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走”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背后,是什么在成就苏宁?

2006年,彼时如日中天的国美电器老板黄光裕找到苏宁老板张近东,要把苏宁收了。张近东对黄光裕说:我要是做不过你,就把苏宁送给你。

2012年,刚刚经历电商大战的张近东在接受公开采访时说:上半年苏宁易购增速是120%,如果京东增速比苏宁易购快,我就把苏宁送给他。刘强东欣然接受赌约:要是赢了就分一亿股给转发微博的网民。

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冥冥中的定数。曾经跟张近东有过赌约的对手,黄光裕进去了,刘强东如今身陷丑闻。不能说这样的结局,就是张近东主观愿意出现的。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失意者各有各的不幸,胜利者总有他的缘由。

9月初,马云高调退休,刘强东麻烦缠身,就在这两位中国电商界重量级人物相继以不同方式“离场”之时,张近东依然低调、务实,扮演着苏宁的超级“推销员”角色,为前来造访的商业大佬展示智慧零售大开发所打下的版图。

9月6日-7日,包括原招行行长马蔚华、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用友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文京等商界大佬在内,中国企业家俱乐部20多位企业家理事造访苏宁。他们的到来,也为外界揭开了苏宁智慧零售的庐山真面目。

真正的苏宁

在中国互联网江湖中,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巨头有统称为BAT的说法,外界也常把阿里和腾讯帝国的关联公司一起称为阿里系、腾讯系。

因2015年阿里巴巴、苏宁战略合作互相持股,阿里持有苏宁易购股份高达19.99%,在业界对新零售做行业对比时,苏宁一直以来都被纳入到了阿里系的版图。

巨头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当我们把苏宁单独拿出来进行剖析时,发现苏宁其实远不只是阿里系的那个苏宁,也不只是平常上苏宁易购网购的那个苏宁,更不只是电器卖场时代的苏宁。

现在的苏宁,正在构建一个由零售场景、服务支撑、生态延展等体系构成的智慧零售生态系统。

说人话,我们日常看到的苏宁易购门店、苏宁易购网上平台,它们都属于零售场景的一部分。零售是苏宁的主业,这些部分自然也是苏宁的核心。以前,苏宁主要做电器及3C产品,但自从互联网转型以来,升级后的苏宁易购其实已经走向了全品类平台化,从电器到3C到快消、母婴、家居等,基本上各行各业全覆盖。在智慧零售时代,整个苏宁的线上线下,也都走向了全渠道、全业态的方向。在线上,苏宁易购APP、苏宁拼购APP、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苏宁小店APP构成了线上场景;在线下,则形成了“两大一小多专”的布局——“两大”指苏宁广场、苏宁易购广场,“一小”为苏宁小店,“多专”则包括苏宁易购零售云店、苏宁红孩子、苏宁极物、苏鲜生、苏宁影城、苏宁汽车超市等。

如此庞大的零售场景体系,要良性发展、线上线下协同,核心在于要能够保证服务体验在线上线下和全国各级市场都做到无差异性。需要高效的物流、售后服务体系;需要支付工具,并延伸出来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众筹、投资理财、保险、银行等等。需要科技力量来进行线上线下融合以及线下的数字化发展。这就构成了苏宁智慧零售的支撑体系。

智慧零售生态延展体系则由苏宁置业、苏宁文创、苏宁体育、苏宁投资构成。置业,我们可以理解为苏宁零售的商业资源拓展;文创则汇聚体育视频、直播等,这是一个支撑零售的内容体系。体育则包括国际米兰、江苏苏宁易购足球俱乐部等,体育是一个品牌的放大镜。投资更容易理解,在整个苏宁的零售产业链上,苏宁缺的需要合作才能干好的,那就买买买。比如为了布局线下优质商业资源,那就跟万达、恒大进行投资合作,人工智能领域投商汤科技等等。

总之来讲,苏宁围绕零售这个核心,把涉及客流、商品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内的整个生态的核心环节都布局齐了。

苏宁的变化

面对如此庞大的智慧零售版图,很多人可能会关心的是苏宁这是不是做得太杂。其实不是,苏宁走的并不是多元化模式,而是聚焦零售主业,同心多圆进行拓展,以扩大、支持、丰富主业。所以,它的核心还是零售,它的唯一产品还是服务。

相比于过去的苏宁,除看得见的业务扩张外,苏宁正在发生巨变:

