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强东饭局完整版视频里,女孩在三个半小时内被劝酒19次。
很多女性朋友都经历过类似的饭局。尽管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发生更过分的事情,但足以让她们感到不舒服。
我们和有这类经历的女孩们聊了聊饭局让她们不舒服的原因,发现大多数饭局只是权力的游戏。年轻漂亮的女孩,酒量超群的女孩,甚至家庭优渥、出身名校的女孩,都会被发起和主导饭局的人当作彰显权力的点缀品。
饭局上没有人认真对待她们。很多时候,看似平常的社交模式背后都隐藏着胁迫的意味。
苏晓,投资行业
我的公司总部在北京国贸,但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项目上。我们的项目主要与地级市的区县政府打交道,和基层官员搞好关系就成为我们拿下一个项目的关键。这样的工作性质也意味着,我不可避免地需要参与到各种饭局中。
我们通常在圆桌包厢用餐,严格按照权力的层级来安排座次。饭局中,级别最高的人会坐在主位,再按照级别的大小,先右后左依次安排座次。在有女性参与的饭局中,主位的左手位有时会留给一名年轻的女性。
我看了刘强东那场饭局的视频,感到很熟悉。尽管他们用的是方桌,但座次的安排方式与我参与的饭局并无二致。
并不是所有的饭局都有女性参与,但有女性参与的饭局,女性被赋予的角色一定是希望她能活跃气氛。对这样的场合,我还做不到得心应手,也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陪酒的角色。我的公司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还招聘了一位女性行政助理。招聘启事里只列举了简单的需求,但实际上,公司对她的期待就三点:漂亮、双商高、能喝酒。
但很多饭局里,我依然是唯一的女性。我的酒量不错,也有很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如,我从不会穿过紧的职业裙,以防给人造成误解,也不会穿过于高跟的鞋子,以防喝多了走路不稳,需要人搀扶造成肢体接触的机会。席间,我不断地喝水,稀释酒精的浓度,并随时保持着对酒局氛围的警觉。
从业两年,我记不清自己参加了多少场这样的饭局。基本上,平均每场饭局我会喝3两左右白酒,喝得急就容易吐,一共喝吐过四次吧。说起来不知道是悲哀还是幸运,上述经历成了我的竞争优势,曾经业内有家待遇很好的公司点名要挖我,对方赞扬了我一番:海外名校MBA、业务能力强,年轻漂亮,还能喝酒。
我对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很明确,从不掩饰自己在事业上的企图心。当年去北美读MBA,也是想多提高自己的商业领导力。读MBA的时候,我们很看重社交能力的培养,喝酒在这种社交文化下有一定积极作用。我的一些同学因为宗教或其他原因不能喝酒,也会被吐槽为很扫兴。这些不能喝酒的同学担着peer pressure,有位不能喝酒的同学特别有意思,他在一个创业项目上把姜汁水包装成像啤酒的饮料,希望借此缓解与他处境相同的人的社交压力。
回国后,我感到中国的酒局文化还是很不一样,就是绝对地基于权力本身。刚参加这些饭局的时候,我会感到很不舒服,现在也没好多少。但想到现在的这家公司虽然有这样的不足,但就我有限的经验来看,很难想象还有一家公司能提供我,接触从投融资、法务、到运营全流程的机会。
我当时回国就考虑得很清楚,我不想去做公司的中后台,要做就做公司的核心业务。我知道在这个行业里,要想掌握资源和人脉,几乎不可能不应酬。未来,我要想自己出去做事业,还必须学会做判断和方法论。而这些,我也只能从饭局里那些掌握着核心资源的人身上学到。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并不觉得这样的饭局文化只是对女性的剥削。我的领导四十多岁,最频繁时每周要喝六场酒,难道他不辛苦吗?还有一些男同事一喝酒就过敏,也被迫在酒局中频频举杯。女性的身份在这样的饭局中,只是个锦上添花的角色,很少有人真会逮住你拼命灌酒。
我唯一遇到过的一次被灌酒的情况是有三方出席的场合:我们公司、政府、当地银行。在自由敬酒的环节,当地银行的行长很针对我,隔一会就找我喝酒。很幸运的是,坐在主位的政府领导是我大学学长,很照顾我,他帮我挡了酒。但我的领导并没有保护我。在参与那么多场酒局后,我以为自己身经百炼,但那次经历让我后怕,真不知道如果没有学长的保护,会发生什么。我觉得有些喜欢灌酒的人就是心理变态,他们就是单纯想看人出丑,特别是一个女生,这让他们感到很爽。
