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那些暴露年龄的动画片,再也回不来了
07-06 15:08:37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号

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号消息,1984年工作日的一天,辽宁电视台录音棚。

几个东北人,正在给一部日本来的动画片配音。

这是几十年来第一次翻译日本片,大家对日语台词都没经验,还特意请来了教日语的大学老师做指导。

就连这部片子的片头主题歌,第一句应该怎么翻译,都得好好想想:各地各地各地各地各地各地,阿姨兮带路

录音棚里特意准备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为的是能随时能把东北话拉回到普通话。

剧组还指派了一名台词监督,防止配音演员说到动情处,东北话脱口而出。比如把全片最后一句结束语说成:

就整到这,拉倒吧。

没错,这部片子,就是《聪明的一休》。

中国引进海外动画片的历史,已经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了。

不过,规模最大也最精彩的一次,还要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在全国人民普及电视的时候。

和一休一样远渡而来的海外动画片,陪一代人度过了整个童年。

1

《聪明的一休》,并不是从东北开始过来的。

而是绕了半个中国,从广东来的。

那个年代的广东,有一个奇观:从高楼大厦到穷乡僻壤,房顶上都竖着一片片的天线。

这些天线都是违法的,它们都带着放大器,专门用来接收香港的电视节目。

这让广东省政府十分头疼。很快,办好广东台就以完成任务的身份被提上了日程。广东省特地给电视台划出一批外汇,去海外采购了一批电视节目。

其中就有《聪明的一休》。

《聪明的一休》原本轮不到广东电视台。如果它没有被央视先拒之门外的话。

央视的人看了样片后,觉得是个好片子,但要在央视播出还得考虑考虑。

在此之前,央视引进的《铁臂阿童木》就很满意。

当时正值国家卯足了劲要科技强国之时,这部由日本现代漫画之父手冢治虫创作的科幻动画片就十分应景。

比如阿童木的名字来自于英语单词“ATOM”,意思是“原子”。

被央视放弃的一休,在这种情况下被广东电视台买了下来。

《聪明的一休》引进后的翻译和制作,被外包给了辽宁电视台。

真接手了,东北老铁们才明白了央视的顾虑.

原来,这部片子很不好翻译,比如有一集,有个做豆腐的镜头,旁白说:豆腐是日本人发明的。

这简直就是随意歪曲历史,你咋不说小提琴是鲁智深发明的泥?

再比如另外一集,有一个情节:给新佑卫门相亲。这也太少儿不宜了。

要知道,东北人堂堂正正地相亲,还要等到6年以后,赵老蔫和马丫丫演的那个小品。

于是,在翻译的时候,相亲这个情节就改成了:收女徒弟。

2

当东北老铁们还在冥思苦想怎么翻译一休的时候,一个美国人已经瞄上了中国市场。

这个人叫迈克尔·艾斯纳。他有一句恶狠狠的名言:所有给人们提供娱乐和信息的公司都是迪士尼的竞争对手。

刚上任迪士尼总裁没几天,他就特地飞到北京,直奔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

艾斯纳这次带来的是看家法宝:《米老鼠和唐老鸭》。

米老鼠当时56岁,唐老鸭49岁。这对搭档已经去过100多个国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头号动画巨星。

在一些地方,它们也引发了很多文化上的冲突。比如70年代芬兰闹经济危机,有人建议停播唐老鸭。停播的理由是:这只鸭子从来不穿裤子,而且总是和一只未婚的母鸭子在一起打打闹闹。

