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消息,作家杨葵在微博上说,家里有1000本书就够了,多余的大可以丢掉。他的这个建议正确,但只适用于那些“书多为患”的人,对于“爱书如命”的人来说,无论搬多少次家,别的东西可以丢,书是不可以丢的。
“爱书如命”的人,多是从出版物匮乏时代走过来的。那时候读张报纸都不容易,何况是印刷成册的书籍。现在没这个必要了,每年出版物多到泛滥,无数的经典著作,名家新作,新人作品,应有尽有,动动手指,网络书店便会将想要的书打包送到家门口。
俗话说“缺啥补啥”,缺过书的人,赶上了买书的好时代。网店隔三差五搞活动,不但书价会打五折,有时还会折上折,一本装帧精致、印刷讲究的书,到手不过十多块钱,要知道,它们可是莎士比亚的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纪德的书啊……越经典,越便宜,成为网络购书的一个定律,因为这些书很多过了版权保护期,成了公版书,省去了作者的版税,再加上印量大降低了成本,网店绑架出版社促销,导致书价远远低于物价,难怪许多爱书人每到打折季,总是成捆成捆地往家搬书,像是不要钱了一样。
我算是“爱书如命”的一个人。20年前“北漂”的时候,除了换洗的衣裳,从老家带过来的就是一批旧书了。那不算什么好书,有自己从旧书摊买的,有别人送的,封面有的破损了,内页有的卷边了,但就是舍不得扔。不舍得扔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是属于自己最早的“财产”,一个年轻人一无所有两手空空,唯有一箱子书撑腰,那些书陪你度过漫漫长夜,不能成为它们的“负心人”。
因为很长时间没有自己的书房,所以在买书方面,我很少大手大脚,都是左挑右选,非自己喜爱的书不买,非值得收藏的书不买,可尽管是这样,家里的书还是越积累越多。买来的书堆积在阳台上,有的来不及读,塑封都没有拆,一直被冷落着。数年之后,年久失修的空调漏水,半夜里泡了我的书,没拆塑封的反而逃过一劫,读过的书有不少被水浸泡了,只得忍痛当废纸卖掉。心痛之余只能这样安慰自己: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好书的新版本层出不穷,再买来保存就是。
书买来却不读是个大问题。不读书却买书何苦来哉?难道只为了满足对书的占有欲?这样的话,和过去那些暴发户装修房子买一堆假书放书架上有什么区别?在这种自责之下,除了再次压缩买书数量,就只能督促自己多读书,尽量把买来的书都读掉。无数次命令自己,不把新买的书读完就不能再买书。
关于如何读书,也曾有过不少纠结,是先挑喜欢的作家的书读还是先选陌生作家的书读?总读喜欢的作家的书会限制自己的视野,沉迷在阅读快感里,难以接触更丰富的情感与故事、更多元的文化与思想。可读陌生作家的书,实在是一种冒险,如果前几页没法吸引人,接下去的阅读就是一种折磨。
后来,我总结出了读书的三个硬性规定,执行下来效果不错,既保证了阅读的数量,也保证了阅读的质量,并且不损害阅读兴趣。
这三个硬性规定,也是三种阅读倾向:一是读朋友写的书,了解他们的写作状况。没有什么比读认识的作家写的书,更能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许多写作者在生活中与写作中是完全不一样的,读了他们的作品,或许我们在喝酒的时候,就只管谈天说地,而不用分享内心,因为,在书里早已倾诉一切。
二是读当代作家的书。那些曾写出过优秀作品的作家,曾在过去某个年代或年份影响过很多人,在多年之后,他们又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了新作,在出版社那里出了单行本,这样的作品,无论外界评价如何,都不妨读一下,因为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在新作中传递出的信息,往往能部分折射这个时代的人文精神,通过他们的新作,可以更好地感受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哪些微妙的变化。
三是经典重读。把年轻时看过的似懂非懂的经典,拿过来再读一遍,往往有全新的发现。比如《包法利夫人》,我在中学读时完全看不下去,因为书中故事离一个青少年太远了。而中年时读,则五味杂陈。屠格涅夫说过一句名言——“没有完全的平等就没有爱情”,司汤达则说“爱是可以宽恕一切的”。古今小说家写爱情小说,放在一起看,真是古典与现代、保守与新潮、放肆与收敛等等各种矛盾与纠葛,而《包法利夫人》集以上之大成,读完令人长久沉思。
读完一本书是愉快的,而写一篇书评,则是延续这种愉快。书评可以记录当时的阅读心得,如果当时读完而不写,则会是一种遗憾。写书评,也是件错过了就不会重来的事情。
作家写完书,和导演拍完电影一样,总是分外期待读者与观众参与讨论。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作品走出创作者的“房间”,融入更多的情感与社会元素,真正成为大众文化产品。要不然为何总会有作家这么形容:写完的作品就如同养大的孩子,走出家门后就不属于自己了。
我写书评,除了看重作品的可读性、思想性之外,紧随其后就是考虑自己的参与性。读书的终极目的是“学为我用”,而借着写书评的机会,来倾诉一些自己的心声,很值得为之投入。书评不单纯是介绍书的,很多时候,它也是在发出一些信息,寻找有共鸣的朋友。假若你与一个人不约而同地喜欢某一类书、某一些书,那么极有可能,你们会成为无话不谈、能愉快交往的好友。
书评是买书与读书的副产品,但却是这个阅读链条中最有收获感的部分,买书是为了满足消费快感与占有欲,读书有时候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但写书评却要静下心来、沉浸进去,让自己与阅读到的书产生最亲近的关联。所以,我经常对认识的朋友说,仅有买书与读书是不够的,还得把书评写起来。据说现在的书评人已经很少,成为“稀有动物”了,正是因为买书与读书的浮躁,才导致愿意写书评的人缺乏动笔的动力。
以后,或许可以有这样一条买书与读书原则:不能让自己产生写书评愿望的书不买。话虽这么说,执行起来很难,我猜,多数人仍然会在买书的愉悦、读书的苦恼这个死循环当中,继续迷惘下去。
原标题:买书、读书与评书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