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消息,一觉醒来,天地寂静无声。8月23日早上6点,翻到郑州市22日晚解除暴雨红色预警的消息,市民红涛松了口气:“这场雨过去了。”
8月21日晚间至22日,河南郑州再次迎来强降雨,这是继“7.20”特大罕见暴雨后的又一次考验。
确切的说,暴雨在22日中午袭击郑州市区,而从21日开始,这座城市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已经开始备战——预警提前发布、政府部门和民间构筑防线、个体配合防御。
《三联生活周刊》曾在报道郑州“7.20”暴雨时向每一座城市提问:我们的城市该如何应对灾害?复盘郑州二次迎战暴雨,可以回答,应该时刻准备着,并且要一次比一次更好。
预警
红涛是郑州市二七区的一位社区志愿者。疫情防控期间,红涛负责晚6点到0点的卡点防守,以及组织居民核酸检测等工作。
21日中午12点30分,郑州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1日夜间到22日,郑州市有一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主要降水时段在22日,有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累积降水量80~180毫米,局部250毫米以上,最大小时雨强80~100毫米。
受地面气旋影响,22日到23日白天有6~7级东北风,阵风8~9级。
随后,郑州发布(郑州市委宣传部)官方公号全文转发该条天气预报。
暴雨和大风,这是继“7.20”后的又一次重大考验,又恰逢疫情,红涛很敏感,告诉母亲立即去小区内的超市采买些蔬果和饮用水,又盘点了下家里的手电筒、蜡烛等应急物资,提醒亲友给手机、充电宝充满电——上次暴雨后出现停水停电停网的影响,有备无患。
母亲买菜回来,拿出储藏室一摞脸盆,放到卧室阳台和厨房备用,上次暴雨发现这两处漏水,衣服被褥都淋湿了。“等小区解封,天晴了一定找人修修。”母亲反复道,“冬天雨雪天气也多。”
(红涛母亲准备接水的部分脸盆)
很快,红涛接到社区通知,所有志愿者迅速集结组成防汛突击队,22日每人负责值守一个小区。
他又翻到相关信息,21日12点,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要求采取停工、停业、停学、停运、停课、停产等措施,提醒市民强降雨期间不要外出。
(8月22日,市民红涛母亲因暴雨准备的蔬果)
当晚去值守前,红涛的母亲正在看电视,他匆匆撇到电视也在滚动提醒防范暴雨的相关信息。
暴雨会来吗?不会像“7.20”那天一样吧?当晚执勤期间,红涛刷到朋友圈一片忐忑的心情,他想到“7.20”当天自己困到洪水中的经历略有不安,旋即坚定信念:这次肯定没事的!
应对
面对二次暴雨来袭,市民红涛的反应和心情,是城中人的缩影。家住中原区的李晓也是这样的心态。
22日是周日,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李晓先拉开窗户看有没有下雨。朋友圈里有人分享的图片让她笑出声来——有车主把汽车四个轮子都垫上了高高的砖块,“他是怎么给车弄上去的?”旋即又心头一酸,“上次暴雨淹了很多汽车,修理很费劲,车主们太怕了!”
