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微信公号消息,从2014年到2019年,上市公司獐子岛反复导演“扇贝大逃亡”:跑了,死了……近日,“扇贝去哪儿”终于迎来最终季。证监会果断出手,借助北斗导航卫星破解“扇贝之谜”,依法对獐子岛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
证监会:对獐子岛公司案
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
据证监会6月24日消息,证监会近日依法对獐子岛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对獐子岛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15名责任人员处以3万元至30万元不等罚款,对4名主要责任人采取5年至终身市场禁入。这是原证券法下对公司及相关人员的顶格处罚。
同日,獐子岛公司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厚刚,海外贸易业务群执行总裁勾荣,证券事务代表张霖递交的书面辞职申请。
今年3月1日新《证券法》实施之后,对于财务造假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更大,震慑作用也更强。今年4月以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多次指出: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坚决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对造假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个人坚决彻查,严肃处理。
操纵财务报表
扇贝6年“跑路”4次
獐子岛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于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水产养殖业、水产加工业、水产贸易业、冷链物流业等,主要产品包括虾夷扇贝、海参、鲍鱼、海螺、海胆。该公司曾以养殖虾夷扇贝闻名业界,如今频频跑路的扇贝已成其标签。
2014年10月,獐子岛首次受到海洋牧场灾害,100多万亩虾夷扇贝绝收,前三季业绩由预报盈利转为亏损8亿元。2017年,因“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獐子岛全年业绩由预计盈利变为巨亏7.23亿元。2019年4月,獐子岛称一季度亏损4314万元,理由依然是“底播虾夷扇贝受灾”。
2016年,獐子岛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当年能否盈利直接关系到公司是否会“暂停上市”。为达到盈利目的,獐子岛利用底播养殖产品的成本与捕捞面积直接挂钩的特点,在捕捞记录中刻意少报采捕面积,通过虚减成本的方式来虚增2016年利润。
通过这两种方式,獐子岛在2016年实现了所谓的“账面盈利”,保住了上市公司地位。
2017年,獐子岛故技重施,再度宣称扇贝跑路和死亡,借此消化掉前一年隐藏的成本和亏损,共计约1.3亿元。
北斗卫星“出手”
还原实际捕捞轨迹
可实际上,獐子岛公司的采捕船去过哪些海域,停留了多长时间,早已被数十颗北斗卫星组成的“天网”记录了下来。调查人员利用客观的卫星定位数据,还原出獐子岛公司采捕船实际捕捞轨迹图。
图上红色区域代表的是獐子岛记录的捕捞区域,蓝色区域则是调查人员根据獐子岛的采捕船的卫星定位数据还原的獐子岛行驶轨迹。可以看出明显出入,说明獐子岛并没有如实记录采捕海域。
除此之外,獐子岛在2017年披露的《秋测结果公告》中称,公司在120个不同点位进行了抽测。但卫星定位系统数据显示,抽测船只在执行秋测期间并没有经过其中60个点位,这说明抽测船只根本没有在这些点位执行过抽测。獐子岛故弄玄虚,凭空捏造“抽测”数据,掩盖自身资产盘点混乱的问题。
证监会表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定位数据的精度在10米以内,能够记录渔船位置、航速、航向等,可以用于捕捞作业分析。其根据采捕船的航行轨迹测算得出獐子岛公司的实际采捕面积,是以真实、客观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还原客观事实,并不存在所谓的“诸多假设”。
原标题:獐子岛扇贝6年“跑路”4次,这次栽北斗手里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