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消息,《英雄》被作为是中国商业大片的开端,一度开辟了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为特征的大片时代。然而,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如今的商业大片已经完全换了一种面孔,在现实中开辟出一片土壤,不仅顾及了商业和艺术的平衡,也具备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这个时代的来临将会对于中国电影产生怎样的影响?11月21日晚,“中国电影的新商业大片时代”新浪潮论坛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举行。张一白导演担任主持,与陈可辛、徐峥、陈思诚三位导演畅谈“大片”的未来。
中国观众太厉害了,新商业大片不仅仅是娱乐
最初的商业大片总是给人娱乐大片的印象,但是现在的新商业大片,若只有娱乐,恐怕不会走得太远。让徐峥印象深刻的就是《我不是药神》的火爆。
作为《我不是药神》的监制和主演,徐峥说开始他们对《我不是药神》的票房预测,“如果能达到《老炮儿》的结果就蛮不错了,就这样的题材来讲。”令他们意外的是 ,电影成为了爆款,成为2018年暑期档票房冠军。徐峥说:“我们在现实主义在里面植入很多社会性,但是在整个创作时候,导演用了很多类型片的商业元素,当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产生一种发酵的作用。这种发酵作用在中国观众里一下像扔了一颗原子弹一样,我去路演的时候很震惊,因为来的时候全是包场的,有医疗系统、有保险系统、法律系统的,是一种自发的,因为内容所具有的话题性产生相互间的传播力。”所以徐峥认为,中国观众的耐受力,对新内容的饥渴程度、接纳程度非常厉害,“这就给创作者提出很多要求,你关注的主题要做商业化、类型化的处理,但是要让内容本身具有现实的价值,要结合得很好。对所谓原来商业大片仅仅是一个娱乐层面的需求的尺度,一下就抬高了。”
陈思诚和陈可辛同样认为,“中国观众太厉害了”。陈思诚说自己走了一圈,发现中国电影观众应该是全世界最可爱的,是最专业的一群观众,“这种成长性是源于中国观众是什么都看的,美国是一个文化非常保守的国家,很多当地人只看美国电影。欧洲也是一样,有文化优越感。中国观众是从小被DVD和录像带培养长大的,全世界各地东西都看,视野很开阔。不仅看美国片、韩国片、日本片、欧洲片,甚至泰国片、印度片都在看,我们反而没有那么强大的文化戒备心或文化的防火墙。”
陈可辛来内地拍戏到现在15年,可以说见证了中国商业片的发展,他深深认同“中国观众是很厉害的”,“我记得2002年《英雄》之后,有七八年时间,一千万投资的爱情片是没有人投的,要上亿才会有很多投资方有兴趣。使得年轻导演没有机会,没有新的题材,就变成恶性循环,只有大导演,大明星,整个行业充满飞来飞去的、金光闪闪的、宫廷的古装大片,观众进去完全是看奇观,不求电影好不好。当时我也必须在这个行业里生存做一些大片,希望在大片里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但是也必须要做。”
但是从徐峥的《泰囧》开始,中国商业片变了,观众也发生了变化,“市场越大,饼越大,非主流的电影或非最典型的商业主流片才会有机会跑出,现在的中国,《药神》《老炮儿》都是非主流电影,但是票房是非常主流的票房,这是全世界都没有可能发生的。这使得我这样一把年纪了还要一直做下去,因为观众真的非常可爱,非常厉害,而且非常有判断。近年来,因为互联网的评论使得观众更觉得有投票权,观众参与了电影的成和败。”
跨类型是新商业大片的趋势
具体到三位导演的新作:陈可辛的《中国女排》、徐峥的《囧妈》和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3》,如何做出新意,三人均提到了题材的融合。而跨类型,显然也是新商业大片的趋势。
徐峥说:“思诚拍《唐探3》,就不再是简单的喜剧,已经是融合性的、复合的类型,更高端类型了。体育电影也是更细分的电影,像《药神》也可以放到人物传记电影,如果去研究全世界的电影,关于老师和孩子的电影也成为一个类型。类型有大类型,有小类型,有类型的复合和高端。归根结底对创作人来讲,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电影的主题,原来是讲商业性、娱乐性、社会性,作为人物来讲还有灵魂性,整个电影的艺术性,这也是每一个导演创作中要思考,要顾全的问题。可是这个事情有时候没有办法这么周全,如果你考虑到人物的灵魂性和艺术性,那在商业性上需要做一些让步和妥协。”
所以这个融合的过程,创作者纠结和挣扎的过程,如何融合得更好,如何取舍,是每个创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也因此,徐峥坦承,希望观众对电影不要要求太多,“对电影的要求不要期待在一个电影里面能够顾全到那么多,我们尽量做这样的平衡,还得有导演自己的探索。但是有一个大的方向,我们和观众是完全可以相信的,就是在内容、题材、主题挖掘上,我们可做的很多,中国故事、中国人的故事太多了。”
