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因贺兰山与黄河交汇处“山石突出如嘴”得名的“塞上煤城”宁夏石嘴山。图片/航拍摄影师徐浩伦
“塞外煤城”石嘴山,洗掉黑灰变绿城。
石嘴山这座城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在累计生产煤炭5亿多吨、创造2000亿元工业产值之后,它也因煤而上过全国污染城市“黑榜”,大量煤炭开采在为国家和宁夏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环境。
有上游新闻(全国新闻热线:M17702387875@163.com)参加的第十四届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采访团走进石嘴山,探访一座资源枯竭性城市的转型之路。
治理沉陷区,向大自然还欠账
“十几年前,这里住满了煤矿工人和农户,现在都搬出去了。现在,每天有不少人在这里来回遛弯。”8月13日,宁夏石嘴山惠农区林业局负责人指着脚下的七彩公园说,这片绿意盎然的公园曾是天坑地裂遍布、污水横流的采煤沉陷区,沉陷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治愈了这块地表伤疤。
展开宁夏地图,最北端贺兰山与黄河交汇处“山石突出如嘴”的地方,便是石嘴山市。它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的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被称为宁夏工业的“摇篮”,曾出产过宁夏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涉煤产业比重一度高达90%。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同全国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石嘴山面临着“资源竭而城市衰”的困境。
石嘴山市惠农区的采煤沉陷区问题最为突出。惠农区的沉陷区面积43平方公里,严重沉陷区面积达9.1平方公里,平均深度8至10米,最大沉陷深度为24.39米。在这个地表裂缝达到140多条、最大沉陷深度超过了24米的地方,曾经居住着寝食难安的2万户人家。
沉陷区的地质灾害不仅威胁着矿区居民的人身安全,还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随着沉陷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治理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当地政府负责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从2004年开始,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宁夏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的支持下,投资近10亿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有14个县的60万人从中直接或间接受益,石嘴山市惠农区的沉陷区治理只是50个项目之一。
目前,惠农区的沉陷区已经治理了24平方公里,不仅栽植了400多万株树木,铺设了道路,还修建了广场,变成了石嘴山市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记者在现场看到,9平方公里沉陷核心区已被生长茂盛、绚丽多彩的花草树木所覆盖。一座展示地质遗迹、矿山文化、沉陷地貌景观的矿山地质博物馆,已成为当地进行科普教育、回顾发展历程、缅怀先辈业绩的场所。原来住在这里的2万户居民,全部搬迁到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远离沉陷区的居民小区。
石嘴山市林业局负责人说,“沉陷区治理并不单单是生态绿化。我们坚持把消除地质灾害与打造国家矿山公园相结合,在治理过程中因地制宜修建广场、凉亭、人工湖,并对沉陷盆地、地裂缝等地貌进行了保护展示,打造出一个煤炭地质博物馆。”
为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沉陷区治理,惠农区坚持“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由政府先期在沉陷区内建设好路网、水网、绿化网等基础设施,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治理。宁夏惠农宏浩工贸有限公司在沉陷区承包了2000亩荒地,引进农科院的枣瓜间作种植模式。而对于那些条件实在太差、不适宜绿化的沉陷区,惠农区也将其综合利用,规划成产业区。
在矿山公园里,一位当地媒体人说,“当年采煤的行为严重破坏了这里的环境,现在政府、社会力量又把这里治理成公园,向大自然还历史的欠账。”
△石嘴山10个美丽家园试点村之一龙泉村的一角。
旅游业崛起,成为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出路之一
“我们这里有天然泉眼、古汉墓、古长城、烽火台、龙王庙等人文资源和已形成规模的龙泉山庄餐饮娱乐中心、果蔬、花卉等特色产业。把这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现代农业、餐饮度假集合起来,我们村的乡村旅游也就发展起来了”,龙泉村党支部书记高亮一面向记者介绍,一面指着不远处的巍巍贺兰山,说在山脚下将新建一座大型的民宿酒店。
龙泉村坐落于大武口区南郊的龙泉村,西依贺兰山,东邻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平方公里的地方有村民一千多人,是石嘴山远近闻名的旅游村。这里有9个天然的泉眼,还有50多棵百年枣树、核桃树,2008年7月份开馆的龙泉村民俗博物馆,每年都有很多中小学来开展体验式教学。村庄旁边还有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汉代古墓,吸引了很多游客。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我们目前规划了18个项目,目标就是打造集乡村旅游、民俗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塞北美丽村落,成为名副其实的贺兰山下第一村。”高亮说。
