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消息,2018年特强气旋风暴梅库纳登陆时,没人能预料到它会成为两年后沙漠蝗虫大暴发的开端…
一切最早可能只是巧合。
当2018年阿拉伯海上生成的特强气旋风暴梅库纳登陆时,没人能预料到它会成为两年后沙漠蝗虫大暴发的开端,并导致超200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危机。
而此刻屏幕面前的我们,刚经历了连续第7个偏暖的冬天,看着新孵化的外来入侵虫害草地贪夜蛾今年“成功”登上了中央一号文件的关注名单。
这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却为我们揭开了全球变暖影响的隐秘一角:别再浪费粮食了,气候变暖将让我们的餐桌面临更多威胁。
● 巧合?风暴“刮出”近25年来最严重蝗灾
还记得“10万只鸭出征巴基斯坦灭蝗”吗?鸭鸭军团的出征虽最后被证实是一场炒作,但从今年年初开始,横跨亚非10国的3600亿只沙漠蝗已不折不扣地成为全球关注热点。
此次沙漠蝗大暴发是东北非地区近2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超2000万人将因此面临严重粮食危机。目前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地的沙漠蝗仍在广泛繁殖,新的种群正在形成;而如果形势得不到控制,随着新一代蝗虫的繁殖,它们的数量会呈指数式增长:3与个月后增加20倍,6个月后增加400倍,9个月后增加8000倍。
*图为3至6月沙漠蝗种群及飞徙预测示意图。(图片来源:FAO网站)
沙漠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1平方公里大小容纳8000万只成年蝗虫的蝗群,一天的食物消耗量与3.5万人的食物消耗量相当。
这次蝗灾为什么如此严重?梳理时间线会发现,天气可能是一切的开始。
2018年5月和10月,阿拉伯海上生成的两个特强气旋风暴(注:特强气旋风暴为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等级,相当于我国台风及以上级)——梅库纳(Mekunu)和鲁班(Luban)分别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和阿曼沿海登陆,相近的登陆路径给这片荒漠地区带去充足降水,栖息于此的沙漠蝗经历数代疯狂繁殖,在9个月里增加了约8000倍;次年,沙漠蝗又成功侵入非洲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刚好赶上当年12月气旋风暴帕万(Pawan)在索马里沿海登陆,导致蝗虫再次迎来一波繁殖大潮。
*3个热带气旋带来的降水为沙漠蝗的大量孵化提供湿润的沙土。
如果我们追溯这几场“巧合”的热带气旋,会发现在阿拉伯海海域接连出现两个如此强的热带气旋并不常见。
有研究统计1977-2012年北印度洋热带气旋数据发现,阿拉伯海生成热带气旋的强度7成以上为热带风暴级,同时其年生成频次和强度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
*1977—2012年数据统计看,阿拉伯海热带气旋年频数呈显著增加趋势。[1]
*1977—2012年数据统计看,阿拉伯海地区热带气旋强度78.2%都是热带风暴级,不过自1970年代以来,强度呈显著增强趋势,尤其1990年代之后,出现台风甚至超强台风级。[1]
尤其随着未来气候变暖加剧,海温升高、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频次等因素还将进一步影响热带气旋生成频次与强度的变化,从长远看,类似沙漠蝗的极端爆发的“巧合”未来发生的几率会更多。
● 更多“妖蛾子”?中国餐桌未来也将面临更大威胁
来势汹汹的沙漠蝗已至南亚,近在咫尺的它会影响中国吗?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对此回应,我国有完善的监测体系和专业防治队伍,沙漠蝗入侵我国的几率很小,我们也有能力应对沙漠蝗入侵的风险。
所以大家暂时不用太紧张沙漠蝗跟我们抢粮食,相比之下,曾被国务院点名关注的草地贪夜蛾对我们的威胁更大。
草地贪夜蛾源发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一只成虫一顿就可以吃下接近自身体重的鲜叶,一旦成灾,可造成玉米减产20%-70%以上,严重时可致绝收。因为吃得又快又准,迁飞转移迅速,在美洲还被称为“秋行军虫”。
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图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在海南儋州的玉米试验田中,草地贪夜蛾幼虫在啃食玉米芯(3月9日摄)。
作为一种外来入侵虫害,草地贪夜蛾2019年1月首次迁入我国云南,并在刚刚过去的冬季里成功“定居”我国西南、华南等地。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最新测报,草地贪夜蛾已在南方7省(区)查见幼虫,累计发生面积76万亩,目前发生面积近55万亩。更为严峻的是,现在仍有境外虫源不断迁入我国,其中云南近期边境站点出现虫量突增现象。
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首席专家郭安红分析,今年3-4月华南、西南地区主要受风力较弱的东南风影响,草地贪夜蛾向北迁飞距离不会太远,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南危害;进入5月后,随着南海夏季风爆发,草地贪夜蛾将随西南盛行风向北向东远距离迁飞,并有可能深入到达黄淮海和北方春玉米区,可以说今年的发生态势更加严峻,防控任务更加艰巨。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就已连发4条预警,预计2020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总体将重于2019年;2月,财政部也预拨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4亿元支持各地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
而我们刚刚经历的暖冬正是这些病虫害暴发的诱因之一。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和预测,2019/2020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25℃,较常年同期偏高1.09℃,达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五高,为暖冬年份,对包括草地贪夜蛾、粘虫和各地玉米螟在内的多种病虫害越冬十分有利。
郭安红表示,每年气候条件不尽相同,气象条件或促进或抑制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所以每年病虫害发生情况都不一样;但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我国降水温度分布格局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也导致一些次要或偶发农业病虫害突发或常发成灾。
有学者研究显示,近50年来年平均温度每升高1℃,可导致农业病害发生面积增加6094.4万公顷次,年平均降水量每增加1毫米/天可导致农业病害发生面积增加6540.4万公顷次,年日照时数每减少100小时可导致农业病害发生面积增加3418.8万公顷次。
同时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将对作物病害虫的发生世代、越冬北界及分布范围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害将呈加重趋势。一方面,气候变暖拓宽了农业病虫害的适生区域。如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相比,目前小麦条锈病发生的海拔高度大约升高了100-300米,危害范围明显扩大。
另一方面,气候变暖后,多种迁飞性作物害虫比现在分布更广危害更大。如中国粘虫的冬季繁殖气候带已从27°N北移至30°N附近地区,造成粘虫越冬和冬季繁殖面积扩大上亿亩。
图中左侧为被三代粘虫啃食殆尽只剩光杆的玉米田,右侧为正常玉米田。郭安红/摄
*2012年我国暴发近20年来最严重三代粘虫危害,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京津等地玉米田块发生面积达361万公顷左右,危害严重的田块玉米甚至绝收。
*图中玉米植株被三代粘虫啃食。郭安红/摄
尽管形势严峻,但日常生活里我们很少未察觉到,这是因为一代代“麦田守望者”的坚守。
早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开始在全国建立农业病虫害测报站点,之后又建立了全国重大病虫监测网络,目前已携手气象部门共同形成了从农业部到省、地、县级较为完善的病虫测报体系,全年监测病虫害,一旦发现立即消灭,牢牢守卫着14亿中国饭碗的粮食安全。
气候变暖的大趋势或许短期内无法扭转,也许类似蝗灾、草地贪夜蛾的“巧合”未来会发生更多,但至少我们知道,在大多数人看不见的地方,“麦田守望者”们正默默保护我们的餐桌。
原标题:沙漠蝗没走草地贪夜蛾又来? 我们的餐桌未来或面临更多威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