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扶贫报道(二) 重庆奉节:四个激动人心“小镜头” 奏响水利扶贫“进行曲”

镜头一

吃水不再肩挑手“提”

2018年9月25日中午,奉节县新民镇中兴村5社贫困户冉述桂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出,兴奋中充满感动,右手指着门边,那里有一根挑水扁担,此时显得光滑而孤零:“嘿,老伙计,我要向你说声再见啰!”随后对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说:“我活到大半辈子还是明白一个道理,叫吃水不忘挖井人!”

由于居住地偏远吊散,附近也无固定水源地,冉述桂及其邻居祖祖辈辈吃水都靠肩挑手扛。

为解决这二户人家用水问题,县、镇、村三级干部通过实地走访、精准测量,一致决定为其实施管网延伸。

水源地定在“猴山沟”,属山涧水,虽距离稍远,但水质更为优质,随后架设500米PE管道,自来水就进入冉述桂家中。

一次处理上百户贫困户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也属见怪不惊。奉节县水务局在公平镇桂坝村实施水利扶贫工程,新修堰塘47口、建设集中供水3处、分散供水7处,从此107户贫困户将告别“水荒”。

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靶向治疗,2018年全县完成水利扶贫项目1791个。

以水兴农,以水兴村,惠及百姓。

镜头二

橙树不再仰天喊“渴”

“自来水直通水缸,堰塘水直通田地。”在贫困户朱远贵眼里,因为水,村里一下变得滋润起来。

山多水少成为产业发展道路上一只“拦路虎”。

12年前,白帝镇八阵村还是一片荒山,缺水严重,朱远贵为让家里两个孩子吃上饱饭,种植脐橙,自修堰塘。现在,朱远贵仅脐橙一项年收入就有7万多元,还住上小洋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水利扶贫。

“我们高起点谋划,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有序开展各项产水工程配套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奉节县水务局水务科长任双权介绍。

来到朱远贵脐橙园,让人眼前一亮,不远处,堰渠流水声悦耳动听,从此脐橙树不再喊“渴”。

据奉节县水务局统计,2015年以来,投资2.2亿元实施山坪塘整治、大中型灌区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等产水配套工程共计4401处,新增恢复蓄水500万方,有效灌面30.2万亩,初步形成生产用水保障体系,即“塘池堰渠”配套、“蓄引节灌”结合。

一个个项目集中连片实施,从而带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镜头三

贫困村社因水而“活”

太和土家族乡太和社区水资源丰富,海拔在1400—2000米之间,方圆100公里内无污染,森林覆盖率达到85%以上,但却是一个贫困村。

“以前守着水穷,没想到这两年靠水脱贫。”贫困户罗清权不禁感慨:“靠水吃水这句话还真不假。”

这两年,社区发展集体经济,养殖冷水鱼,贫困户入股分红。

罗清权不仅成功脱贫,还买回一辆“麻木车”,拖玉米、拉烟叶,在产业路上欢快奔跑。

“我们围绕特色产业治水兴村,因水而‘活’”。社区主任刘振松介绍:“现在安全饮水不用愁,并同步建成水产、种植两大基地”。

镜头四

人饮管护脱颖而“出”

“自来水到家以后,单独户好办,水管坏自己买,水池漏自己修,但集中水池就没有这么简单啰,如水管坏、水池漏,谁来管呢?”奉节县汾河镇分管水利负责人一语道破“漏点”。

为此,汾河镇保子村出台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制度。

“经多次召开群众院坝会,确定龙洞榜2口分散式供水池受益户按照0.8元/立方米收取电费,沙梁子分散式供水池受益户每户每月收取6元电费。”汾河镇保子村村主任说道:“管理人员每两个月对饮水设施进行清理和消毒,及时对损坏管道进行维修,保障饮用水安全”。

不仅北岸乡镇汾河镇这样做,而且南岸新民镇创新举措推出“水池长”。

2018年7月25日,观音庵社区八社陈家营水池竣工。这口水池容量不过108方,但牵动着55户人家。小型工程如何建、怎样管?环环相扣、有机衔接、细水长流,真考验“手艺”。

镇人民政府发包集体经济组织,由其召开受益社员大会,众推一名项目负责人进行建设,同时选举“监理”。

经三轮社员大会,陈家营水池修建方案最终“敲定”。水池建成后,每户每月缴纳6元作为水管维护费,每吨收取0.5元费用,做到专款专用。社长李相云当选为第一届“水池长”,任期3年。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