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调查:重庆两江四岸的若干经典与遗憾

天赋重庆两江四岸,需要好好珍惜,做到不负现在,也不负未来。最近,重庆城乡建委、交委、国土房管局、规划局出台《关于暂缓主城区“两江四岸”地区开发建设活动的通知》,两江四岸除应急、抢险、公益工程外的开发建设被暂缓,规划建设将受到更严格的管理。究其原因,重庆作为两江环绕之城,江岸线是重要的景观与特色资源,为避免“两江四岸”地区开发建设与重复改造,故出台此通知。

城市的主人到底是谁,开发商?主管部门?还是能出高价的购房者?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没有弄清楚,就会出现诸多乱象。君不见,临江岸而建的楼房越来越高,越来越密。开发商的“高楼崇拜症”越来越严重,开发主要是逐利,当然他也迎合某些人的需求——用同样的地块,造出更多的房子。于是,江岸线在规划时不进行合理的限高,不划定建设与生态的红线,江岸景观没有层次,从渝中半岛望重庆人引为为傲的南山,没有“景深”,只有重重叠叠的水泥森林“遮挡”。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属于全体市民。注意,绝不是一部分能掏大把钞票买江景房的人。让购房款决定江岸公共资源的使用权是违背城市发展逻辑的,让开发商决定江岸公共资源同样不是正道,因为开发商并不能代表全体市民,他只代表一些小团体的利益增值目标。两江四岸带有明显的公益属性与生态属性,绝不仅是提供开发空间。

经典一:江岸线公园建设

公园为公,是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江岸线公园的建设可以避免城市江岸资源景观的“私有化”,以保证城市最好的景观都是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最有代表性的直辖前后的渝中区长江滨江路公园和珊瑚公园建设,当然后来有了长江对岸的南滨路几个滨江公园的建设,后来有了嘉陵江岸李子坝公园等。近几年,北碚区在蔡家规划了五彩滨江公园并已在2017年初步建成开放。

2006年,重庆市启动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进程,启动仪式的主会场位于现在嘉陵江大桥与渝澳大桥江北岸那块楔形空地,如今从渝澳大桥上俯视,已是一片茂密的城市生态林。

2006年,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时任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审专家朱建宁来重庆开讲座,当时他提出响亮观点,不能让开发商独占城市优质公共景观资源,城市景观最好的地方,一定要保持公共空间属性,多建公园、多建城市阳台。现在,渝中区中山四路城市阳台、洪崖洞城市阳台、十八梯城市阳台、山城步道石板坡段、李子坝轨道站、南岸区南滨路以及重庆游乐园摩天轮下观景阳台、巴南长江滨江路龙洲湾段、大渡口西滨路、九龙坡九龙滨江广场都是这样的好地方,也是外来游客的打卡胜地。

参加过“2017寻找重庆最美公园”的两江新区金海大道靠江一侧的两江新区金海湾滨江公园同样值得称道。

当然,20多年过去,长滨路滨江公园略显陈旧,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改造与景观提升。

经典之二:退台式建筑(群)

从轨道二号线佛图关站与牛角沱站之间凭窗北望,可以看到滨江建筑群对景观的迥异影响。在这里要特别表扬一下招商-江湾城小区,在十多年前,它就主动将滨江的几幢楼房设计成高度不同的楼顶,形成错落式的建设群,没有把决定赚钱指数的容积率发挥到极致。否则今天我们从轨道二号线上看过去,就是所有楼顶被削成一条水平线的生硬感受了。

从鹅公岩大桥南走和北走是两种不同的景观体现。10多年前,融侨半岛的开发在一期建设时规划为多层住宅是成功的,反观北岸,沿九滨路那一片建筑群就太高太密。

6月6日下午,笔者沿沙坪坝嘉陵江滨江路前往铜梁时偶然拍照发现一处美景,一座掩映在绿色中退台式建筑映入眼帘。在发朋友圈时,我只配了一句话:“重庆两江四岸,美于匠心,毁于贪心”,点赞关注的朋友不少。彼时笔者还没有看到《关于暂缓主城区“两江四岸”地区开发建设活动的通知》。

是的,如果开发商神通广大,非要在临江地块建高大建筑,就会将这一片的江岸景观毁于一旦了,比如现在朝天门广场,就像立于高崖之下的一块小平坝了(专业行话是尺度不协调),“朝天扬帆”不朝天,只有“帆”,让朝天门广场失去应有气势。

两江四岸的退台式建筑群,能够有效保护公共视野,近年来还是有许多成功之作。嘉悦大桥旁边的国博中心,以及温德姆酒店那一片,还是退台式建筑群的经典。这一带也是全市海绵城市试点的标杆。

6月9日,笔者专门沿着南滨路走了一圈,发现南滨路铜元道商业综合体、东原1891商业综合体在滨江路的规划布局还是值得称道的,沿南滨路是楼层不高的商业,再靠后才是商住楼。

北滨路的鎏嘉码头也为滨江路留下类似的公共空间,至于龙湖春森彼岸星悦荟那一片、正开发建设中的恒大-御龙天峰也形成了退台式建筑群,值得点赞。

好在重庆有湖广会馆这样的优秀传统建筑群,它为长江滨江路保存了一方没有被高楼占领的空间。也感谢鹅岭公园-佛图关公园至化龙桥虎头岩一线的陡峭山形,让从江北南望的游客能些许领会“巴山夜雨”的山城意象,但只是很小的局部。另外,感谢磁器口和重庆大学A区崖线景观带的保护,没有沦为高楼林立的生硬空间。

