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崇山峻岭,联通城市乡村!梁平这条“民生路”唤醒无数人的乡愁

梁平区气象局2018年10月9日15时

发布未来48小时天气预报

9日晚到10日白天,雾转多云,12~21℃

10日晚到11日白天,雾转多云,11~23℃

梁山横翠嶂

高路入云空

好景来车外

坦途过眼中

远村通大道

野水架长虹

佳绝二环路

风光冠蜀东

吟诵此诗

行驶在梁平“二环路”上

一路美景目不暇接

诸多有关幸福的感慨

油然而生

光影“二环路” 曾卫民/摄

2016年6月30日,历经两年建设,长约91公里的梁平“二环路”全线贯通。其以城区为中心,串联仁贤、安胜、星桥、合兴、梁山、双桂、蟠龙、大观和金带9个乡镇(街道),衔接都梁山和高梁山。通车后的“二环路”似一条灵动的玉带,穿越崇山峻岭,联通城市乡村,变僻壤为通衢,人们于峰回路转中,尽享畅通而安全的出行便利,让沿途百姓称赞不已。

航拍镜头下的“二环路”金带镇段 高小华/摄

如今,“二环路”俨然成为了青山绿水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逐步成为了一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环线公路,是我区第一条融合旅游观光、产业发展的农村公路,延伸着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梦想,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助推乡村振兴。

“二环路”沿途风景旖旎 邓志刚/摄

坚持生态保护 融入自然环境

现在的公路建设,已不是单纯的为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还要让乡村能够享受城市生活带来的便捷,城市也能享受乡村所拥有的山水田园风光。这就需要公路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加注重保护生态、融入自然。

“二环路”铁山坪段 范森/摄

“二环路”的人文景观设计在坚持保护生态、融入自然的同时,因地制宜,根据每个乡镇(街道)观景台的场地大小、沿途景色、道路交通等自然条件,巧妙地进行构思。虽然这样规模的公路随处可见,但公路文化建设战线如此之长,的确在国内少见。

“必上梁山”是“二环路”梁山街道段标志性景观,位于高梁山脚。整个塑石长18.7米、高19.3米,面积达三百多个平方。名著《水浒传》里有个梁山,但此梁山非彼梁山,所以“必上梁山”巧妙地换《水浒传》里逼上梁山的“逼”为“必”,加以区分的同时,让游人产生“不到梁山心不甘”、“必上梁山看一看”的兴致。

“二环路”标志性景观“必上梁山” 陶开星/摄

沿着“二环路”来到梁山街道云佛村高梁山中段铁山坪处,是由三处观景平台组合而成的梁山观景台。三处观景平台,依山而建,遥相呼应,前后高低错落有致,车行步道相互连接,尽量保持原有山体风貌,充分利用原有植被的同时,栽植有格桑花、桃树、竹子等,以呈现更好的生态环境。

“二环路”梁山观景台 高柔颉/摄

“二环路”旁鲜花盛开 吴梦雄/摄

站在观景台上,可俯瞰整个梁平大坝田园美景;远处的巍峨群山之间,“二环路”自山脚蜿蜒而上,正可谓“车行众山间,人在画中游”。

骑行“二环路” 周舟/摄

同样,“二环路”合兴镇观景台建于原薄斗梁之上,众山环绕,可远眺山下绿油油的秧田。特别是清晨,山下云雾缭绕,几栋绿瓦白墙的民房点缀其间,别有一番韵味。在文化景观建设时,合理利用道路与观景台之间的小土坡修建了一个阶梯式花园观景台,尽量保持原有山体风貌,既让景观台更有层次感,又节约了建设成本。

二环路”合兴镇观景台 陶开星/摄

在小山坡景观台中心位置,还栽植了一株代表该镇特色产业的百年柚树,周围种上菊花、黄葛树以及灌木植物,站在观景台上,犹如人在柚树下、身在花丛中,进一步融入到自然环境中。

深挖人文资源 展现地方特色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梁平,不仅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更是旅游资源丰富,人才辈出的地方。但梁平的地域性,让“二环”的公路文化建设很难找到可参照的对象。为了保留地方特色,以及长远的生命力,地方的人文资源成了公路文化设计的源泉,赋予地方特色历史人文是整个“二环路”景观设计的重点。

