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揭秘航天员首次出舱圆满完成任务 背后有哪些关键要素
07-07 08:34:2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那么在这次出舱后航天员如何与地面取得联系?航天员汤洪波为何像“蜘蛛人”一样爬行?新华网记者第一时间独家专访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师孙军。

出舱时间为何长达7小时?

此次是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活动时间为何长达约7小时?孙军说,从开舱门到航天员回到核心舱,一共用时6小时47分钟,远远大于第一次在2008年实施的出舱活动时间。这次出舱活动最重要的是航天员乘坐机械臂进行了舱外的作业,进行了设备的安装,是第一次实用性地进行了出舱活动的工作。

“航天员们表现得非常优秀,他们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出舱任务!航天员安全地回到核心舱之后,说明这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了。”孙军说,“此次出舱作业,我给他们打满分!”

代号“北京”和“曙光”分别代表什么?

孙军介绍,“北京”代表整个任务的总指挥,“曙光”是航天员系统的调度代号,航天员系统负责航天出舱活动的航天员的训练,他们更加熟悉和掌握航天员出舱活动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对航天员所遇到出舱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和状况,及时地进行判断评估,并指导航天员进行相应的操作。

航天员靠什么与地面联系?

进行出舱活动时与地面建立高速及时的通信联系尤为重要。出舱活动不仅是对航天员的全方位考验,也是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地面测控站间通信能力的一大考验。我们国家研制的第三代中继终端产品,通过与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和天链二号建立中继链路,实现中继通信,确保航天员与地面通信的实时畅通。

孙军说:“这就好比在太空中搭建了地面与中继卫星、中继卫星与航天员之间的‘天路’。大家可以看到舱外航天员的头盔上面有摄像机,所以它可以把图像、语音传给舱内的同时也传给地面,这样出舱航天员就与地面建立起了实时的连接。”

全景摄像机为何需要手动抬升?

没有经过调试抬升的摄像机视野受限,航天员的此次任务就是给全景相机安装一个长度在20厘米的可延伸支架。安装延伸支架后可以大幅度提升全景相机的拍摄视角,可以更全面地记录下太空之美。

至于为什么不在发射阶段提前调试抬升全景摄像机而是手动操作,孙军解释说,在发射阶段,延伸支架的长度超越了整流罩的限制,因此无法提前调试抬升,因此需要航天员手动操作。

机械臂如何助航天员“一臂之力”?

出舱航天员可以借助机械臂等外部辅助力量更加自如地进行出舱活动。出舱的航天员被固定在机械臂的一端后,可以由舱内航天员控制机械臂将舱外的航天员送至指定区域进行作业。

机械臂拥有多个可灵活操作的关节,极大拓展了航天员在舱外的移动范围。不过,因为机械臂在运送航天员的过程中可能会使航天员与舱体发生碰撞,碰撞有可能使航天服表面产生破损,造成航天服失压,威胁舱外航天员的安全。孙军说,在操作机械臂时必须进行严格监控,机械臂上装有监视相机,操作人员可通过相机对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出现紧急情况可及时停止。

汤洪波为何像“蜘蛛人”一样爬行?

孙军介绍,这是这次出舱的另外一项任务——验证紧急返回的过程。“航天员从预定的作业点紧急返回到出舱舱门口,我们对他整个的返回过程进行了一个评估。汤洪波表现得非常好,很稳定。”

原标题:揭秘航天员首次出舱圆满完成任务 背后有哪些关键要素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