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7日,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照常上课,可校内办公室一位教师的座位,却“永远”空了下来。五天前,一名学生将利刃刺向了一位即将到退休年龄的老师。
1月2日晚上9点左右,一个高瘦男生短时间内三次出入进入该中学的教师办公室。他最后一次进入办公室后不久,隔壁教室的同学听到了一位女教师呼喊救命。学生们闻讯而去,发现了倒在血泊中、55岁教政治的周老师。
学校的监控显示,袭击周老师的嫌疑人是高三寄宿生李某天。在当天晚上9点52分,李某天翻墙逃离学校。
在李某天逃离之后不到10分钟,周老师宣告不治。她当时被送往距离学校不到2公里的三甲医院长安医院进行抢救。
1月7日上午,西安某协办此案的派出所民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李某天仍未归案。至截稿,未有其他消息显示该犯罪嫌疑人已落网,疑似仍在潜逃。
行凶
公开资料显示,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创办于1959年,是陕西省重点高中、陕西省示范性高中。根据校方的通报,李某天为该校高三寄宿学生,当天由于晚自习期间玩手机,被值班老师小金发现并予以没收。
此后,李某天两度到教师办公室想找老师要回手机,由于小金不在,他便返回教室。周老师与小金老师同一个办公室,但并非李某天的任课老师。没有人知道,他第三次来办公室时发生了什么。
等到学生们看到倒在办公室门口的周老师时,李某天已经逃离了现场。
案发后,西安市公安局抽调刑侦局、经开分局相关警力成立专案组,开展侦破工作。根据警方的协查文件,李某天身高约一米九,年少有力,而周老师已经55岁,即将退休,根本不是少年的对手。
案发时办公室并无他人,没有人知道李某天是否携带凶器,更没人知道他为何要将利刃刺向多数学生眼中温和可亲的“周妈妈”(学生对周老师的爱称)。
“之前被她好好保护过,我们却再也不能好好保护她了。”已经毕业的学生小娜(化名)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我的班主任,是毕业前会给每个学生写明信片、开学前提前给我们开好教室暖气、把我们当亲生孩子的周妈妈啊!”“我高二时哮喘病犯了,是周老师把我从四楼背下去抬上救护车,并一直在医院陪护,还垫了医药费。”许多自称是周老师学生的网友在新闻的评论区怀念她,还有已经毕业的学生特地回母校,给周老师献花、希望送她一程。
周老师生前的板书,开学前帮同学们先把暖气打开 图/学生微博
“他在的班是重点班,属于文科班的第二档次的班。”有知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李某天平时性格并不张扬,也不与同学起矛盾,只是话比较少。
“高三了,学生重心放在学习,也不大关注一个话少的同学。”此外,该知情人士表示,事情发生后,与周老师共事多年的老同事“这么多天眼睛都是肿的”,心理医生已经进学校,对师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而关于嫌疑人李某天,学校噤口不言,只在通报中提到了他成长于“单亲家庭”。目前没有媒体报道提及其更详细的成长背景。1月7日上午,西安某协办此案的派出所民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李某天仍未归案。
恐慌
中国社科院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童小军曾多次接触过少年暴力事件。在她看来,李某天的犯罪行为更接近于一种应激反应,“他被激怒,但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师、犯罪心理学学者张广宇此前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提到过,青少年大脑额叶部分的发育尚不完全成熟,更容易冲动。
而李某天的暴戾,让许多人一下子联想到两个多月前,四川那个持砖砸老师的少年。
2019年10月24日,四川眉山市仁寿县城北实验初中,一个穿着校服的男生颜某尾随老师进入教室,随后迅速将随身携带的板砖重重砸向那位老师头部,短短10秒,一共砸了9次。老师当场倒地,被认为是“特重型颅脑损伤”。该男生行凶的理由,仅仅是因为“在校园内骑自行车被批评了”。
而大多数学生对被砸老师的人品、师德赞誉有加。“很温柔的一个人”“是为尽责的班主任”……甚至,曾经在颜某通宵未归、家长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该老师半夜寻人将其送回家。该老师的同事曾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或许是长期的负责管理,反而让学生产生报复心理。
而近日遇害的西安第六十六中的周老师,显然也有着高度职业道德,哪怕不是自己教过的学生,也愿意去关心教育。正因为如此,让许多有志成为人民教师的学生,或者已经在教师岗位上工作的年轻人心有惴惴。
相关评论中,不乏表示“看到这样的新闻打算放弃考教资(教师资格证)了”“以后不要太负责,学生不服管教就随他去吧”……
就在周老师遇害后一天,1月3日下午,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海南省澄迈县第二中学男教师徐某壮在校园内被杀身亡。凶手是徐老师以前的学生,已经落网,目前杀人动机未明。
几起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杀师”案件,带给教育工作者的负面效应难以估量,尤其是当人们发现,遇害教师往往被认为是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的好老师,更让人心寒。许多网友感慨道:什么时候,人民教师也成为了高危职业?
追溯
童小军关注到,此次“杀师案”犯罪嫌疑人为寄宿学生。“不针对李某天,只是讲大趋势。”童小军凭借多年的研究经验、数据得出结论——寄宿学校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最容易出现的是同伴之间的欺凌,同样心智不成熟的少年做出来的事情,可能比成年人更残忍。而寄宿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学校老师没有及时发现、介入,甚至学生寻求帮助之后,学校却没有能力、没有一个制度安排去解决问题,后果难以想象。一旦学生情绪失控,受害的可能是任何人。”
童小军表示,由于缺乏细节佐证,李某天的犯罪心理难以具体分析,但此类案件不应仅仅停留在案发现场。“还有可能问题来自家庭,却让学校、老师去承受了苦果。所以,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这个孩子在实施暴力之前发生了什么,他的家庭、成长背景是怎么样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总结经验教训,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
跳出耸人听闻的案件本身,教书育人的大环境也随着时代悄然改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石力月认为,当下衡量教育好坏的尺度,主要集中于“教书”层面各种可量化的指标,那些难以纳入考核的“育人”准则却在不断地被边缘化甚至放弃。
“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是出自‘育人’环节的,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从来就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还应包括其对学生人生发展的深远影响。”石力月观察到,“育人”空间的不断缩小,在很大程度上将师生关系异化成了“买卖关系”——我出售知识,你来购买,我出售知识服务,你购买知识服务。
“今天的家庭教育也很成问题。”石力月表示,一个理想的教育关系应当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但是今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常常处于一个紧张关系中,不但进一步加剧了教师‘育人’空间的萎缩,甚至常常使得正常的‘教书’环节都成了问题。对教育的信心和对教师的信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消磨。”
原标题:西安名校杀师案:嫌犯手机系他人没收,遇害老师被学生称“妈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