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气象局2018年9月21日15时
发布未来48小时天气预报
21日晚到22日白天,阴转小雨,19~22℃
22日晚到23日白天,小雨转阴,20~23℃
“豇豆、茄子,再去拿点鸡蛋,今天应该就够卖了。”9月16日清晨6点,大观镇安乐社区丁明胜家中就热闹了起来,一家人忙着到地里摘取新鲜蔬菜,然后用三轮车将菜运到离家4公里的场镇售卖。
几十年来,赶场对于丁明胜来说,唯一改变的就是自己从花钱变成了赚钱。“自从政府鼓励我发展种植高山蔬菜,并利用赶场日在安乐场镇售卖以来,每年我卖菜都能收入近3万元。”
安乐社区种植户蒋光奎在自家的蔬菜大棚内采摘豇豆。
如今,在安乐社区,像丁明胜一样靠着种植高山蔬菜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而这正是安乐社区立足自身特点,把握场镇优势,走出的一条富有安乐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富村高海拔成就特色种植养殖业
安乐社区平均海拔近800米,耕地面积6800亩,林地面积7000亩。该社区东接蟠龙镇、西邻铁门乡、北接金带镇,梁平至忠县的跨境公路横穿而过,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条件。
守着好山好水好资源,如何让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顺畅?
安乐社区充分利用高海拔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种植与绿色生态养殖,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发力点。
高山蔬菜(网络图)
今年40出头的蒋光奎是安乐社区的一名种植养殖大户,50亩高山绿色蔬菜种植以及20亩高山生态凉水鱼养殖,是他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年40余万元的收入让他觉得“只要吃得苦,农业也是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蒋光奎介绍,高海拔让我们这里种出来的蔬菜不仅品质好,口感更深受市民喜爱,时令蔬菜基本是成熟一批卖一批,根本不愁销路。他养殖的高山生态凉水鱼,经过一年的发展,现在基本形成了先有订单再捞鱼的经营模式。
“利用地理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引导、鼓励村民在已有的种植养殖基础上进行提质、增效,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活力,是我们以产业富村的第一步。”安乐社区党总支书记丁明高介绍。目前,安乐社区已发展高山蔬菜800余亩,杭白菊60余亩,拥有多家生态鱼、藏香猪、土山羊养殖户。
企业兴村引入企业帮助村民就业
安乐社区的乡村振兴之路,除了发挥高海拔的地理优势,还充分利用自身便利的交通条件,引入小型加工企业,让作为农村商贸集散中心的场镇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安乐场镇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区最早的48个场镇之一,常住人口1000余人,其中固定商户120余户。每逢赶场日,垫江、忠县以及周边乡镇的客商都会齐聚于此,旺盛的场镇人气也吸引了多家企业落户当地。
安乐服装厂就是今年7月份入驻安乐社区的一家服装加工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深得附近村民的好评。
“我有三个小孩,为了孩子,我不得不放弃在外的打工生活,回家照顾他们吃饭和读书。以前没在服装厂上班时,空闲的时间就是打牌。”服装厂工人允春说,在服装厂上班不仅戒掉了她打牌的坏习惯,自由的工作时间还能让她兼顾家庭和事业。如今,她按件计算工作量,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服装厂生产车间(网络图)
对于村民,服装厂为他们提供了一份工作;而对于服装厂老板丁玲来说,完善的场镇配套设施、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除了安乐服装厂,今年,玩具加工厂、电子加工厂也纷纷在安乐社区“安营扎寨”。
“目前,我们已完成了场镇路灯以及雨污水管网提升改造。”丁明高说,接下来,他们还将进行场镇公厕、停车场的修建,进一步完善场镇功能,挖掘老场镇潜力,走出一条富有安乐特色的“工业反哺农业,集镇带动乡村”的新路子,以产业兴旺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
利用“高山”优势 促进产业发展
——访大观镇安乐社区党总支书记丁明高
大观镇安乐社区党总支书记丁明高
做特色引企业 打造产业兴旺高地
在产业振兴中,大观镇安乐社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兴农,立足自身特色,挖掘场镇潜力,按照“产业富村,企业兴村”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既让产业发展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让自身产业多样化发展,切实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安乐社区抓住自身近800米的海拔优势,引导、鼓励村民发展高山种植、养殖业,打造产业兴旺高地,并通过提质、增效,做靓高山蔬菜品牌,叫响高山生态鱼名气,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安乐社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了传统种养殖业可持续、可复制性,杜绝了“产业很好,我们学不了”的尴尬,实现了产业富村。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反映了乡村生产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乡村的生产类型是丰富的和多元的,有多样化的种植养殖业,也要有丰富的乡村手工业。安乐社区挖掘老场镇的潜力,通过完善场镇配套设施,优化服务,吸引了多家轻工业企业落户场镇,既满足了农民多样化的增收需求,又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给农民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企业兴村。
产业兴,百业兴。安乐社区的乡村振兴之路避免了产业单一化,充分尊重农业特点和乡村发展规律,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引入企业,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真正让农民成为产业兴旺的发展主体和受益主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加稳固的根基和更加长远的动力。
文/图 记者 吴平
编辑 彭雪丽 审核 杨志
值班副总 高小华
大家还在看
约!当“丰收节”遇上“中秋节”,精彩耍事不间断,就等你来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