想到这里,李晓迅速叫醒丈夫,去给自家的汽车蒙上防雨罩,不管是不是暴雨,防雨罩管不管用,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22日暴雨中的郑州街头。图源“二七发布”)
22日早上,雨如期而至,先是淅淅沥沥,之后逐渐加大,到了中午,暴雨如注。当天13时30分和16时45分,郑州市气象台连发两次暴雨红色预警。
看到13时30分的暴雨预警时,餐饮店老板老张正和店员奔波在回店里的路上。“预计未来3小时内,郑州市区、航空港区、新郑、荥阳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并伴有雷暴、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老张念完,提醒店员加快车速。
老张开了家大盘鸡店,这段时间因疫情生意不好,他就和店员自助接单、送货,每天只接受7份订单。
知道22日要下雨,老张和店员当天提前出餐,早上10点就开始配送。他们开着车行驶在街头,雨越来越大,内心越来越急,速度越来越快,到店里才彻底放下心来。
(工作人员在京广路陇海路口使用机械强力排积水。图源“二七发布”)
临近傍晚,老张从店里回家,“路过陇海高架那看到积水比较深,心里有点慌。”
回家途中令老张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看到临街小区和单位,工作人员忙着垒沙袋筑防线,他所在的小区地下车库入口处,物业不仅用沙袋封堵,还有挡水板。“这说明大家经过上次暴雨后有防灾经验了,提前备好防御物资,更能从容应对。”
二是他看到各大路口多了很多防汛救援人员的身影,有交警、民警、市政、红马甲志愿者等严阵以待,“有他们在,感觉踏实许多。”
(合作路积水严重,工作人员开工程车辆转移被困群众。图源“二七发布”)
救援
应对“7.20”之后的首场暴雨,未雨绸缪的还有民间救援队。在上次暴雨中,民间救援队就已凸显他们不容小觑的力量。
早在21日,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牛振西就安排队员备勤,22日开启24小时执勤模式,要对郑州市比较容易发生积水的路段、涵洞等地,进行不间断巡逻。
(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集结)
当天,牛振西组织的17名救援人员早早集结到位,共8艘冲锋舟、2台装备车,队员们备好食物和水,准备吃住都在车上。
14时10分,第一个向救援队请求救援的电话打来,一辆刚买3个月的汽车在长江路人和路的水中趴窝。救援人员迅速赶过去,帮助车主解决问题,110的电话又来了,这个电话把一向温和的牛振西队长气的不轻:原来,三名男子在这暴雨红色预警天气里跑到黄河边钓鱼去了,结果水位上涨,他们被困黄河滩中。
(牛振西接到的电话)
虽说生气,牛振西还是迅速集结队伍往黄河边赶,走到半路,110惠济区公安分局的电话打了过来,在警方的帮助下,三位爱钓鱼的男子顺利脱困。
“这也是修行千年修来的好运。”牛振西发朋友圈无奈笑侃。
当天,不仅临时接听求助信息,救援队还从农业路出发,沿着农业路向西向南巡视,随时处理险情。
(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雨中街头巡查)
“这次心中非常欣慰,大家都提高了安全意识。”23日,牛振西谈到应对二次暴雨时谈到,预警提前下达,市民充分防备,比如把车停到高架桥了,非必要不外出,等等。此外,有险情的地方有专人值守,地下涵洞都有交警民警和志愿者值班把守,充分体现了大家众志成城,一定能赢的信念。
令牛振西还感慨的是,他们夜晚在马路边备勤巡视的时候,有一些爱心人士主动给他们点外卖,而且不留姓名。“听到行人评价说有我们在,他们心中踏实,增加了安全感,我们感到心中非常的欣慰!”
记者手记:时刻准备着
郑州8月22日的这场暴雨为何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和刚刚经过“7.20”特大罕见暴雨有很大关系。
3天前,中国气象局官方公号即推送文章,开篇提到,“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8月21日至24日,我国自西向东将有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其中,刚刚经历“7·20”特大暴雨的河南,将在时隔一个月后,再次遭遇强降雨。”
此次强降雨与“7·20”特大暴雨相较,强度如何?致灾风险大吗?这是大家关注的核心。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受访时曾解读,“此次降雨叠加河南前期受灾区域,影响非常大,水库、湖泊、河流都需要严阵以待。”
随即,河南省、郑州市启动防汛II级应急响应,气象部门频繁更新预报,民警、市政等紧急到岗,物业和社区为居民构筑防线,可以说,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再具体到个体,全力枕戈待旦迎战雨情。
23日一早,市民红涛睡醒后翻到郑州市气象台22日晚间解除的暴雨红色预警,松了一口气,“这场雨过去了。”
上午,经过暴雨和大风洗礼后的郑州蓝天白云。
市民红涛照常准备晚间当志愿者、开餐饮店的老张依然奔波在送大盘鸡的路上、救援队队长牛振西时刻准备接听求助电话……
他们的脸上和心中,都多了一丝从容的气质。
7月28日的《三联生活周刊》曾推出《河南罕见暴雨:我们的城市该如何应对灾害?》报道,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类的防灾减灾知识并不是先天具备的,大部分经验都来自于自己或者他人受灾的过程。当我们向郑州提问时,也是在向每一个城市提问。”
那么,我们的城市该如何应对灾害?
这个问题值得反复掰开了揉碎了去推敲——假如暴雨再次来临,我们的城市做好准备了吗?我们能不能做到一次比一次更好?我们应该时刻准备着,并且要一次比一次更好。
(应受访人要求,文中红涛为化名。)
原标题:复盘郑州二次迎战暴雨:我们的城市应该时刻准备着应对灾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