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水,为母则刚。但母亲,并不是孩子的附属品。有些妈妈,一直在路上。生活本想给予她们苦难艰辛,但她们自荆棘中开出了花。以下这五位妈妈乘风破浪的人生,有她们各自的独特经历。
摘星路上的妈妈
王亚平,一个6岁女孩的母亲。出差半年,答应给女儿带一件特殊的礼物。她的另一重身份,是一名经历了重重严苛考验后,飞向太空“出差”的女宇航员,还当了“太空教师”,向全国青少年授课。
为了这趟“出差”,为了心中的航天梦,王亚平准备了多年,也牺牲了不少陪伴女儿的时间,因此难免觉得对女儿有所亏欠。
从一名山东农村的普通女孩,到成为飞天的“神女”,王亚平要经历多少考验?
她说:“要有脚踏实地的付出和努力,才会有仰望星空的底气。”
每一名航天员在“飞上太空”前,都需要经历30多门基础理论知识、8大类140多个专业科目的严苛训练,这被航天员们称为“登天的阶梯”。
比如超重耐力训练,飞行员仅需承受5倍的重力加速度3秒,而航天员却要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承受40秒的8倍重力加速度,相当于8个自己的重量压在身上,每次训练都会造成航天员面部肌肉严重变形,呼吸异常困难。模拟失重训练,要求航天员身着160多公斤的水下训练服,持续训练3、4个小时。每次训练下来体重都会减轻4、5斤,吃饭时常常连筷子都拿不住。飞行程序训练,要求航天员熟记9大本、上百万字的飞行手册,上千条指令、数百项操作每个人闭上眼睛都能精准无误地全流程操作……
王亚平曾回忆,学习的日子像高三学生一样,背着双肩包穿梭在课堂、宿舍,两点一线,“那三年的时间,基本上没有出过航天城大门,也没有逛过一次街,桌子上台灯基本上没有在12点前熄掉过。”
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前,王亚平曾问女儿,她有什么心愿。女儿告诉她,想要一颗星星,但只要一颗,因为多了太空就不亮了。
于是出现了令所有人都动容的一幕——神舟十三号航天员抵达北京,王亚平的女儿手捧鲜花,迎接妈妈的凯旋。在深情拥抱并亲吻女儿后,王亚平还不忘掏出了一颗小星星,这正是她在出征前,对女儿许下的承诺。如今,女儿的心愿终于完成,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自驾路上的妈妈
58岁的苏敏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是妻子是母亲是外婆,但我还是我。”为家庭操劳了一辈子,把小外孙带大到上幼儿园以后,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同龄人或跳坝坝舞,或打麻将,或帮忙带孙子的年纪,她决定环游中国。这个决定,受到了来自女儿和女婿的支持。
临近耳顺之年,她几乎是以“逃离”来形容这场远行。
一个人,一辆车,一个帐篷,从此雪山草地,山川湖泊,只要她想,哪里都能去。在自己和女儿凑钱买了一台小车后,她出发了。如今一年八个月过去,苏敏走了上百个城市,行程超过4万公里。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她的时候,她已经在拉萨待了一个多月。
苏敏说,春节前又和女儿凑钱,加上贷款,买了一辆房车。她很满意现在的装备,下雨天也能做饭,在房车里也能欣赏云卷云舒。
春节的时候,苏敏和女儿一家在海南团聚了,见到了好久没看到的小外孙,她也很开心,小孩子依旧和她亲热。看到年轻人冲浪,苏敏也觉得有趣,于是租了冲浪板开始学习,几天时间就能立在冲浪板上。
看到其他年轻人的运镜拍摄很精美,她就虚心请教,认识了年轻的朋友们,开始期待下一站的风景。苏敏说,她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环游中国之旅会继续下去。
快递路上的妈妈
石冬枝,33岁,一名初三男孩的母亲。儿子很懂事,一日三餐基本都能自己做。初中文化,没有一技之长,但家庭压力让她不得不承担起养家重担。她是家里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尽管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像其他妈妈一样为儿子准备一日三餐,为此她觉得愧疚,也坚信自己能获得对方的体谅。
