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潮·我与改革开放】灯光

晚上不到7点,站在阳台上向外望去,城市已是万家灯火。纵横宽阔的道路上,路灯早已亮了起来,路上已少见行人,只有一辆辆小车在亮堂堂的灯光下,急驰而去。

我很喜欢站在阳台上看灯光闪烁的城市,让灯光照亮我的周围,心里才能踏实。

女儿作业时,常开着日光灯还开台灯,把屋子照得特别亮。我问女儿,知道煤油灯吗?她说不知道,书里说到过,光线很弱,不适合照明,但没见过。我说,我小时候就是照着煤油灯学习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我生活的农村还没有通上电,天一黑,整个村子就是漆黑一片,偶尔有星星点点的光在村头角落亮起,但都是一闪一闪的,看着瘆人。那是村里人家的煤油灯发出的微弱的光,照亮的范围极小,极怕有风。一旦遇上有风的日子,村子里就真的是一片漆黑了。这种时候的我,晚上是绝对不敢开门的,爸爸妈妈让我出门去拿点东西或其他啥的,我打死也不去,可以说黑暗让我恐惧到了极点。

那个时候我们家特别穷,家里仅有一盏煤油灯,且都是妈妈做饭时用。为了方便写作业,我就自制了一盏煤油灯。用空的墨水瓶倒上煤油,用铝皮裹成管状,在墨水瓶盖上穿一孔,然后把棉线在煤油中浸湿,穿过铝管和瓶盖,上面留一小截作灯芯,下面一截浸在瓶子里。这样,一个简易的煤油灯就做好了。

在这个简易的煤油灯下,我读书、写字,给远在云南的爸爸写信。有时候,妈妈就坐在身边,同样借着微弱的光缝补衣物或做鞋垫。可以说,这煤油灯微弱的光,给我留下了一个个温馨的夜晚。

几年后,爸爸从远方回来,家里的条件也得到了改善,电灯也用上了。记得村里的电工把我们家电灯接上的那一瞬间,我们全家都兴奋得不知所措。我欣喜地不断拉开关,拉了一次又一次,打开,关上,又打开,又关上。

那天晚上,爸爸说,第一次用电灯,还是作个纪念,他饶有趣味地在大方桌上写下一首打油诗:“一丝一线绕千家,每到夜晚像开花。照亮千门又万户,人人见了人人夸。”写罢,他还高声教我们几个小孩子念,说,记住了,以后考我们,看谁的记性好。说完,还自顾自地在那儿哈哈笑上一阵。我知道,那是爸爸真正的开怀。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吹来,国家对农村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老家的房子进行了原址重建,以前的土坯房早已不见踪影。两层小楼里,雪白的墙壁上早已安上了漂亮的壁灯,装上了窗帘。

我每次回到老家,看到村里到处都是小洋楼,好多家楼旁都停着小轿车。每到夜晚,家家户户灯火明亮,有的家里还安了音响设备,经常听到卡拉OK的歌声嘹亮。我知道,农村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今天吃了晚饭再走。”近几年回老家,爸爸总是留我们吃晚饭,这话都成了他的口头禅。他说,现在又不怕黑,晚上不到七点,公路两边的路灯就亮了,开车回家都不用开远光了。

是啊,我们家在万梨公路边上,约83公里的万梨公路两旁,一路全安上了路灯。一到晚上,这条路就像一条火龙,蜿蜒盘曲着,绕过村村镇镇,照亮着人们各自回家的路。

一束灯光从远处扫来,我站立的阳台顿时亮如白昼。原来,是公园上面的激光灯又开始工作了。激光灯照到的每一处,色彩鲜艳,如此明亮。有灯光,真好!

我与改革开放·回乡的路

张永艳

灯光

吴凤鸣

我的轻轨故事

程彧

改革开放圆了我的文学梦

万龙生

汤里的风景

贺芒

《两江潮》是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副刊,创刊于上世纪70年代,是重庆报纸历史最悠久的副刊。

《两江潮》每周刊出一期,讲述重庆故事,紧跟时代热点、展现人文历史、贴近现实生活,面向社会广泛征稿。

体裁要求:

纪实性散文、随笔为主,同时刊登优秀的文艺评论、特写、报告文学,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投稿邮箱:

kjwtzx@163.com

撰文:吴凤鸣

编辑:兰世秋 赵迎昭

审核:牛瑞祥

同茂大道416号是《重庆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关注文化热点、挖掘巴渝文脉、汇集展演信息、弘扬城市精神,欢迎踊跃提供线索,转载请获取授权。

联系方式:kjwtzx@163.com

邮件标题请标明“同茂大道416号”

by.同茂君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