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每一个帮孩子做手工作业的家长,都是真的勇士
04-13 16:28:18 来源:南风窗微信公众号

当被问到在单位的空闲时间为儿子画手抄报的事情时,何轶笑了起来,“我不仅帮我儿子画过手抄报,还帮我同事的孩子做过手工作业。”这样的问答内容似乎有违常规,但问答双方乃至旁听者却不会觉得讶异。

不少幼儿园和小学留给学生的手工作业更像是留给家长的,这已渐渐成为“社会共识”。给家长带来负担的同时,也不禁令人怀疑起教育的初衷。可家长们没空想那么多,不管怎么说先帮孩子把眼前的作业做完吧。然后就是一次接着一次……

不少网友表示,已经懒得和身边人解释为什么熬夜做手工,为什么家里堆满了回收的废品,“等他们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和小学,他们自然就明白了。”

而何轶的前同事常嘉则叹着气说:“幼儿园的手工作业还算是简单,上小学就要开始做手抄报了,每次看到何轶带去单位的作业我都心慌,因为那是我的明天!”

愈发被重视的手工作业

从幼儿园的小手工,到小学的科技小制作和手抄报,再到为集体活动准备特定的活动用品,手工类作业可谓是种类繁多,让不少家长感到压力山大,甚至闻风丧胆。

常嘉的儿子念幼儿园期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被老师安排不同的手工作业。最近老师在教孩子们认表,于是要求每个孩子回家做一个纸质表,还是要指针会转的那一种。除了这类配合教学的手工作业,还有配合活动的。比如,幼儿园要带孩子们去放风筝,便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手工风筝带去幼儿园。

“我很希望孩子能够多去参加户外活动,这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是相对应的手工任务真的给我们家长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太心累了。”常嘉表示,自己是很愿意和儿子一起完成一些事情的,但是过多或是过难的任务对家长来说是一种捆绑。

其实,从网友们反馈的内容来看,常嘉和儿子面对的手工作业已经很友好了。当前,市面上有很多面向幼儿和小学生的手工模板。尽管模板的使用说明有时连家长都难以快速看懂,但利用模板完成作业,已经比完全自制方便了很多。

可有一些作业,却是模板也解决不了的。比如用各种各样的豆子粘贴成一幅画,用冰糕棍搭一座小房子,用完整的桔皮做小桔灯,用塑料瓶做小制作等等。

为了帮助孩子完成这些作业,家长们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夫妻两人在两天内狂吃30支冰糕,全家人围着桌子吃未熟透的桔子只为一个能做小桔灯的完整橘皮,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小区里好多邻居都开始主动送来空瓶子。

这些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场景,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也并非近两年才有的状况,细数起来,已经“折磨”过几代家长了。只是,过去还没有如此发达的网络社交平台,家长们的辛酸还没有表达的出口。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手工作业,这些词汇何其背后的教学理念,在本世纪初就已经被大力宣传开来。“给妈妈洗脚”、“搜集废旧电池”、“小发明、小制作”,这些时常出现在假期作业中的内容,相信九零后们都不陌生。

不过,相比而言,曾经的手工作业更加能落到实处,也因拓展类教育尚处在新兴阶段,老师和家长对其的看重程度并不高,进而对家长的要求也远不及当前。

现如今,家长不仅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也不希望孩子输掉任何一种“比赛”。

这种“争强好胜”的心态,正是手工作业蔓延向家长的催化剂。

为何需要家长?

“既然是作业,我们肯定是希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自己事情自己做。”长春某小学的教学主任张老师告诉《南风窗》记者,手工作业的初衷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希望学生能够在更为自主、有趣的方式下学习知识或巩固知识。

例如,手抄报的内容通常是整理某一学科的拓展知识,或是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介绍某个传统节日或文化习俗。在完成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普遍认为孩子是喜欢做手工的。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就算是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也会尽力去做,甚至一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对于手工作业的态度也是更加积极的。

孩子喜欢做的事情,通常会更愿意独立完成,这样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是在面对手工作业时,低年级的孩子即便想要独立完成,也总会在制作的过程当中遇到力所不能及的情况。比如不知如何寻找所需材料、力气太小剪不动硬纸板。