在中国,米老鼠和唐老鸭在20世纪30年代就以电影版的方式在上海、南京放映过。刚巧当时的央视少儿部主任徐家察是上海人,当年就是它的小观众。

于是,在她的力推下,央视一次购买了104集动画片的版权。

迪士尼和央视的谈判一直持续了整整半年,带来的协议书厚厚一沓,什么播放权、播放时间、版权保护,都是当时的中国人民没见过的词儿。

比如,这104集的动画片只能在央视播出一次,不得重播,也不得复制、出版任何音像产品。而且,如果发现中国其他地方有人盗播,央视必须前往制止和问责。

迪士尼的版权意识绝对能说地表最强。他们发现中国有好多盗版的米老鼠,就把所有的商标都注册了一遍。

有家糖果公司,做奶糖的,本来从30年代起,就在奶糖包装上印米老鼠,很受欢迎。这下不得已改成了大白兔。

对,就是那个大白兔。

引进之后,就是配音。他们规定,配音演员必须海选,每个人要把自己配的片段录下来邮到美国,由美国人最后敲定。

尤其是唐老鸭,这个全片台词最多的角色。

其实,原先有个二十岁的小伙,模仿鸭子叫声很像,已经被定为中国版唐老鸭。不料,他刚配了十集,就被派到外地出差了,只能换人。这事成了他的终身遗憾。

最终确定的配音演员,是刚在央视86版《西游记》里,给孙悟空配过音的另一个年轻人,李扬。

李扬下了很大功夫,学习怎样做一只真正的鸭子。

为了多听鸭子叫,他故意在鸭子屁股后面追,吓唬它们。还用了很多民间偏方,比如学乌鸦叫。

刚刚说过了,徐家察主任小时候就是上海滩的小观众,是看过美国版唐老鸭的。她亲自担任这部中美合拍动画片的首席观众。

经常,她因为觉得李扬的鸭子味不够,或者太重,让他再来一遍。

有时候一来就是20遍。

从1986年到1990年,每周日晚上六点半,央视一套都会播放一集《米老鼠和唐老鸭》。千万名中国孩子都坐在电视机前,眼巴巴地等着那二十几分钟。

被吸引的,还有数不清的大人。报纸刊登文章说:

《米老鼠和唐老鸭》提供了一个让成年人大笑一场的园地。

不料,刚播出十几集时,央视突然收到了迪士尼的举报,说上海台把动画片录了下来偷播。

上海台当时和央视是平级,央视管不着,最后找到广电才摆平。

没几天,迪士尼又打电话过来,说厦门的渡海轮上又有人在偷播。

1988年春晚,李扬被邀请参加,他的节目就叫《孙悟空和唐老鸭》。

在这个节目里,李扬一会儿装成孙悟空,一会儿装成唐老鸭。

3

1984年,美国一个叫孩之宝的玩具公司,为了卖玩具,和漫威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漫画。

没想到,他们打造出了一个跨越世纪的超级大IP:变形金刚。

主角是两伙会变形的机器人,一边是好人,老大哥叫擎天柱;一边是坏人,代表人物威震天。这两拨机器人从外太空打到了地球。

实际上,这两个名字都是翻译到中国来的时候特意取的。

擎天柱的原文是Optimus Prime,意思是“头号领导”;威震天的原文是Megatron,这个词干脆没法直接翻译,像香港就直接给他用了音译,“麦加登”。

中国的孩子们本来是会辨别好人坏人的。好人都是浓眉大眼,坏人都是贼眉鼠眼。这下不管用了,好人坏人都是一张铁脸,咋分辨呢?

还好,另外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诞生了。分辨好人坏蛋,就看他是变成汽车还是飞机。好人叫汽车人,坏蛋叫霸天虎。

好多孩子都对坐飞机有阴影,就是因为怕它是坏蛋霸天虎变的。

孩之宝带着这部动画片,以及衍生出来的玩具,把160个国家的羊毛薅了个遍。1986年,孩之宝找到了上海电视台,本来上海台也在纠结,但对方说:

只要能播出,近百集的《变形金刚》就全部免费送给上海电视台,不要一分钱!

随后,北京台、广州台也跟孩之宝签署了类似的协议,免费播出,当然这些免费协议都有其附加条件。

广州台在播出时,必须附带一分半钟的变形金刚玩具广告;

广州台下属的广州电视节目复录中心拥有40多台复录设备,在全国首屈一指。该中心必须帮助孩之宝复制《变形金刚》录像带,提供给全国其他城市的电视台……

没错,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成了它的免费宣传工具。

变形金刚玩具登陆广州的第一天下午,价值5万元的玩具就卖光了,一个月销售额破百万。

4

从《变形金刚》第一轮播放的北京、上海、广州,就看得出这些大城市的分量。

在当时,要想知道各个地区的改革开放程度怎么样,就看这个省有没有引进海外的新鲜事物。

比如,动画片。

今天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山西,也是当时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省份。