一看体系的布局完善性:苏宁是目前唯一线上线下等量齐观发展的零售巨头,也是从一线市场到二三线各级市场以及社区、县镇市场布局最为完善的企业,也是前端场景和后端的物流、售后等供应链匹配最为健全的企业。品类上,苏宁则在围绕“衣食住行用”构建一个“大零售”生态。

同时,苏宁正在从曾经电器3C的低频进入碎片化且高频的消费领域。从大卖场到苏宁小店、县镇加盟店、各类专业店,从电器到快消等,这些布局无不符合这样的趋势特点。

二看发展速度:苏宁接棒友商,成为零售电商高增长的代表,线上线下增速制霸全网。苏宁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7.8亿元,同比增长32.2%。实现商品销售规模为1512.39亿元,同比增长44.55%;仅线上,商品交易规模为883.22亿元,同比增长76.51%。

在互联网红利见顶和零售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苏宁持续保持逆势增长。2018年以来,苏宁易购GMV连续两个季度实现超过40%的高速增长,营业收入增速也连续两个季度突破30%。

三看投入:苏宁在整个互联网转型的浪潮中,无疑是最具特表性的案例。拿苏宁的O2O融合来讲,其线上线下同价一度让苏宁损失高达数百亿,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国内恐怕很难找到第二家。要说投入,很多个维度都足以说明其现在的扩张力度之大:苏宁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新开1152家、净增948家,近三年对外投资的额度近800亿,其在科技研发人数规模近万人、拥有6大研发中心……

四看布局目标:现在,苏宁智慧零售的版图已经足够大,但与整个智慧零售大开发成型后的格局比起来,现在还只是开始。未来,整个版图将是一个2万家门店、4万亿交易额的零售巨无霸。

五看开放性:过去,苏宁完全是围绕自己的家电零售在建设上下游产业链,而现在围绕整个零售来建设产业生态。两相比较,现在的苏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开放,看它的合作伙伴就知道:阿里巴巴、恒大、万达、深创投、联通、大润发、商汤科技等等,同时苏宁还在建立自身的创投孵化体系以及零售赋能体系,青创园和零售云就是例子。

背后的秘密

苏宁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初创、连锁发展、互联网转型及智慧零售等阶段。这样的发展轨迹,与纯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苏宁是跨越长周期、不断保持转型创新的常青企业,很多明星互联网企业则三五年登顶两三年却又崩盘。

这种差异的背后,正隐藏着苏宁基业长青的秘密,自然也是苏宁智慧零售的秘密。一部中国零售史,半部看苏宁。看的是什么呢?是持续创新,是系统化发展,是格局与底蕴。

在互联网商业中,人们张口闭口最爱谈“颠覆式”创新、多少市值,很少有人真正思考其产品的核心价值、社会价值、基础价值、持久价值。苏宁很少谈颠覆,却是持续优化、持续创新的典型。在张近东看来,创新,并不是玩概念,而是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坚持到最后才有价值。

历数苏宁成长史上几次关键的创新变革,我们发现,它都不是最热闹的那个,却都是变革最彻底和最受益的那个。

在中国家电零、售开启连锁扩张时期,国美在许多地方都走在了苏宁的前面,比如在北京市场,但苏宁靠门店运营的创新和精细化后来居上,而在整体层面靠对物流、售后、人才、科技系统的后台持续投入,最终实现了体系化的超越。

2009年开始,苏宁开启互联网转型,推出苏宁易购。这是苏宁的一次“壮士断腕”,牺牲掉眼前的稳健和丰厚利润,不断加大对供应链、物流、服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换来了线上业务的高速增长以及今天的双线高速增长。在更早的1999年的时候,苏宁也是曾断然砍掉了占比70%~80%的批发业务,全面转型零售商。

而今天,在互联网下半场,苏宁开启了线上线下融合和线下数字化、科技化升级的智慧零售时代,押注的就是整个零售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

在这个过程中,苏宁埋头苦干,没有像其它互联网明星企业一样受到“众星捧月”的待遇,但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看,苏宁往往却不断迸发出坚韧、稳健、持久的生命力。这源自苏宁长期以来对系统化建设的重视、持续变革创新的投入。

而近30年来,苏宁对于服务和品质的坚持,对于人才的持续投入,对创新和系统建设的重视,更展现了一个零售巨头的眼光和格局。

起点决定高度,过程决定长度,苏宁的成长秘密尽在其中。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