谈及“中国故事”,陈思诚说因为拍《唐探3》,他在日本整整呆了三个月,“都说日餐好吃,我这三个月基本上吃中餐。现在票房的冠亚季军全部是国产电影,说明中国观众最爱的还是国产电影。我们还是有中国味,希望能看到的还是中国的电影讲中国的故事。这也是我们导演可以未来为之奋斗一辈子最好的土壤。如果没有这些观众和这些市场,没有这么蓬勃向上的未来,那都是空谈。我自己就有特别强大的热忱。我觉得未来特别好,看到现在在座的观众就象一池热腾腾热水,我就想一头扎进去,因为有太多可能性。《流浪地球》和《哪吒》,充分说明了只要创作者在一种类型上深耕细作,好好把内容做好,都有成功的可能性。中国观众太可爱了,《药神》可以卖这么高的票房,《我和我的祖国》也可以,这也鞭策我自己要跟《唐探》系列迅速告别了。”
陈思诚透露自己将不再做《唐探》系列的导演,但是“唐探”宇宙会继续开发,他还会做监制和编剧,“我会做一个新类型的电影,因为觉得有太多可能性,有太多领域的蓝海,IP的蓝海,内容的蓝海等着我们去挖掘。我希望的内容层面更加百花齐放,出现更多新导演、更多复合型内容,能让观众有更多选择。内容之外,我反而希望能真正意义上进行产业化的拓宽,我一直说如果电影公司创作团队不思考这种可能性的话,那只能依靠放本体,这个产业会越做越好,所以我和团队都会思考如何让电影跨到其他产业,比如跟乐园合作、跟衍生品、跟游戏的合作,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有前车之鉴的,好莱坞他们都是这样做的。这样大家会真正意义上认识一个IP,前两天看到一个最值钱IP最有价值的IP是皮卡丘,很多人很喜欢这个东西,它是从游戏开始,一步一步做到今天二十年了,做到全球最认可的IP。我们要对每一个IP要认真的做,一点一点来,所以,我们在开发唐探其他系列更多可能,希望真正具备像宇宙性的东西,这样才可能跟其他领域进行合作。我希望未来或相信未来很快会看到我想看到的前景。”
陈可辛说早年间,韩三平和他说中国没有商业导演,一个都没有,尽管这些电影大卖都是用钱堆出来的,但是十几年后,中国电影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觉得电影没有高低,只要你做的过程里面是百分之百投入,你看到他们的电影是用热血去做,那么,和拿戛纳大奖的电影是没有区别的。”
春节档作品不要恶性竞争
三位导演的新作都定在大年初一上映,而说起春节档如今竞争越来越激烈,三位导演也坦言压力很大。
徐峥说像在大年初一的档期要考虑的元素太多了,“相信在座各位是一样的,你甚至还得考虑到今天发布会是不是撞期?我们不想有任何恶性竞争。”徐峥表示,进入到一个好的档期意味着竞争更激烈,又会增加很多其他压力的工作,“档期的选择现在变得越来越难,创作者自己要去控制档期这个事情,这是很辛苦的一个事情。大家都希望有某一个非常让人感到舒适档期,但其实不存在这样的事情。在任何时候上映,都有一大批竞争对手,都有不同的电影,所以,我觉得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讲,还是要更多注意力放在内容本体上,内容好了放在什么档期都会好。现在的观众越来越倾向于口碑,口碑的传播决定了是不是买票去看这个电影,作为电影人我还是愿意回到本身创作者的这个角度,尽量把片子拍好。”
陈思诚认为很多东西是机缘,就都碰到一块,“我们是最早定档的,在《唐探2》之后就定档了,两年以后的春节见,未来也会尝试其他的档期,可能下一个作品就是暑期档,影片类型决定档期,《唐探》具备很强烈的合家欢属性,适合春节,下一部电影我认为可能适合暑期,可能就会更多做一些暑期的准备。”
第一次进入春节档的陈可辛笑说觉得很怕,“觉得太危险了,因为确实是体量大,有时候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后面还有发行和投资方等,体量大了以后,赌博很大。它就那么大一个市场,观众就看那么几部电影,本来有一些电影应该有更好票房,但放在春节档的时候,因为竞争激烈没有那么好的票房,也有一些电影本来没有那么好的票房,但是就因为放在春节档就票房更好,把竞争对手打压下去,把自己抬高,这个是很可怕,我拍完戏以后比我拍戏还累。”
几人均表示,彼此期待对方的电影,不会互黑,徐峥还补充说“其他几部也不要互黑”。张一白说:“这三部电影呼吁今年春节档是一个祥和,喜庆的春节,干净的春节,团员的春节。这是很重要的,特别重要,否则的话,我们春节就过得太险诈了,本来大家是好好的拍一部好电影,不但是让观众得到满足,大家过年过好,同时我们要让每一个创作者也能在这个春节,在这个节日里也能愉快。”
有趣的是,三位导演还互相了解了下片长:
陈思诚:我现在是139分钟。
徐峥:我两个小时之内。
陈可辛:那我138分。我明天一大早就回去继续剪。
徐峥:导演你不要为了长度牺牲掉太好的内容。
陈可辛:好的内容后面还会有。
徐峥:每一个导演在自己剪的时候都是一个很挣扎的。
陈思诚:今年最长的是《流浪地球》。
陈可辛:不竞争是不可能,但是我希望在这里起码这三部戏我们竞争归竞争,春节档体量大,会有这样的情况,互相攻击,我觉得今天来最起码做到这三部戏不要,就把自己做好。
原标题:陈可辛 徐峥 陈思诚呼吁:春节档不要恶性竞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