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迎来转型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其中,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联攸关人文地貌、生态构建与城市发展的整体脉络。近日,凤凰艺术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策划的“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暨首届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公共艺术展正式开幕,旨在为厦门城市建设提供具有全球性的前瞻视野。
开幕当日,来自国内外的30位艺术家与各界嘉宾齐聚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30多件大型公共艺术作品错落有致地被陈列在5万平米的海丝文化广场上。
本次公共艺术节的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表示,“公共艺术除了具有艺术本体的属性,更重要的是社会属性,它不仅仅是公共空间物化的构筑体,它还是事件展演、偶发或派生的城市故事、城市文化精神的催化剂。本次活动更强调公共艺术对地方文化成长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个户外的雕塑作品展,它更加强调的是社区的介入,激发地方活力的释放。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多的成就,但我们有最大的痛处——城市文化的缺失、城市文脉的割裂,这已经成为我们城市一个巨大软肋。城市的灵魂是什么来塑造?文化和艺术,我们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这点。世界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说,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是不可替代和模仿的,是最持久最核心的竞争力,文化是城市最大的不动产。”
公共艺术凭借其“公共性”,代表了当代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型取向,以人类共同生存品质为终极关怀,最终致力于未来城市的美丽蓝图和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凤凰卫视的文化旗舰平台——凤凰艺术,以整合、跨界、创新的形式,将艺术纳入到城市更新与发展的视野,让艺术真正“融”入城市建设。作为本次公共艺术节的承办方,凤凰艺术在多语言、多媒介的当代艺术实践中,汇聚各界艺术家,与厦门这座具备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城市产生频率共振,积淀城市文化感知。
▲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总策展人王中
“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 开启厦门公共环境新姿态
此次公共艺术节由“视觉艺术”和“文化论坛”两大板块组成,以艺术家作为主体,通过对话厦门公共环境的方式,将艺术体融入艺术节,突出并强调艺术展整体的互动和体验性,进而用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去再现自然、文明与人类的社会关系。
现场30位来自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所呈现的公共艺术,就像一粒粒“种子”植入厦门本土,从不同视角以千百种方式,打破城市千城一面的困局,为这座城市的转型发展传播新文化取向,塑造新时代下的“城市人文精神”。瑞士艺术家拉尔方索的动态雕塑,其运动原理源于水、风、电以及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在公共空间彰显城市的年轻活力。亚洲著名雕塑大师松尾光伸的抽象雕塑作品则展示了公共艺术与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建筑相融合的某种可能。艺术家王中的雕塑熟练运用现代雕塑的语言表达了后工业化时代的主题,用隐喻的象征与现代雕塑语言,结构、空间、材料等融为一体,使形式同时成为文化与精神的载体。艺术家展望的雕塑作品以简单材料形态营造复杂问题的特质,他的艺术实验像是一场在感知世界和物理世界间不断寻找平衡的智力游戏,它不断带来惊喜,但却从来不提供清晰的答案。
▲ “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暨首届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公共艺术展现场
艺术家陈文令的雕塑作品则充盈着一种内在的张力,反映了他自己拥抱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自身所处特定时代环境的深刻审视和独特体验……
▲ “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暨首届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公共艺术展现场
艺术引领城市创新 塑造未来城市新方向
厦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十年前,厦门就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旅游城市”。而今,厦门正在积极尝试塑造着新时代的城市生态。
“首届海丝公共艺术论坛”的主题是“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凤凰艺术与中央美院将“艺术引导城市”(Art-oriented Urban Design)这一在全球亦具有领先价值的理念,在全社会进一步推动,为艺术介入和城市设计为导向的“软城市”建设思路寻求共识。八位发言嘉宾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城市扩展将如何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质量?城市功能将如何从传统的生活刚需转向人文层面?城市发展将如何从追求经济到追求文化?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总策展人王中以《艺术创造 文化城市》提出本次论坛的主题: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最重要、最直观和显现的载体,在未来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价值作用。在当今城市发展中,围绕经济为核心转向文化为核心正在成为全球新的趋势,探讨公共艺术如何促进城市文化生长和培育创新能力。
现场,艺术家们各自对思维激活城市设计、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活跃城市人文氛围、培育创新动力,创造永续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文化遗产。从公共艺术的视角,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和人类共同命运的构建找到新的可能性与方向,为美丽的滨海城市——厦门提供具有全球性、创新性的前瞻视野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