在常嘉看来,幼儿园的要求总是会比孩子的能力更超前一些,所以必定要求家长配合,而如果超前程度大了一些,或者某位孩子的能力较弱,那就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帮助。但是,无论如何,家长应该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配合”而不是“代替”。

“像一些折纸类的作业,都是我看着说明书折,我儿子看着我折,我们两个都要做。”常嘉说,虽然这比自己一个人做还要麻烦,但是既然是他的作业,就要由他来完成。

何轶与常嘉的态度是一致的,尽管她把儿子的手抄报带到单位去做看上去有些夸张,但她也不过是帮助不太会画画的儿子做一些锦上添花的装饰,核心内容都是儿子自己来做。

但并非所有家长的想法都相同,也有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便会更大程度的帮助甚至代替孩子来完成手工作业。

而作为作业布置者,张老师表示,学校和老师也有矛盾之处,“校方肯定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但是从老师的层面来考虑,有时要参加评比,就需要班级里有一些拿得出手的作品,所以便会希望家长能给予指导和帮助。”

不论是完成作业的家长,还是布置作业的老师,期待作品能够更好也是一番苦心,但若是忘记了手工作业的初衷,往偏离正轨的方向越走越远,便是过犹不及,得不偿失。

快乐教育不再快乐

尽管手工作业让许多家长叫苦不迭,但绝大多数家长同常嘉一样,不会向老师反馈苦衷或对手工作业表示出质疑,“老师会觉得,别的孩子都能做为什么你们做不了,是不是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不够。那既然家长都不关注孩子,老师可能也会选择对孩子减少关注。”

张主任表示,她所在的学校因部分家长反映手抄报过于频繁,已经减少了手抄报作业的数量。但家长们的担心,还是会使学校和家长之间存在沟通上的阻碍。然而,正是交流不畅通,家长不理解老师的用心,老师不理解家长的难处,使得手工作业开始走偏。

一方面,类似在桔子不成熟的季节要求做小桔灯、在一般家庭不可能存有30根冰糕棍的情况下要求做木房子这样的作业,应该说是老师的失职。尽管作业的内容稍高于孩子当前的能力可以激发潜能,但绝不意味着可以完全脱离现实条件的限制。

另一方面,多数情况下,老师对手工作业的要求不会很高,只要学生认真努力地完成即可。但家长却因过度的竞争意识,自行提高了对作业的要求,生怕自己孩子的作品得不到老师的表扬。

“我儿子的画画水平是真的不好,所以我偶尔会帮他做些装饰,但我不会打破他自己的设计和想法。可确实有一些家长是完全大包大揽替孩子完成的,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何轶认为,人无完人,孩子也不可能每个方面都好,有擅长的就有不擅长的,所以她对儿子的要求从来都是依能力而定:态度第一,水平第二。

现实情况却是,很少有家长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能力不足,有时为了让孩子在同学中更有自信,有时为了帮孩子收获老师的好感,有时甚至只是出于面子问题。他们忽视了,很多时候,帮助孩子认识能力的短板同鼓励孩子发扬长处一样重要。

显然,当手工作业的问题成为了社会的普遍问题时,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手工作业已然步入了艺术特长的后尘,快乐教育也不再快乐。

郑也夫在《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一书中指出,游戏的功能之一便是可以开发儿童的能力,但吊诡的是儿童的很多能力是在游戏中不经意地开发出来的,目的性明确的学习和操练反而收不到这样的效果。

艺术特长就是最明显的一个例证,原本学习钢琴和足球等技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可当艺术特长成为升学的条件和工具时,游戏般的乐趣便丧失了,家长的强迫使得孩子失去兴趣,潜能难以被开发。

同样,当手工作业跳出了“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的教学初衷,成为了又一个对孩子优秀与否的评价标准,其教育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最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往往更加注重孩子在快乐教育中获得的快乐,而不是取得的成绩。这其实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家长的焦虑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放平心态方能回归教育的本质。

(章子怡女儿醒醒的手工作业)

原标题:每一个帮孩子做手工作业的家长,都是真的勇士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