、帮办、跟踪等服务,将企业从签约到落地的时间压缩到1个月左右。一年来,企业服务专员对266家企业、1258项事项实行全程代办服务,大大减轻了业主的负担,业主满意度达到100%。 (记者 闻琼)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编辑:综合新闻编辑部 ]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