经典之三:现代化桥梁外形设计

桥梁作为两江四岸的重要节点与景观建筑,同样影响着滨江景观质量高下。“网红”重庆作为“桥都”,近年来设计了几座造型新颖的桥梁,为两江四岸增色不少。

菜园坝长江大桥在夜幕降临,如江上长虹卧波,东水门长江大桥和千厮门嘉陵江大桥的天梭形桥塔设计,为两江四岸增色不少。朝天门大桥、寸滩大桥也非常现代,在建的红岩村大桥独特的高低塔设计、高家花园轨道环线专用桥、鹅公岩轨道环线专用桥、双碑大桥其外形设计,同样让人过目难忘。

经典之四:“形断意连”的新一代滨江路

诗意山水,悠然而居。十多年前,重庆市主流媒体开始报道重庆要建新一代滨江路的消息。规划部门为滨江路的代际标准提出了功能指标,第一代,只能跑车;第二代,除车之外,市民可以沿路观景;第三代,不仅能跑车观景,还能亲水,可以像在朝天门码头那样走到江边去亲水;第四代,在上述基础上,还可以满足现代生态、悠闲、健身、环保等现代化功能。

重庆作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如何展现“城在山水间、山水在城中”“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显山露水”的独特魅力?修建一些“形断意连”的滨江路是大势所趋,好在这样的样本已经有了,大家可以去走一走朝天门观岸的长嘉汇(弹子石公园)一带,就可以体会到了。巴滨路莲花广场也将滨江路作为下穿式设计,滨江路上方建公园、广场、生态林都是可以的。

经典之五:消落带江滩湿地公园

三峡工程后,消落带成为常态,主城两江四岸亦然。十多年前,重庆市园林科研所(现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就在主城江北嘴和石门中段的滨江江滩上试验消落带植物,并取得一定成功。未来,建设滨江路江滩消落带湿地公园这一趋势应是消除景观瑕疵的最好方式之一。

2017年11月19日上午,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专题会议“发展转型,生态优先”举办。学会理事,重庆市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副院长彭瑶玲所作题为《恢复生态学视角下城市型消落区规划探索——以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为例》的主题报告,就可以看出主管部门的理念指向所在。

最新消息,九龙滨江外滩广场下方的江滩上,正在考虑建江滩湿地公园,既满足景观视觉,也利于生态环保。未来希望这样的湿地公园越来越多。

在这一点上,武汉市的滨江带建设经验以及绿道系统建设成效方面可以学习。

经典之六:部分滨江轨道线

应该说,部分滨江轨道线在展示两江四岸景观上也是立了功的。重庆未来在建设国际一流的滨江带方面,探索小轨道、有轨电车等新型交通方式将成为潮流。

经典很多,关于两江四岸的遗憾也不少——

遗憾之一:部分区域的规划失误

规划规划,不能“规而不划”,也不能“规而乱划”。这重庆市一位老领导的经典名言。我们容许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规划失误,却不允许一而再、再而三的规划失误。比方说滨江地带的高层住宅或写字楼、酒店摆得过多过滥等遮挡滨江视线和通风廊道的行为。现在已有一种“呼吸城市”的规划新理念,按照这个思路,就很容易理解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设置有城市核心区热岛效应控制指标。

此外,割裂式规划造成了今天重庆两江四岸部分区段被频频“吐槽”的局面。  

遗憾之二:“高楼围江”与“竖岸箍江”

高楼围江大家都有目共睹,在这里不一一点名。

为了防洪,主城江岸大多是坚固的钢筋水泥驳岸“箍江”,这种情形短期难以改变,长远而言“不箍尽量不箍”,在这个问题上北京大学愈孔坚教授多有建言。

在破除“坚岸箍江”方面,未来九龙半岛、重钢老厂区、钓鱼嘴、嘉陵江北碚蔡家江岸、礼嘉段、东阳段尚有潜力可挖,但可能也需要国际一流的规划与高标准、生态化的建设。

遗憾之三:部分裸露江滩脏、乱

1997年,重庆上了一次央视的《焦点访谈》,就是因为滨江地带垃圾比较多,称“夜景很美,但白天看不得”。

好在现在大家环保意识强了,但是细节之处还是一时不可松劲,比如部分江滩的脏、乱。环卫工人已经很努力了,作为“城市主人”的部分市民环保自觉性尚需提升。

      

遗憾之四:难见大树

80年代初,包括朝天门在内、临江门一号桥一带,两江四岸都是有很多大树的。现在除了长滨公园和嘉陵江滨江路(渝中区一侧含李子坝沿线)绿意还相对看得过去外,很多地方都没有大树了。笔者曾参与渝中区滨江路一次种植柳树的报道,当时的标题是《反衬滨江气势》。

遥想当年,空调不普及,烈日下躲在大树下,摇扇纳凉,看浪花拍岸,幸福指数不比当今藏在“无敌江景房”内吹空调低多少。因为那是我们未来所要追求的“诗意两岸四岸、生态两江四岸”理想境界!

重庆已确定并正在实施的“增绿添园”专项行动,高楼密集区与新开发区是重点,两江四岸更不可或缺。滨江路那些水泥桥柱或可通过立体绿化等多种可行的方式解决景观视觉问题。

还是那句话,两江四岸,一定是美于匠心的。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