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记者调查十款学习类app乱象:违规获取用户信息 诱导付费买道具
07-03 13:57:55 来源:南方+

南方+消息,为了治理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乱象,《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6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求各APP在9月1日前自行整改。届时未进入白名单的APP,学校将不得推荐给家长、学生使用。

《管理办法》实施一个月,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天天练、作业盒子(家长版)、洋葱数学、快对作业、作业帮、作文纸条、作业大师、作业帮一课、好分数、小猿搜题等10款热门校园学习类APP。调查发现,这些APP仍不同程度存在游戏泛滥、过度娱乐化、违规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

教育专家呼吁,要加强学习类APP规范管理,完善过程监管和退出机制,还要重视发挥好家长的监护引导作用。

乱象1:积分游戏诱导用户充值

“恭喜你,闯关成功!”当记者在天天练APP做完了几道数学题后,手机界面上弹出了闯关成功的字眼,同时还蹦出了大量的星星、钱币。

天天练由北京乐乐高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在APP中,做题是以“闯关”的形式完成的,只有闯关成功才能进入下一个关卡的练习,并且会根据闯关的完成度奖励相应的星星、乐豆和乐币。这些虚拟货币可以用来在APP中换取装扮,甚至兑换一些现实中的奖品。

除了闯关之外,天天练还引入用户等级和打榜机制,用户被冠以各种头衔,从最低等级的黄铜、青铜,再到最高等级的黄金、钻石。这些都是电子游戏中常用的设定。

这些游戏化的内容真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吗?记者发现“天天练”可免费学习的内容十分有限,在闯到第三个关卡后系统就会提示,余下的关卡需要成为VIP会员才能解锁。如果用户想要持续在APP中赚取虚拟货币、刷榜单,就不得不购买49元每月的VIP会员。

《管理办法》明确,对积分兑换礼品激励学习兴趣等难以清晰界定是否与学习有关的内容,各学习类APP主办者应采取将此板块内容移出本APP,或者对本板块内容采用儿童锁、密码验证等技术手段对学生加以保护。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天天练,下载量超过5000万的作业盒子也存在大量游戏化的内容,甚至可以用付费方式购买虚拟道具。“作业盒子”内置的“魔法学院”“学霸计划”“脑力达人”等功能里,用户可以通过付费获得更多体力值、魔法值以及金币,官方还通过榜单的方式来刺激用户消费。

由于付费的游戏化内容遭到家长质疑,今年1月作业盒子在更新中将原APP改为“家长版”,另设了一款学生版APP。然而,前文所提的游戏化内容并未改变,原用户仍然能通过账号密码进行登录,不符合《管理办法》的要求。

乱象2:社交等与学习无关内容偏多

《管理办法》中提出,校园学习类APP应当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用户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不应存在与学习功能无关的内容及链接,具体是指:产品(含各功能板块)不应存在各种网络游戏、商业广告、购物美食、互动交友等内容和链接。

然而,不少APP仍在以学习的名义打“擦边球”,用漫画、游戏、社交等元素来吸引未成年群体。例如,记者在使用作业大师APP时发现,这款主打“中小学生搜题神器”的应用设有电子书功能,除了科普读物外还有大量的言情、玄幻小说。

记者点开一本名为《本王宠你》的电子书发现,这本书获得了超过35万的点击量,然而其内容有大量描述男女关系的暧昧情节。

除此之外,社交也是很多学习APP热衷于推广的功能。在社交功能中,用户可以发布自己的动态,评论他人的内容,甚至可以互加好友、进行私聊。而《管理办法》中建议,学习APP应当以教师、家长、管理员发布信息、照片、评论为主,关闭学生用户对外公开的评论、发帖等功能。

记者调查的10款学习类APP中,快对作业、作业帮仍然有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社交板块,学生除了发布学习内容和励志文章外,也经常出现征友、晒个人物品等与学习无关的内容。“还有人要交朋友吗?”在快对作业的“加油站”功能里,一名注册信息为初二女生的用户发布的征友信息,评论下有不少用户评论“求小姐姐互加关注”。

有些APP虽然没有开放社区板块,但用户仍可以公开发表内容。例如在以提供中小学优质作业素材的作文纸条中,一名自称是初三男生的用户,用作文的形式来讲述自己谈恋爱的心路历程,获得大量的点赞、评论。

乱象3:违规获取用户信息,宣称充值就可查成绩

《管理办法》提出,各学习类APP主办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调用和学习相关功能无关的隐私权限,不得收集与使用本APP功能无关的学生和家长个人信息。

然而,记者在下载作业帮一课APP时,手机提示该app需要开启存储、设备信息、电话、信息的权限。查询应用商城后发现,这款app一共获取了16个敏感隐私权限,而应用商并未对这些权限是否与学习有关作出解释。

在记者调查的10款学习类APP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调用隐私权限的问题,不少APP在下载安装时都需要用户开启电话、位置等敏感权限,并且在注册时要求提供学生的学籍、学号等信息。10款APP中,仅“小猿搜题”会要求用户先同意隐私协议和服务协议,其余均无明显提示。

这些隐私权限的开通为APP运营方推送广告营销信息提供了便利。记者下载作业帮一课后不久,就收到自称该平台约课老师的电话和短信,向记者推销起APP里内置的付费课程。

利用学习APP公布成绩排名一直是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严厉查处的内容,《管理办法》中也明确提出学校和老师不得利用APP发布学生考试分数的成绩排名,禁止公布学生的集体分数排名,只允许学生查询个人成绩。然而仍有APP以查询排名为卖点,并凭此盈利。

好分数APP宣称可以查询中小学生在校考试成绩,用户提供班级和学号就能查询到自己历次考试的成绩。同时,该APP还在充值界面显示,如果充值300元成为会员的话,还可以查看到自己在班级和年级中的名次。在该APP中,服务商也未对是否合规地获取在校学生成绩信息作出明确解释。

专家观点:校园学习类APP应“回归学习”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线教育市场发展迅猛,学习类App已经渗透到学习、校园生活多个环节。然而学习类APP也被频繁曝出存在内容涉黄、诱导付费、外链游戏娱乐服务、违规收集学生隐私信息等诸多问题。

对此,教育部去年12月发布通知,要求“严禁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校园学习类APP在一定程度为教学提供了便利,但是线上教育并不能取代课堂教育,必须警惕APP在基础教育中被滥用、误用的现象。”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目前很多入驻校园的APP假借学习名义推广商业内容,其中有很多低俗、娱乐等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内容,这已经违背了学习类APP服务于学习的初衷,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把关,对不良APP说“不”。

《管理办法》中提出,将针对校园学习类APP出台黑白名单制度,并实施动态管理。对此,熊丙奇表示,教育部门除了要建立学习类APP校园准入门槛外,还应该完善过程监管和退出机制;明确好学习类APP在基础教育中公益性、辅助性的定位,不能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增加师生负担为目的;重视家庭教育,发挥好家长在孩子学习中使用APP过程中的监护、引导作用。

附:十款学习类APP存在问题统计

原标题:不止诱导付费买道具,记者调查十款学习类app还发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