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免费关注
万盛新闻网 http://cqwsnews.gov.cn
张玉平
重庆市第105中学教师
系文史爱好者
青年镇自古以来就是南来北往的货物集散地。青年镇地理环境特殊,两边连绵起伏的群山中夹着一块大平坝,适宜人居,经过几次大移民之后,人口逐年增加,逐渐成为周边地区如扶坝、南桐、石角等商贾贸易和百姓往来之地。桐梓、新场、半边等几条老街,构成了青年场镇的主体框架。
很久以前,就听说青年镇是盐茶古道经过的地方,但具体情况并不知晓。随着岁月流逝,知情人已经不多了。我走访了半边街常住居民、今年82岁的吴星志老人,从中了解了青年镇盐茶古道的一些情况。
盐茶古道的行客
解放前,或者说很早很早以前,属祖国内陆省份的贵州是不产盐的,需要到四川来购买。距离青年镇100多公里的正安、道真县所属安场、水车、水溪、庙塘和小垭等地的人,就成为盐茶古道的主要行客。他们肩挑背磨,长途跋涉,把本地的大米、包谷和豆子等粮食,还有五棓子、桐油、牛皮、苦丁茶、老荫茶等山货,带到青年、石角、綦江等地来卖,换得钱后,又从石角镇购买盐巴,再带回去。他们用脚丈量出的路就成为了盐茶古道。那时,青年地区并不产茶,居民所饮的茶也是那些贩子背来的。
盐,只有石角镇有。属綦江县管辖的石角镇有专门的盐码头,在石角镇街的下场,现在还有遗址可考。盐有两种,砖盐和散盐。散盐又称雪花盐,因洁白如雪,故得此名。砖盐每块重50斤,四四方方的,便于携带。正安等地的人背的多为砖盐。有背三头的,有背二头的,“头”就是一砖的意思。那时,三斤盐等于一斗大米,也就是40斤大米,一斤盐可以买13斤左右的大米。
用于交换的货币
清朝末年,所使用的货币是天圆地方的小钱。民国初期,使用洋钱,即银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袁大头。后来,使用的是汉版川币,因币上有大小一样联在一起的十八个圆,又称“十八圈”,一般用的是100文的,也有较小的,如50文和10文的。另有一种是两把旗帜交叉在一起的川币,面值为200文。1933年刘湘治川,发行的纸币称半圆,面值有50文和10文的,50文等于5分,一句俗话说:“两个五仙逗一角。”意思就是说,两个50文的合在一起才得一角钱。
1947年,改为孙中山国币。1948年,改为蒋介石头像币。那时,也使用金圆券,名字很好听,但并不值钱。一张一元的金圆券等于300万元法币,面值虽大,只能购买1斗米。1949年后,即被人民币取代。
交谈中,吴星志老人拿出了十八圈和印有孙中山与蒋介石头像的纸币。十八圈正面的圆圈已磨损了很多,面值模糊不清,背面刻着“四川铜币”四字。两张纸币都已残缺,孙中山头像有两种面值,分别为伍仟元和壹万元;蒋介石头像只有伍拾元一种。
运输的工具
盐茶古道上运输的工具主要有两种,背篼和担子。背篼又称扁背,扁平状,上边略大于下边,背时,在上边放一块木板,砖盐放于其上,这样较省力。担子又称为平肩,挑时不用绳系,直接把扁担穿在箩筐中,只在扁担的中间用木棒做一个稳子,挑夫的肩头恰好就搁在那里。
另外有一种辅助工具,叫拐扒子。吴星志老人讲,那拐扒子很大,如牛角般,既可以在上坡时用来辅助走路,也可以在歇息时放在背篼下支撑。拐扒子的下边是用铁包的,耐磨,敲打在石板上,“咯咯”作响,年深月久,坚硬的石板上被敲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凼。
盐茶古道路线
那时的盐茶古道多用石板铺成,较为宽敞。从石角镇的盐码头开始,到贵州的正安等地,所经过的路线并不短。主要有以下地名:
石角→土台坡→柑子岩→红旗桥→偏岩子→面房→辅子岗→庙岗→观音桥(青年安乐地界)→瓮子塘→懒板凳→白鹭垭→青年场镇→板辽坝→马家坳→猪行→乌梢洞→麦石坪→南天门→长漕→白羊坪→石壁→高灶头→茶羊坪→团箐→大合土→柑子坪→香湾→马立枣→田垭口→棉花地→河坝→麻柳滩→弯塘→桥梁(分上下)→油房→新场→水坝塘(复兴)→癞石包→窗湾→油春沟→芭蕉坝→瑞溪→安场→正安→道真,正安也可以到庙塘。其中,在长漕处只有一家人居住,主人叫张元清。油春沟处是枪毙马兴发的地方,此人很邪,爱装神弄鬼。
盐茶古道上的吃穿住行
穿:盐茶古道上的挑夫绝大多数都是男的,很少有女的。他们冬天穿对襟汗衫,单裤子,夏天打“光胴胴”,就是上身什么也不穿。脚穿草鞋,草鞋分两种:旱草鞋和水草鞋。前者较厚,后者较薄,走山路的人多穿厚草鞋。
行:从石角镇出发,走半天就可以到青年,大约20华里。每天走80华里,要四五天才能到达正安等地,来回一趟大约10至15天。一般11个人为一组,当时称为一担人,其中有一个夫头,作为领头的。在盐茶古道上行走是比较安全的,基本没有抢劫的事发生。
吃:从青年场镇到南天门再到水坝塘,沿途都有栈房(么店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旅店,就是盐茶古道上行走人食宿的地方。每家栈房都做有一根比较长的盐凳,供背盐人放背篼用。那些背盐的人一进屋就把背篼一字儿排开,放在盐凳上。吃的东西是自己带的米,栈房老板只提供蔬菜,基本无肉,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油煎菜,称为“独龙菜”。
照明:照明用的多为自制的灯具。开始用的是松油烛,后来用的是桐油灯,再后来是煤油灯,也有用电石灯的。松油烛是用竹子做的,先把它划成片,裹上草纸,淋上松油,点燃即可,用完后再点另一支。桐油灯又称灯台,约矮于马灯,一根灯柱上置一个圆形的铁碗,较小,倒入桐油后,插入一根灯芯点燃即可,它比松油烛好的地方是灯具比较固定,只添加油就可以了。煤油灯性质与桐油灯差不多,灯具更为普遍,只要能装煤油,如写字的墨水瓶、玻璃药瓶等都可以做成。但煤油较贵,那时称洋油,一般人烧不起,从外国进口的。电石灯较少,其原理是将电石放在一个热水壶中,上面盖上瓶塞,倒入水,里面的电石在水的作用下产生气体,然后在壶口处点燃即可照明。
住:住的地方很简陋,主要是打地辅,在青年平坝地区,铺的是缟荐,相当于席子,盖的是麻皮子,就是农村打麻(一种植物)时,麻杆的外层,很湿,不很暖和。在南天门等高山地区,盖的是秧毡,就是秧子干后,把秧子的根按照打缟件的打法打在一起,也不很暖和。也有睡“包谷(玉米)冒”的,“包谷冒”就是包谷的壳。把大量的包谷壳堆在牛栏、猪圈上,人不脱衣服就钻进去睡,俗称“猪钻孔”。
栈房老板提供吃住照明等生活用品,挑夫贩子给主人的房钱大约是3角6分钱,可买1升米(4斤米)。
文/万盛史苑
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