蜿蜒曲折的“二环路” 高小华/摄

“二环路”起于仁贤镇,该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而位于蟠龙镇的“蜀岭雄风”景观平台,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观赏扈家槽田园风光的绝佳之处。平台外侧修建218米栈道,以钢结构加防腐木铺装,随山就势而成。不仅可以让人闲庭信步,笑看云卷云舒,还成了游人消暑度假、露营的绝佳之处。

蟠龙镇景观台塑石 高柔颉/摄

利用崖边护坡,拓有大型摩崖石刻蜀岭雄风,总长171.6米,坡面最高18米,最低2.8米,其单个字最高5.8米,最宽3.8米,深度0.4米。“蜀岭雄风”题字,出自清朝三任梁山知县符永培,位于梁山古驿道“百步梯”段,因其书法的淳厚遒劲,至今190余年仍被广大游客赞叹不已。

大型摩崖石刻蜀岭雄风

唐代以来,梁山驿道“蜀道难”之称谓也出于古道的“百步梯”路段,至今为梁平重点旅游景观。符永培曾主持纂修嘉庆《梁山县志》,为纪念符知县与梁山的情义,故复制镌刻与此,以让更多的人一睹为快。符永培的印章是从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馆藏资料收集而来,为摩崖石刻增色不少。

大型摩崖石刻蜀岭雄风 吴平/摄

此处,除了大型摩崖石刻蜀岭雄风,还利用大面积护坡,篆刻了名人诗词歌赋,众星拱月般,完美展现梁平人文历史的大气磅礴、绝美壮观,为梁平“二环路”的公路文化,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重人们认可 留住乡愁记忆

为了让老百姓在人文景观中能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忆起乡愁,远来的游人能体验到回归大自然的宁静与山水田园风光,乡土气息的景观设计成为了必然。

斜阳映照“二环路”

于是,“二环路”在建设时以楼台院坝的形式作为了“二环路”的景观设计风格,将从老百姓生活中提炼出的木、石、青砖、青瓦、石磨、石缸、石槽等老物件作为装饰。在梁山观景台,其挡土墙便是利用老条石、石磨、石缸、石槽等乡土元素砌成依山势上行的花坛石坎,借以展现巴渝的乡村风貌。

“二环路”旁的文化石 高柔颉/摄

同时

“二环路”各景观台(文化广场)还将各自乡镇百姓普遍认同的东西作为特色元素,融入到景观台的建设中,大大增强了人们的认同感。

比如安胜镇素有种植花生的传统,于是在美丽的印屏山下,“二环路”安胜镇文化广场便以花生的外形为景观的基础造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路标与休息的场所。又如“二环路”大观镇文化广场,以闻名四方的大观白酒为主题,把地方具有代表性的产业提炼出文化特色,用盛酒的器皿以及生产工具为元素,打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广场。

“二环路”大观镇文化景观台 陶开星/摄

此外,“二环路”每个景观台的塑石都刻有相应镇乡的名称,同时配以该镇的地图形状作为红色印章,更加彰显当地老百姓的归属感。

如今,梁平“二环路”已不是单纯的出行和归途的道路,而是把土地上的特产运出去,把出门在外飘泊多年的游子带回来的道路,是一条能让人忆起浓浓乡愁的道路。其人文景观的建设,有机融合交通文化与地方文化,高度浓缩了梁平的历史文化、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成果,直接而精炼的传递给人们蓬勃向上、开放与发展的梁平形象,犹如穿越在崇山峻岭中的“文化长廊”,成了我区第一条重要的旅游观光之路。

霞光笼罩“二环路” 曾卫民/摄

城市的集中和向心力,使人们的活动空间日益拥挤狭小,“二环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让人心聚集,把人群分流,使漂泊的人们找到归宿,使不安的心灵终归安宁。

记者 陶开星

部分图片来自资料

编辑 彭雪丽 审核 张望

值班副总 高小华

大家还在看

“嗖嗖”上涨!粉丝37万,月收入上万元,梁平这对母子“红”了!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