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静|让跳绳舞出“中国速度”

在黔江区新华小学的校园里,经常可见七彩花绳律动,敏捷身影上下翩飞的场景。

提起新华小学,不得不提跳绳;提起跳绳,不得不提该校体育教师严静。其独创的“严氏单摇速跳技术”,多次刷新国内外跳绳比赛纪录。他用一根小小的跳绳,不仅为国争了光,还引领了全国单摇速跳水平大幅度提升,真正创造了跳绳的“中国速度”。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一次培训激发对跳绳的感情

1998年8月,严静从学校毕业后,一直担任新华小学体育教师至今。20年的从教生涯,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从来不甘平凡。1998年至2012年,严静担任学校田径队教练期间,学校连续14年获黔江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第一。同时,他也连续14年获得“优秀教练员奖”称号,并连续3年获得市级“优秀教练员奖”称号。

2012年8月,严静被区体育局抽调到重庆去培训花样跳绳项目,也就是那次,他对跳绳项目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没想到绳还能那样跳,真是大开眼界。”那次外出培训,严静被跳绳深深吸引的同时,一个念头也跳进他的脑海:把花样跳绳引进学校。

说干就干,回校后严静就一头扎进关于跳绳的各种学习资料里,并开始筹备组建校跳绳队。2012年10月,新华小学正式组建了100多人的跳绳队,孩子们欢快地跳跃,让学校顿时多了几分生气与活力。同年底,严静带领学校跳绳队,第一次参加了重庆市中小学跳绳比赛,成绩虽然不太理想,但收获很多。

“通过那次比赛,才知道我们差距太大了。”严静说,那次比赛他才了解到绳按材质可分为棉绳、胶绳、珠节绳、钢丝绳,跳法也分个人花样、同步花样、交互绳花样、车轮花样等,不同的花样应用不同材质的绳。

回到黔江,严静就向学校申请找厂家定制专业跳绳,并请来专业教练对学生进行训练,自己也多方找资料进行学习。

为国争光创造跳绳“中国速度”

众所周知,跳绳这项运动对学生的心脏、大脑、身高等生长发育都有益处。然而,在训练过程中,因为快速重跳刺激大脑,不少学生经常出现头昏脑胀的反应。“学生的身心健康才是我训练的初衷,如果对学生身体有损伤,我宁愿不做。”一段时间,严静对跳绳运动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如果能从跳法上进行创新或许能改变对学生的损伤。”严静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于是,他开始认真研究力学、人体学等专业知识,通宵达旦地观看国内外跳绳相关的比赛视频,并多方向国内外跳绳教练学习。在多次总结和实践后,他发现通过缩短绳的半径,采用屈体跳的方式能缓冲对脊椎的损伤。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摸索和改进,“严式单摇速跳技术”正式形成。实践证明,该技术不仅能解决对运动员脊椎损伤的问题,还大大提高了跳绳的速度。2014年,严静带领学校跳绳队参加香港世界跳绳锦标赛勇夺3金2银1铜,夺取中国在世界跳绳锦标赛的第一块男子个人花样金牌。同时,女子30秒单摇跳也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5年,在马来西亚亚洲跳绳锦标赛上摘取3金1银2铜,打破两项亚洲纪录;2017年,赴韩国参加亚洲跳绳锦标赛再夺3金2银1铜,再破一项亚洲纪录;2017年11月举行的荔波国际跳绳公开赛上,黔江跳绳队在4×45秒交互绳接力中,以671次打破世界纪录……

“严式单摇速跳技术”多次在国内国际公开亮相,得到了跳绳专家的肯定和认可,引领了全国单摇速跳水平大幅度提升,真正创造了跳绳的“中国速度”。

追逐梦想奋进的脚步永不停歇

训练室里,一幅幅图片上为国争光的稚嫩面孔笑靥如花,各式各样的跳绳整齐排列着,金光闪闪的金牌、奖杯、证书摆了满满两面墙。同时,全国跳绳运动教练委员会委员、全国跳绳运动推广中心特聘讲师、全国导师级跳绳教练、全国跳绳高级培训师等一系列的荣誉和称呼也接踵而来。严静还曾3次带领校跳绳队入组国家队参加亚洲及世界跳绳锦标赛,共摘取10金4银4铜。

面对荣誉的光环,严静并没有安于现状。在解决了跳绳的速度后,他又从零开始学习乐理知识、学习舞蹈编排、学习音乐合成与剪接……又从花样跳绳上动起了脑筋。经过潜心探索,严静大胆地将本土民族音乐、摆手舞、土家民俗融入花样跳绳中,并根据学生的性格和气质来编排样式。“有剧情、有故事、有特色”成为了严式花样跳绳的主要特点。

严静带队参加的多项国内国际花样跳绳表演和比赛上,独特的音乐、娴熟的绳技、精彩的编排、高难度的动作时常技惊四座。截至目前,新华小学校跳绳队在全国及国际大赛上共夺得74枚金牌、128枚奖牌。这些数字的背后,更多见证的是严静永不服输的拼劲,永无止境的拼搏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传承民族跳绳文化、塑造完美跳绳动作、打造极致跳绳速度”,严静说这是他创立跳绳队的宗旨,也是一直追逐的梦想,他将永不停歇地朝着这个目标奋进。

“跳绳是新华小学的一张名片,而严静是我们学校的另一张名片。”新华小学校长王元杨说,跳绳不仅让学校走出黔江,走出中国,还让黔江走出了世界。“严氏单摇速跳技术”创始人严静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值得大家学习,真正用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

记者:李丹

来源:武陵都市报

总编:汪 彬

编辑:陶 原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