早在八十年代初,山西就和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哈默博士签约,开发平朔煤矿。哈默博士年轻时去苏联跟列宁做生意。晚年,他又来到中国投资。

1987年9月,平朔煤矿正式落成投产。当时有媒体描述这项合作说:

把美国西部一个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搬到了晋北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就在同一年,山西省引进了一部日本科幻电视剧,《恐龙特急克塞号》。

这部片子的原名如果直译的话,应该是“恐龙战队克塞”。

这部科幻片,让中国人第一次见识到了许多新奇的概念:穿越时空、时间停止、外星人、恐龙,还有什么人间大炮、果武、特茨、阿尔塔夏公主、格德米斯……

那段时间,全中国的男孩子们都会摆出一个pose,双臂交叠,马步蹲裆。口中大喝一声:

克塞克塞,前来买菜!

格德米斯,坚决不卖!

但是,它也引发了第一起造成中国孩子伤亡的人身事故。

1989年3月1日,浙江海宁一个7岁的小孩,看《恐龙特急克塞号》入迷,在家闲着无聊想模仿“克塞”,从四楼往下蹦,经全力抢救终于脱险……

在给《恐龙特急克塞号》配音时,导演大胆起用了一批业余的文艺爱好者,比如大学生、制药厂工人、铁路职工……

其中,有个给片中的孩子配音的小姑娘,是山西省外经贸厅的一名工作人员。通过这次配音,她跟山西电视台开始建立联系,并最终改变了命运。

后来她去了北京,担任了一款少儿节目的主持人,这款节目叫《七巧板》。

她说:没有“克塞号”,就没有我后来的事业,无法想像自己后来会从事电视工作。

《恐龙特急克塞号》正在热播的1990年,广州台又引进了几部动画片,比如《忍者神龟》。

混合了美国古典西部片、黑泽明的电影和70年代科幻元素的《忍者神龟》,很快就火了。四只爱吃披萨、喜欢看电视跳舞的靓仔乌龟大受欢迎。

在翻译的时候,中国人又有了自己的发挥。

原本四只乌龟的名字都是从艺术大师来的,比如“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

结果,翻译过来以后,“莱昂纳多”变成了“达芬奇”,“多纳泰罗”因为不好记,就干脆改成了中国孩子个个都知道的“爱因斯坦”。

连这部动画片的原名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直译过来是“少年突变忍者龟”,也改成了“忍者神龟”。

这波引进的动画片还有《圣斗士星矢》和《北斗神拳》,都是打打杀杀的战斗类动画。

这是因为,当时负责引进动画片的,是一位叫白嘉荟的大叔。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广州电视节目复录中心吗?他就是负责人。

白嘉荟是北大毕业的,觉得教育很重要:

中国的孩子不能一味地观看低幼作品,也应该看些具有阳刚之气的作品,否则在那些温情动画片的长期熏陶下长大的孩子,会缺乏坚强的个性和社会竞争力。

谁知道,白嘉荟这一下整的有点过于阳刚了。《北斗神拳》没播出多久,就被停播了。

动不动就一拳打爆人的脑袋,很多家长都接受不了。

其实,在此之前,有人给他推荐过另一部动画片,说这是日本现在最火的。

他找来看了一下,觉得这简直是在篡改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实在接受不了。

这部动画片,就这样跟中国观众擦肩而过。

它就是——七龙珠:

5

《恐龙特急克塞号》设定的剧情,发生在2001年,人类已经掌握了时间旅行技术。 

回头一看,2001年已经过去18年了。 

人类并没有掌握时间旅行技术,当年的小观众们却都成了油腻中年,在脂肪和流量的双重焦虑下煎熬。

在互联网时代,看一部动画片就是动动手指的事。

然而,随着童年记忆的渐渐远去,那份苦等和狂喜的心情,也越来越远,一去不回。

擎天柱的一句独白,成了对那个时代最好的致敬:

我们因为被遗忘的过去而走到一起,齐心协力,面对未来,我是擎天柱,再次发出倡议。

让这段历史流传下去,我们拥有珍贵的记忆,生生不息。

原标题:那些暴露年龄的动画片,再也回不来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