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网友发文称,自己患上了孕期荨麻疹,非常崩溃,并吐槽很多关于怀孕的书籍都没有提到过这一种病。随后“孕期荨麻疹”这个话题上了微博热搜。
2月5日晚,微博网友“每天都想喝大杯奶茶”发文称:“我孕前看了很多的书,很多微博,很多知乎,问了那么多的人,没有一个地方跟我提到孕期寻麻疹这件事。我一个最怕痒的人最喜欢自己皮肤的人现在看到到处都是一个个的红点儿,还清楚的知道自己是疤痕体质,就真的非常非常崩溃。”她说:“我知道这世界上有些人真的是为母则刚,觉得为了孩子什么也都能挺过去的,但我真的不是。”
“每天都想喝大杯奶茶”在回复网友评论时解释道,自己并不是责怪医生没有提前告知,而是自己阅读了大量书籍,但书里都没有写到“孕期荨麻疹”一事。
6日凌晨5点过,她曾发微博写道:“两点四十睡着,四点四十醒来。醒来的时候手在挠自己,不受控制的那种。所以手臂上手背上又破皮了,腰上也是。起来爬到卫生间里在地上坐着,用一个软刷子刷刷自己。刷到现在五点半了,也没什么好转。”
从这些日常微博的记录可以看到,荨麻疹瘙痒难耐,让她失眠,十分痛苦。
那么“孕期荨麻疹”到底是什么呢?
妊娠瘙痒性荨麻疹样丘疹及红斑(PUPPP)是一种病因不明,慢性炎症性反应性皮肤病,常发生于初产妇,一般在妊娠36周后发病。PUPPP好发于妊娠纹部位,剧烈瘙痒,是怀孕期间常见的皮肤疾患,发病率大约是1/200。典型皮损呈多形性改变,皮损常先在腹壁及脐周出现,随后向躯干、四肢蔓延,手、足面部和黏膜很少受累。在产后几周内自然缓解,不会影响到产妇和婴儿的健康(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陈周 认证)
“孕期荨麻疹”如何治疗?
中华皮肤科杂志微信公众号在2019年1月18日发布的《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中提到: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等特殊人群的治疗:原则上,妊娠期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组胺药。但如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必须采用抗组胺药治疗,应告知患者目前无绝对安全可靠的药物。现有的研究仅为西替利嗪的小样本研究和氯雷他定的荟萃分析,尚无由于怀孕期间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而导致婴儿出生缺陷的报道,因此在权衡利弊情况下可选择相对安全可靠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左西替利嗪。所有抗组胺药都可能经乳汁分泌,因第一代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婴儿食欲降低和嗜睡等反应,应避免使用。哺乳期也首选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另外,现有的临床试验也证实孕期使用奥马珠单抗具有安全性,无致畸性,可在抗组胺药疗效不佳时酌情使用。
资料来源:新浪微博、中华皮肤科杂志、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