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消息,今天,一个收视长青的节目迎来了40岁的生日。
过去40年的每一天,它都与观众冷暖相伴,风雨同行。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却是老百姓最爱看的节目之一。
它就是每晚19:31播出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这个节目除了传递气象信息,也记录了社会变迁。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没有高铁的年代,很多人通过这个节目,了解祖国各地的天气情况,是飞雪飘飘,抑或是艳阳高照。
有网友感叹说,这是自己人生中唯一一个看了几乎一辈子的电视节目。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联播天气预报》的诞生,还要从1979年说起。
当时恰逢改革开放初期,时任中央气象台领导的王世平随团到日本考察,在一家嘈杂的居酒屋内,一档节目突然让大家安静下来。
屏幕中,一位小伙子指着背后的一张地图讲解天气。屏幕外,人们都齐刷刷地看着电视,直到几分钟讲解结束,大家才继续喝酒聊天。
这让王世平吃惊不已,于是他在回国的路上,和考察团讨论后决定,要将这种覆盖面广、通俗易懂的电视天气预报服务方式“搞起来”。
图片来源:“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官方微博
1980年7月7日,经原国家气象局与中央电视台的多次协商后,《天气预报》节目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亮相。第一代主持人来自中央气象台,一位是天气预报员韩建钢,另一位是气象台绘图室的李援。
最初的一个半月,每天下午17∶00中央气象台数据一出来,节目组就要马上把专业术语改为通俗易懂的电视语言,紧接着两位主持人拿着墨水还没干透的稿件赶赴中央电视台,待《新闻联播》一结束,他们便马上接棒播报《天气预报》。
那时候条件简陋,技术落后。演播背景是一块灰色褶幕,摄像设备是电视台老式一英寸机,播报的内容主要是全国天气形势、少数大城市天气预报以及特殊天气警报等。
韩建钢后来回忆说,直播室里没有现在的冷光灯,几盏大灯一开,足有四十多度,但是为了直播录音,里面也不能开电扇,常常是汗流浃背。
韩建钢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每每听到《渔舟唱晚》的音乐,就会想起《天气预报》。
其实,这首曲子的选择最初堪称“意外”。当时节目迎来大改动,由气象部门独立制作。选择背景音乐时,大家迟迟拿不定主意。最终,曲声浦推荐的电子琴版的《渔舟唱晚》被一致通过。
谁也没想到,这首歌一播就是数十年,成为《天气预报》的标志,曲声浦后来说,当初选它只是觉得这首曲子“欢快而不闹腾”。
而《天气预报》另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就是宋英杰。
1993年3月1日,气象节目主持人开始从幕后走上CCTV电视荧屏。图为广受欢迎的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
1993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气动力专业的宋英杰,开始担任《天气预报》的主持人。
当时因为采用抠像技术,主持人身后只有一块蓝布,因为气象科班出身,宋英杰对地理知识了然于心,他用小纸筒缠上胶布,做了个临时“指示杆”,花了一周时间就熟悉了“盲指”。
凭借专业的背景、知性的形象和自然诙谐的语言风格,宋英杰很快家喻户晓,被称为“气息先生”。
《天气预报》的第一次公开道歉,也是宋英杰说的。
1999年12月12日,结合气象部门的预测数据,节目组考虑到有一股很弱的冷空气会在当天晚上开始进入华北地区,可是水汽条件并不是很好,所以预报华北地区13日会有4到5级的北风,很难出现降雪。
但第二天宋英杰拉开窗帘一看,外面白雪皑皑。他在13日的节目里公开道歉,“昨天我们注意到会有一股弱冷空气影响华北,也预报了会刮风,但是对出现降雪的可能性估计得不足,所以今天我们的心里一直怀有一种深深的歉意。我们只有总结每一次失误,才能使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让人们满意。”
图为电视天气预报实现场景虚拟植入。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网站
40年来,一批又一批气象节目涌现出来,它们在高性能计算机、数值天气预报、卫星遥感、多普勒雷达等丰富信息资源和服务产品资源的支撑下,成为了气象信息传播、预警预报发布、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渠道。
同样,《天气预报》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测时间从未来24小时扩充到48甚至72小时;内容上增加了公众关心的霾、空气污染气象等级等预报,以及森林火险、地质灾害等多种预警;气象卫星、雷达等高科技产品也频频亮相;那些专业的气象名词被替换为通俗易懂的词句;“局部地区”“西北地区东南部”等模糊性词语也尽量被细化到具体地区……
40年,变化很多,但不变的是每天19:31的营业时间。
@《天气预报》,生日快乐!谢谢你,陪我们走过这么多年。
原标题:这个顶流节目迎40岁生日!每天只播几分钟却家喻户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