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查 > 正文
苏州桃花坞,除了唐伯虎的桃花庵,还有木版年画
02-12 15:22:51 来源:上游新闻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苏州自古繁华,风韵清嘉。桃花坞的闻名,除了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外,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民间艺术“桃花坞木版年画”了。

8fd95af80424c246ba1214f5304f34e5.jpg

▲桃花坞木版年画经典作品《一团和气》。

每逢春节,苏州家家户户都会贴上一副桃花坞年画。这幅寓意吉祥,描绘实景繁华生活的年画,曾远销海外,甚至对日本浮世绘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享有“东方古艺之花”的美誉,一笔一刀尽显江南风韵。2006年,桃花坞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春节前夕,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发出“年画重回春节”倡议,苏州市作为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故乡,在春节期间举办了《说“年”品“画”——己亥年春节“南桃北柳”古版年画展》,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惊艳亮相,颠覆了此前人们对年画艺术的认识。

 市井版“姑苏繁华图”

《一团和气》、《神荼》、《合家欢》……每逢新年,老苏州人都会给家里粘贴一张桃花坞木版年画。因发源于苏州阊门内北城下的桃花坞,这种民间木板年画被称为桃花坞木版年画。

▲桃花坞木版年画曾是苏州家家户户的新年必需品,寓意吉祥如意 。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鼎盛于清雍正、乾隆年间。与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锦竹的木版年画,并称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文化馆管理部副部长怀念向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介绍,自宋代以后,苏州的雕版印刷技术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到明代,苏州刻戏曲、小说、插图盛行,加上受到宋、元、明画派的影响,桃花坞木版年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苏州特有的民间艺术。这其中又以桃花坞所产最为精美,也被称之为“姑苏版”。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无论是纹饰刻板、色彩印刷都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桃花坞木版年画内容丰富,主要以人物、山水、花鸟、民间传说、戏文故事和装饰图为主,“前期表现的是江南文化,后期表现的是近代乡村文化。如果说《清明上河图》和《姑苏繁华图》是皇家对天下盛世的描绘,那桃花坞木板年画中的《姑苏万年桥》、《山塘普济桥中秋月夜》就是民众对身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留念,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作为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清朝时期,桃花坞木板年画曾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远销海外,对周边国家特别是日本浮世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史料记载,日本江户时代,桃花坞木版年画通过允许荷兰和中国船只进行自由贸易的长崎港流入日本。中国商人也曾将这些版画作为礼物赠送给日本人,桃花坞木版年画便开始在日本盛行。很多日本家庭将桃花坞木版年画作为时尚的象征。

苏州公共文化中心专家介绍,桃花坞木版年画对于当时的日本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到今天,日本的博物馆里还收藏着当时的桃花坞木版年画。由于中华文化和荷兰文化的传入,江户时代的日本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开始向写实和现实的方向转变。参照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表现形式,浮世绘也多取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以表现市井风俗、社会时事、妇女形象、民间传说为主。

2f201f8c120963693500277b33e74768.jpg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体验活动。

五道工艺尽显匠心

 桃花坞木版年画,一版一色,造型夸张,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制作一副桃花坞木版年画,先由设计人员根据题材内容,设计出画稿,然后在画稿上用透明线勾勒出墨线稿,最后再将墨线稿反贴在梨木版上进行刻制。”怀念说。

桃花坞木版年画主要通过“刻”和“印”来完成。尽管其艺术效果主要取决于画稿,但刻版却是最重要的环节。一个优秀的刻版艺人,要经过至少十年的学习实践才能练就娴熟技术,而且还要对画稿内涵有深刻的理解。

 今年春节期间,在苏州公共文化中心策划的“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之一“落花有声”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班结业作品展上,上游新闻记者现场体验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的魅力。

讲解人员表示,仅从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刻板步骤来说,就要经过选材、反贴画稿、刻制线板、擦样填套、分刻色版5道流程。在选材上,要选择木质坚硬、木纹细密的梨木作为刻板材料;做好板坯后,在板坯上均匀涂上糨糊,用棕刷轻柔地将用透明纸勾出的墨线稿刷平在板坯上;接着就要开始刻制线板,一副好的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线版刻制,要求线条流畅、经久耐用、体现画稿风貌。