打造美丽家园,发展乡村旅游,是石嘴山在实现转型升级时探索的新路径。去年10月,石嘴山出台了《共同缔造美丽家园试点方案》,确定10个美丽家园试点村,龙泉村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明清年间,石嘴山就成为西北重要的区域商业中心,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石嘴山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贺兰山岩画、古长城、北武当寿佛寺、平罗玉皇阁等人文古迹。而当地的自然旅游资源也很丰富,这里湖泊星罗棋布,湿地面积达415平方公里。其中,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的沙湖旅游度假区已被批准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是著名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有力解决了石嘴山市经济发展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与难题。2017年统计显示,石嘴山共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327.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89亿元,增长22.7%。
据悉,2018年石嘴山市还将打造10个富有地域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小镇和10个美丽家园试点村。预计到2020年,石嘴山市以行政村为单元,将打造30个示范带动性强、富有地域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市级美丽家园。届时,该市所有乡镇和90%的规划村庄将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8月13日,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宁夏维尔铸造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铝合金枕梁将用于高铁“复兴号”。
洗掉煤灰变绿城 , 生态成为可持续竞争力
洗掉煤灰变绿城,这是近年来石嘴山迫切的转型愿望。
当地一方面强力推进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沙湖-星海湖水环境治理等生态治理工程,将贺兰山石嘴山段的所有工矿企业全部关闭退出。另一方面,石嘴山市以生态转型为突破、产业转型为重点、民生转型为根本,将产业转型升级、棚户区改造和产业功能区优化等有机结合,实现了由“黑色”向“绿色”的嬗变。
“与周边城市相比,我们的优势和竞争力不是资源而是生态,前者是不可持续的,而后者绝对是可持续的。生态转型的目的是为了制造投资洼地,带动产业转型,而产业转型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石嘴山市市长李郁华曾表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石嘴山而言,关键是实现“两个转变”,即推动由全区工业的摇篮向科技创新的摇篮转变,由工矿时代向生态时代转变。
位于大武口区的宁夏维尔铸造有限公司,曾是一家煤机铸件生产商,前些年,煤机铸件销售额逐年下降,市场日益萎缩。
“公司把年销售收入的8%用于研发,用创新突破路径依赖,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公司董事长秘书杨海波说,今年5月,由维尔铸造参与研发的“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铝合金枕梁”通过检测,打破了我国高速动车组枕梁关键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同时,企业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精密部件等新品,则收到国外同行业巨头的订单。
一批传统企业也通过创新发展实现突围。位于石嘴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内的宁夏大地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近年来,企业通过技术攻关,现已初步形成电石、热电、合成氨、甲醇、聚乙烯醇、水泥等能源化工闭合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园区内部实现了工业废渣、废气、废水循环再生利用,真正实现了零排放和无污染。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是化肥的原料,电石深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渣将变成水泥,通过净化处理的废水将循环利用。我们的目标是在生产中全部变废为宝。”大地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立先介绍说,大地公司规模庞大,年产废料将近100万吨,每年仅废渣排污费就达近百万元。为了有效利用这些废渣,公司投资建设了水泥项目,将公司的固体废料经粉磨—锻烧—再粉磨的生产过程,变生产废弃物为附加值高的水泥,变废为宝的同时,也节省了近百万元的排污费开支。
2017年,石嘴山被列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今年上半年,石嘴山市经济同比增长8.4%,居宁夏首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3%,降幅为宁夏最高;尤其是非煤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已超过60%。
石嘴山市委书记彭友东曾表示,石嘴山这座城市在转型和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标志性突破,意味着“一煤独大”的局面已经结束,也预示着因煤而生、因煤而兴、因煤而衰的“规律”将被打破。
上游新闻见习记者杨锐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