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各类时令水果也是数不胜数。然而,如果不了解自己的体质和水果的属性,进食不当,也会得“水果病”。
“水果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家不了解水果的属性而盲目进食,且通常是在一次性进食过多的情况下发生的。比如内热的人吃多了桃子,会容易上火、便秘等。
那么,如何避免“水果病”,让水果起到抵抗秋燥、滋养身体的作用呢?
鲜枣
在秋季的时候比较有代表性的水果就是枣。鲜枣的维生素C含量居水果之首,是猕猴桃的10倍,是苹果的近百倍,被誉为“百果王”。鲜枣营养价值高,但一次最好别超过20枚,吃得过量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腹胀,有损消化功能,引起消化道疾病。
柿子
俗话说,“七月小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柿子能养肺胃、清热去燥、健脾,加上其营养丰富,除了锌和铜的含量不及苹果外,其他成分均优于苹果,故在金秋时节又有“每日一苹果,不如每日一柿子”的说法。
柑橘
柑橘类水果中所含有的人体保健物质,目前已分离出30余种,其中主要有类黄酮、香豆素、类胡萝卜素等等。如果一次吃得过多,柑橘内大量的胡萝卜素,入血后转化为维生素A,积蓄在体内会使皮肤泛黄,继而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所以柑橘不宜一次吃得太多。
苹果
秋季的苹果鲜甜多汁。苹果是一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只产生60千卡热量。苹果中营养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苹果果汁可止泻,空腹吃可治便秘,饭后吃能助消化。但是,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因此摄入过多不利于心、肾保健。
水果餐前、餐后吃,
各有什么优缺点?
把水果放在餐前吃,有利于减少正餐的饮食量,摄入多一些膳食纤维、钾等营养素,对需要减肥、控制血脂、血压的人有利,但如果餐前吃太多水果,则可能影响正餐食欲,不利于瘦弱的人增加体重。把水果放在餐后吃,能帮助瘦弱的人多补充一些营养,但对于需要减肥的人来说,又容易额外增加能量的摄入,从而不利于体重的控制。
水果并不适合空腹吃?
对于健康人来说,并没有绝对不能空腹吃的水果。很多人说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如果空腹吃,柿子中的鞣酸就会和胃酸发生反应,形成“胃柿石”,造成消化道堵塞,产生腹痛等不适。
答案其实是不一定的,未成熟的柿子中的确含有很高的鞣酸,但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柿子都是经过脱涩处理的,所含的鞣酸含量是很低的。因此,只要我们选择成熟的柿子吃,且不一次性吃太多(如一天只吃1~2个中等大小的),无须担心“胃柿石”的问题。
哪些水果饭后吃会增加胃肠负担?
其实并不存在饭后吃一定会增加胃肠负担的水果。因为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水分和糖,相比正餐从各种肉类中摄取的蛋白质和脂肪,还是比较好消化吸收的。正确的吃水果时间,应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血糖、胃肠功能)而定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吃水果不需要讲究时间,可以把水果放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比如,餐前、餐后、餐中间。
但对于特殊人来说,吃水果就要讲究点了。比如,糖尿病人在血糖控制得比较好的前提下,宜把水果放在两餐之间,如早上10点或下午3点,避免在餐后马上吃水果,以免血糖发生大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