我很认同Sheryl Sandberg的观点,要想打破这样的男权格局,只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掌权者才有可能。
但现实真的很无力,我们的饭局还有一个压轴环节永远与我绝缘——饭后KTV。在这个场合,有时候会有陪酒小姐来助兴。最初,我不懂这个场合的意义,贸然闯入,被误认为是陪酒小姐,这让我很不舒服。后来,我再也不参与KTV,但也就失去了递交一份“投名状”的机会。我知道自己很难被客户当做自己人,男性们的同盟永远对女性有一个结界。
我不会对家人多讲我自己工作的细节。我的妈妈是一个被爸爸保护得特别好的人,当刘强东的事情爆出之后,她最同情的是奶茶妹妹,她无法想象在彰显权力的场合中,男性怎么能如此轻易地背叛自己的家庭。
工作需要喝酒的事,我跟想要入行的小妹妹讲得比较多。我希望她们知道自己将可能面对的诱惑和付出,都是成年人了,我们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Azu,金融行业
上大学前,我对所谓的“饭局”没什么概念。我的家庭环境单纯,父亲在大学教书,母亲在银行上班,没去过陌生人的饭局。后来我去了郑州读大学,室友喊我们一起去唱歌,又说她男朋友会带几个朋友来。她男朋友和我们同龄,不过高中毕业就到家里的公司工作了。先是一起吃饭,除了寝室六个女生,她男朋友还带了三个中年人,都是在政府工作。我马上意识到这些人应该是他生意上需要结交的人。
当时觉得有点扫兴,我和室友就说我们自己玩自己的,不管他们就好了。饭桌上我们基本没什么交流,接着就按计划去KTV,那时候我们寝室经常一起去唱歌。其中一个男人来了KTV之后就开始一直喝酒,我们就自己喝了一点。唱了快一个小时,他跑过来坐在我和另一个女生之间,开始伸手过来摸我的背和大腿,我立刻吓到了,马上站起来喊:你干什么?然后把音乐掐了。当时我特别生气,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跟着就想骂他。
还没骂出口,另外两个男人过来打圆场,说他是喝多了,绝对是无心的,等下要帮我教训他等等。这个男人也连忙附和,还说要学狗叫跟我道歉,我也没法再继续骂他,感觉如果继续骂,反而显得我无理取闹。我生气又不能发泄,感觉很憋屈。我的室友们也懵住了,当时没说话,然后就跟我一起走了
毕业之后,我回到老家省会的银行工作。工作第三年,我升了职做理财经理。我们是国有四大银行之一,接触的很多客户也是政府官员或者有头有脸的商人。但我从没觉得要跟有权有钱的人套近乎,我没那个需要。
其中有一个客户,是在政府工作。有几次他都说有空一起吃个饭,我都以工作很忙为理由拒绝了。我觉得在金融业,跟客户私下走的太近不好,我们银行对此也是有规定的。
那次他又叫我下班一起吃饭。前几天他刚在我手上买了投资金条,算是帮我完成了业绩,我就觉得还是应该去一下。之前我拒绝了那么多次,加上他一直对我很正常,没有过什么别的企图。去之前我也跟其他同事说了,他们就说我一个人去小心一点。
下了班客户开车来接我,去了一家比较高档的私房菜。陆续又来了四个男人,他们很热络地相互寒暄,不是某某部长,就是某某大哥相称。客户一个个介绍他们的身份,都是政府工作人员,从地市来省会出差。全场只有我一个女性,我一下子明白了,我是被叫来陪酒的。
他指定我坐在其中级别最高的一个人旁边。然后又介绍我说:这是XX银行的X小姐,他父亲是XX大学的教授。之前客户说要给我介绍对象,所以问过我家庭情况。
他们要了白酒和啤酒,我跟他们喝了一点,然后就说我不能喝了,他们也没怎么劝我。那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他们互相聊一些工作,谁和谁是老乡,谁要升职之类的,跟我聊天很少,就是问问我工作忙不忙,要做些什么之类。
吃到十点多,客户指定了其中一个参加饭局的人开车送我回家。那人是外地来出差,我是本地的,所以不怎么害怕,最后也被很正常的送回家了。
那次饭局让我觉得很不舒服,尽管没有人在饭局上冒犯我,但被叫去陪酒,有种被骗的感觉。这两次饭局都是政府背景的中年男人,对于组织者来说,他们不能叫那种特别“社会”的女性,或者陪酒的女郎之类。最合适的就是女大学生或者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最好家世背景也不错,这样更长他们的面子。