 “木版年画的刻版,全凭手里的一把刻刀,主要有‘发、衬、挑、复’四种。在刻版的时候,既要顺利地敲出空间,又要保证线条根底的牢固,同时还要防止线条走样和交叉处被墨汁浸染。”讲解人员介绍,“刻好墨线版后,就是擦样填套。先在涤纶纸上印上墨线,然后由辅助印版师傅拎起印有墨线的涤纶纸的四角,同时匀力地把这张涤纶纸的墨线面附在准备好的空白套版上,印版师傅在涤纶上呈放射状擦印之后,两人匀力,垂直向上提拎涤纶纸,墨线就清晰地印于那一块套版上。每刻一块套色版,均需重复擦样一次。当套版上的墨线干后就可以填色套版了。”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极为精细准确。

 在每一次制作和改良中,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形式也丰富起来。除了传统的门画、中堂、条屏外,还制作有立轴和册页,具有“雅俗共赏、中西合璧”的特点,更展示了苏州文化创造力的活跃。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印刷术历经千年沧桑而幸存的活标本,是一部有400多年的历史的美术宝典。”怀念表示,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别具匠心的制作手法,2006年,桃花坞木板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a7d8cd3aa9536bd84893c5a686fe5c5.jpg

▲市民在参观桃花坞木版年画展。

木版年画的窘境与传承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随着时间延续,曾经远销海外,一年产超百万张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如今却很难在大街小巷找到与它有关的元素了。为了让非遗文化重新回归大众视线,2001年,苏州工艺美院设立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研修班,旨在培养一批画、刻、印全能的传承人,缓解非遗文化缺乏传承人的窘境。但近20多年过去了,如何培养更多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人,依然是对研修班最大的考验。

在桃花坞木版年画展览中,一位年画传承人表示,人们很难理解一张A4纸大小的木版年画为何要卖到三四百元一张。但实际上,由于木版年画都是手工制作,工序繁复,人力成本高,有些年画从画稿到刻板再到印刷,需要一年的时间。由于桃花坞木版年画市场狭窄,想要靠手艺维持生计很难。因此,想要做好传承工作,需要的就是如何让老艺术演绎文化新经济。

走过昔日繁华的姑苏城,如今桃花坞木版年画将如何重新迎来桃花灼灼的日子?

0ccac472d7adf6be982581231ef4554f.jpg

▲当地公交车上也充满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元素。

怀念介绍,从2014年开始,苏州公共文化中心就一直持续地在做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巡展工作。2016年,“姑苏繁华录——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特展”“姑苏版”真迹在国内亮相,引起艺术界专家和媒体的关注,具有很大的纪念意义。此次特展,在申请到国家艺术基金的同时,还申请到江苏省级艺术基金,举办了为期2年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班——在全省范围内招收了18位学员,进行为期30天的集中学习,由来自院校的专业老师授课。学员从制作工具开始,学习设计稿、刻板和印刷,全程动手操作,使桃花坞木版年画手艺得到了传承。

其实,绝大多数非遗都曾是一种文化消费品。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本身的消费品功能开始衰退甚至消亡。因此,非遗的传承更多的是将其演变成为新的文化消费品。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桃花坞木版年画重回大众视野,一些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爱好者、传承者们也开始尝试非遗的跨界与融合。在苏州市平江路上,仿造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的香炉已经被摆上货架。2017年,肯德基携手桃花坞木版年画艺术家荞麦,将木版年画搬上了产品包装。

d37d324ae4a6b391e4bf6d2ffa9d8b6e.jpg

▲苏州年的宣传画

“传统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一种平面艺术。现在我们尝试将它立体化,以金属、陶瓷、纺织品为载体,让传统的艺术变成新的消费品,从而延伸到生活的各个层面,由此来唤起人们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记忆,推动传承。”苏州公共文化中心专家们表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更重要的是让非遗文化放下身段,走入寻常百姓家,重新回归大众生活,成为新的文化经济。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图片/苏州公共文化中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