她的另一层身份,是一名拥有30万粉丝的圆通公司快递员。“你也要找到一万个理由让自己笑。”这句话是石冬枝的抖音简介。
她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是远嫁媳妇,从江西景德镇来到四川省万源市。只有初中文化,没有什么手艺,更没有熟人介绍,当快递员是她几乎唯一的选择。
石冬枝说:“最开始送快递时,连门牌号在哪里都找不到。”那段时间是石冬枝最难的时候,几十斤的重物需要帮收件人搬上楼、记不清门牌号、晚上十一二点还有电话打来问快递……面对这些困难,石冬枝最终坚持了下来。
最初,快递员每月工资只有3000多块钱,到后来,送快递一个月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这让她渐渐站稳了脚跟。
2020年,石冬枝看周围人都在刷抖音,自己也开通了账号。最开始的想法是分享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慢慢开始有人关注。后来,她把自己天生的乐天派性格分享出来,开始在抖音上和曾经的同事拍段子。不曾想,因为那些段子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很多人看她的视频很开心,有人说她的笑容很治愈,她自己也很高兴。现在,石冬枝的抖音号快递小妹兰兰拥有30万粉丝,靠着不时带货,她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她说,生活很苦,惨的人也很多,但自己希望能让其他人看到平凡生活中的一点甜。
寻子路上的妈妈
24岁那年,2岁的儿子姬岩岩走失在乡镇集市,孩子的奶奶为此着急,一夜白头。从此,张慧成为了一名奔波在寻子路上的妈妈。山西、陕西、河南,哪里有一点可能的消息,她就拼尽全力去寻找。
31年过去,她再也没能亲手拥抱孩子,她的满腔思念,化为寻找孩子的行动,也化为在抖音上写给儿子的封封家书。
张慧告诉上游新闻记者,2021年9月,自己下载了抖音,不定期更新自己写给走失31年儿子姬岩岩的信。只要一有空闲,她就写。这些信以年为单位,多是回忆这些年发生在家庭和自己身上的变故,表达对儿子的思念。
“今年是你离开妈妈的第七个年头,你还记得舅舅家的儿子,你的表哥吗?和你是同年生的,你表哥已经上四年级了,看着你表哥上学,看着你表哥上学,妈妈都好高兴又好心痛。如果儿子你在妈妈身边,妈妈也在送你上学,多好呀!”这些文字,字字都是她的爱子之心。
随着年纪增大,寻子之路只能从线下改为线上,但张慧希望,她31年的付出能有所回报。
教育路上的“妈妈”
张桂梅,丈夫早逝,身上数种疾病缠身,每天离不开大把药物。她没有子女,但她却拥有上千个“女儿”,她是她们的“校长妈妈”。
2008年,张桂梅创办免费的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她走进大山深处家访,累计行程超过11万公里。家访路上,张桂梅摔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还曾旧病复发晕倒在路边。从未骑过马的她,被人扶上马走出深山。她却告诉记者:“我去大山里家访,看到自信的学生远远走过来,觉得连周围的桥和树都有了光彩。”
成立以来,华坪女高累计让近2000名女孩考上大学,学校本科上线率、一本上线率稳居云南省丽江市前茅。如今,华坪女高的毕业生已遍布全国各地。
这些女孩身后,是目送她们昂首走出大山的“校长妈妈”张桂梅。
“当代妈妈的幸福来源,主要来自家庭、孩子和自我空间,她们建立起自己最优的‘切换模式’,既坚强又保持自我价值。”《2021精致妈妈白皮书》中的这句话,展现了当代妈妈们坚强自信的一面。
致敬这些乘风破浪的妈妈们。
上游新闻记者 邹渝 部分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网、中国航天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