而我,对这个饭局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女性出场,点缀、调剂这个男人们的名利场。
木碗,媒体行业
要不是比我更年轻的女孩们喊出“MeToo”,我可能没有意识到大学时期经历的那场饭局对我的影响。说实话,很多女孩的经历因为冲突感特别剧烈,似乎离现实生活有距离。直到蒋方舟打破沉默,切割了部分过去。我感到内心有了些变化,类似的饭局我也参与过一次,有些年份了。
先说饭局之前的一年吧。那时,南方的媒体正处于黄金时期,丰富的资讯和新鲜的观念,仿佛给我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我从内地一座小城市南下读大学。
我最喜欢上一名客座讲师的课,他来自业界一家知名媒体。比起实务性的操作,他更喜欢在课上讲波特莱尔,讲博尔赫斯,或其他。我高中虽然读理科,却最享受读《萌芽》的闲暇时光。听这名老师的课,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趣味。我和喜欢这门课的同学会找老师多推荐些书,老师也会多跟我们讲讲业界好玩的事。那时候,我觉得媒体老师们都很厉害,有趣犀利,又有人文情怀。
有一天,老师下课叫住我,问我能不能召集班上的女生,和他们办公室的老师一起聚餐。我想都没想,一口答应了。这是个多难得的机会啊,我们可以跟业界的老师们多交流。班上的女同学也很开心,可能大家都或多或少都觉得,多认识点前辈,对自己的未来会有所帮助。至于没有叫上男生,我并不觉得奇怪,班上男生屈指可数。很显然,他们也并不对这门课感兴趣。
饭局设在市中心一栋高档商务大楼的高层,日式火锅。我和很多女同学还没有对大城市的生活熟悉,压根没去过核心地段的高档餐厅。女生们都打扮了一番,倒计时着赴宴的时间。我到现在都记得,我当时穿了一件深蓝色的运动外套。跟其他女生穿上漂亮的花裙子相比,我想显得不一样一些。
我们都没想到是榻榻米的包间,用餐需要脱鞋。我进房间后,门口的鞋已经摆满了,味道让人尴尬。脱鞋的瞬间,我有点紧张,担心有脚汗的味道。果然,进入房间,脚汗味很重。不知道味道来自谁,或者来自哪几个。无论如何,饭局就在奇怪的味道中开始了。
到场的全是男老师,年纪四十上下的占一大半。饭菜的味道不记得了,只记得级别最高领导说,老师们很想了解一下,现在的年轻女孩们在想什么。一阵七嘴八舌,女生们热情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你们班女生中,谁是最有想法的?”领导问。“最有想法是什么意思?”有女生反问。又是一阵七嘴八舌,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我只记得有同学的眼光瞄向了我。
饭局的其他细节在我的记忆里已经是空白了。但当时的感受,在我写下这段回忆的时候,仿佛又重现了——不舒服,说不出清楚的不舒服。
那时候,我刚满19岁,还牢记着妈妈送给我的女性“三自”箴言:自尊、自爱、自强。在那样的场合中,我觉得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也觉得自己在欺骗其他的女同学。我们尚不知道怎么与年长的男性打交道,而我却召集女生们进入到了一个只有成年男性的空间。在那里,他们打量着我们,彬彬有礼,不失风度。我不能代表其他女同学的感受,我只能说,当时的我不停地用带着好奇心的提问,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我毕业后,听说有低年级的学妹们被邀请参与了这样的饭局。又过了几年,我又听说这样的饭局里,多了一些企业界人士的参与。
我感到很羞耻,好像这样的先河是我开启的。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是我?是因为我当时看起来比较听话?看起来会轻易被诱惑?看起来很会来事?要去剖析原因,着实有些残忍。这意味着,我首先要承认自己是个弱者,接着再承认自己的确有所求。细想下去,结论就是,我是个怯懦的,爱狡辩的,坏人。
在工作多年后,我也成了媒体老师,这种负罪感还时不时会因为一条新闻,跳出来刺我一下。
在全球女生们反抗密集的那段时间,我跟我先生聊起这件事。他说,你当时一定看起来很傻,哈哈哈哈。过了一会,他说,不过我不是女的,你的不舒服,我无法感同身受。我想,很多时候,对大部分女生而言,只要多了一点敏感,波澜不惊的生活也不是那么好过。
原标题:饭局上的女孩、大佬与掮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