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人付体碧养牛脱贫记

付体碧与丈夫蒋仕文是十直镇秦榜沟村村民,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蒋仕文还是一名残疾人。2014年以来,付体碧与丈夫办起了养牛场,成为了村里的养牛大户,摘掉了贫困户帽子,走上了致富路。

返乡创业养肉牛

近日,记者在付体碧夫妇的蒋家湾养牛场看到,39岁的付体碧正在给牛儿们喂食,牛棚内的牛儿个个体格健壮,皮毛光滑油亮。“我丈夫外出办事去了,今天就我一个人在家。”看到记者,她没有放下手中的活儿,而是边干着活儿边向记者说。

“我们两口子都没什么文化,那日子过起确实有点恼火。”付体碧告诉记者,2004年丈夫蒋仕文在外务工时,因意外导致手臂断裂,成了二级残疾。丈夫返乡后,一家人为了生计,付体碧就与丈夫一直寻思着找个赚钱的事情来做,但都没有商量出个结果。

2014年,付体碧一家被评为了建卡贫困户,得到了政府的帮扶。同一年,镇里出台了返乡农民工养殖肉牛补助政策,于是付体碧与丈夫申请了微型企业,并通过了审批,领取到了2万多元的补助资金,办起了肉牛养殖场。

收益较好信心足

“我们将肉牛养殖场取名为‘丰都县蒋家湾肉牛养殖场’,拿到补助资金后我们全家真的很激动。”付体碧说,镇里兑现补助政策后,立即组织了全镇的肉牛养殖大户外出学习,并为大家免费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学成归来的夫妇俩,在自家房屋旁修建了近200多平方米的养牛场。初期比较保守,花了3万多元购买了6头公牛进行试养。

付体碧给牛添加饲料

让付体碧夫妇意想不到的是,当时肉牛的价格比较理想,2015年出栏了5头肉牛,仅半年多时间就净赚了6000多元。付体碧说,他们感受到了养肉牛收益不错,又购买了几头母牛进行自繁自养,降低买牛成本。

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付体碧家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存栏肉牛达到30头,净挣了五六万元钱,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瞧,这边有几头母牛即将生产,以后我们肉牛养殖场的规模还将不断扩大,希望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走上致富路。”付体碧告诉记者,目前有10头牛即将出栏,出栏后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

科学养殖肉质好

“以前养肉牛就是凭经验养殖,肯定没有现在科学养殖的好。”付体碧说,养牛跟养猪一样,要分阶段养殖,不同的阶段养殖方法不同。

打扫牛圈

从肉牛出生到断奶期,牛犊出生后发育的重要阶段,从断奶到育肥期的肉牛……每个阶段应怎么喂养、注意事项,养殖场如何自繁自养等,付体碧总能侃侃而谈,

“给牛儿喂自家种的粮食和牛草放心,肉牛的肉质有保障,看,我们还购买了粉碎机,将玉米粒磨成面喂给牛儿。”付体碧告诉记者,他家共种有10多亩玉米,每年收获的玉米都会囤起来喂牛,加上自家种的牛草,基本上够牛儿们吃。有时候因牛儿食量大,偶尔会出现玉米不够吃的情况,因此她会收购周边农户家中的玉米。

用付体碧的话说,只要自己努力,就不会被贫困所打倒,迟早会实现脱贫致富梦。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